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19-01-06宋慧娟
宋慧娟
摘 要:初中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新课标加大了初中文言文篇目的比重,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农村初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还不够重视,词语的积累、诵读、作品情感内涵的把握都不够,因此研究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及对策尤为重要,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思考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以推动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现状;对策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但是由于文言文内容距离今天的时代久远,内容不易理解,许多中学生并不喜欢文言文。特别是农村初中的学生,文言文的积累量少,又缺少对古典文学的背诵积累,导致恶性循环,越来越疏远了文言文的教学,甚至于不喜欢文言文教学,具体表现为:
一、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不足。
许多学生对文言文能够背诵,但是具体的含义并不会解析,究其原因就是对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不够,导致对文言文的字面意思无法准确解析,在这篇文章中能够解析翻译,在另外文章中就不知所措,翻译断章取义,不能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文言文词语的积累是基础,如果忽略了词义的积累,文言文教学就失掉了一半江山。而许多学生对此认识不足,认为只要会背、会大概翻译就够了,很少去关注文言词汇的积累。
二、不能够熟读文言文,断句不准确。
课堂教学教师的讲解多于诵读,导致学生读起文言文结结巴巴,词句断点不准確,因此文言文教学,教师要舍得时间去读,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读等方式结合起来,相信读文章,会让学生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缺少了朗读,无异于舍本求源,所以读是文言文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
三、对作品的感悟和作者情感的分析理解不透彻。
文言文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文章学习,理解古人的情怀,走进作品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文章的艺术魅力。但是我们看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基本把握在会背诵、会默写、识记几个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这样的文言文学习显然是片面的、脱离核心教学目标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这个重点,这才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核心。脱离了作品的教育意义、脱离了作者的情感,文言文的真正意义无从体现。
面对以上现状,我觉得要处理好文言文教学的几个教学误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教师做好文言实词虚词词义的概括,让学生去识记、去积累。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把握好让学生思考质疑的环节,也需要教师自己适时总结重要文言词汇的含义。比如《桃花源记》一文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句话中,有两个古今异义词“妻子”和“绝境”,教师就应该总结“妻子”的古义是妻子和子女,而现代汉语的意思仅保留了妻的含义,即丈夫的配偶。“绝境”的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没有退路的处境。还有“之”、“而”“焉”等许多文言虚词,都需要教师总结成规律性的文字,让学生去识记、去积累,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当我们累计到一定程度,蓦然回首,会发现教师的积累和总结,学生的识记和积累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滴水穿石的积累和记忆是文言词汇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反复读,在读中释义、在读中体会作者情感。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课堂实现最大的效益化,反复强调、反复翻译、反复讲解,唯恐落下一个知识点,整堂课在讲解、分析中度过,殊不知这样已经背离了文言文教学的最重要方法。初中课本所选文言篇目都是文质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文章,但是我们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让原本优美的文言文支离破碎,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的。记得听一堂《论语十二章》的公开课,老师讲解“名词作状语”、“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也讲得毫无激情,这样优美的文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诵,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记起来也非常轻松,但是教师走入了一个误区,把知识的讲解和诵读割裂开来了,我觉得七年级学生还不适合讲解这样深奥的知识点,先从朗读入手,在反复的朗读、背诵过程中去了解孔子的伟大思想和教育意义,关于文言知识点的讲解到七年级下册之后慢慢去积累效果更好,否则第一篇文言文教学就给学生当头棒喝,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恐惧感,这样的教学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入情的范读,学生的跟读会极大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朗读中教师指导学生的停顿、语气、重读、语速等要素,让学生真正走进文言文的朗读语境。
(三)情感教育是文言文的终极目标。“文以载道”,古人的文章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直抒胸臆,但无论怎样,他们的文章都是古今真善美的集大成者。比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韩愈《马说》中对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愤懑之情,都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深刻的分析。这些分析有的可以通过学生讨论获得,有的需要教师的点拨获得。但是有一个原则就是教师的分析不应该把现成的答案填鸭式的教给学生,要通过诸多手段去让学生理解,如时代背景的介绍、作者心路历程的介绍、文章关键语句的推敲等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了解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并受到启迪,从古人身上学到做人的真谛。理解了作者的情感,走进了文章优美的意境,学生才能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文言文内容博大精深,当我们运用文本积累知识、背诵名篇、和作者对话,文言文教学也就真正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希望我们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思路,让学生喜欢文言文,与古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汲取文章的精华,陶冶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