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高中职数控机械加工类教学质量的策略

2019-01-06陈成才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0期
关键词:加工工艺中职

陈成才

[摘           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各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当今时代,中职学生要想更好地就业、择业以及创业,除了要具备相对丰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外,还必须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特别是创新和创造能力,在当今社会格外可贵。中职数控机械加工类教学是一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板块,在实际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当紧随时代发展,依托企业以及市场的需求,不断对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进行革新,要重视新型加工工艺方法的渗透,以保证自身教学的时效性和前沿性,以为学生后续的就业、发展等奠定扎实基础。

[关    键   词]  中职;数控;机械加工;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106-02

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非常迅猛,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对数控机械加工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中职数控专业教学中,数控机械加工是一门主修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了帮助学生在将来更好地就业,同时也为了满足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广大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必须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以及内容,引入新型加工工艺,以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能力。本文将首先对现今中职数控机械加工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会对提高这一板块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阐述,希望可以给相关教师同行的后续教学带来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现阶段中职数控机械加工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所讲的知识与企业实际需求错位

目前,我国中職教育存在过于片面化的现象,即太过看重理论知识教学,而没有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认知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鉴于此,不少中职学生在毕业以后,很难迅速融入实际的工作之中,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学生不熟悉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操作,对相关材料的特性认识较浅,难以简单维修和对机床进行有效调试等方面。与此同时,现今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企业中随时会引进新的专业技能和加工工艺,但是中职学校所讲的知识与技能往往不能及时跟进,这直接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学生在实习或者工作以后,无法迅速掌握新型工艺,这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教师上课时所用的教学资源有些陈旧

现阶段,我国制造业日新月异,且正在渐渐从“制造”演化为“智造”。可是,很多中职学校所用的教材并没有与时俱进,很多知识内容早已和市场的实际需求相脱离,没能跟上数控机械加工技术的革新速度,不少企业陆续开始使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与此同时,产品的质量以及精度也在不断提升。目前,我国现阶段的数控机械加工技术正在向着综合性、通用性、专业性等方向大步迈进。因此,教材时效性的不足,必然会影响中职数控机械加工类教学的质量。

二、提高中职数控机械加工类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指向标,科学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中职数控机械加工类教学的实效,并推动学生专业素质以及能力的发展。对此,学校方面应当做好调研工作,深入了解本校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以此去确定后续的教学方向、教学内容等等。以本校往届毕业生反馈的情况为例,本校数控机械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会进入机械制造企业,其工作内容多以调试和安装、设备的操作和维修、加工工艺的编制、机械加工为主,还有一些岗位职责主要以车间生产的管理与组织和借工零件的质量检测为主。通常来讲,这些岗位必须由具有较强沟通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人方能胜任,所以,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应当重点关注职业道德、文化基础、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二)革新传统的教学形式

为了切实激发学生对数控机械加工类学习的兴趣,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不能一味地通过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可将多种教学形式综合在一起使用,如,利用信息技术,以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资源去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兴趣。以机械制图教学为例,这一板块是数控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绘图、读图是学生切实掌握机械加工类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不过,由于不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使他们很难有效地对机械零件的二维图进行识读,因此,为了切实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教师可将机械制图与CAD融合在一起。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先为学生讲解CAD绘图和机械制图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这两部分内容产生初步认识。之后,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视频,通过对模型进行剖析、旋转等操作,将图形的设计过程直观、动态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最后,教师要注意结合课上所讲的内容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CAD以及平面图上同时完成绘图,并对这两者进行比照,以此推动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三)开展模块化的课堂教学

数控机械加工类教学所涵盖的内容十分繁杂,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开展模块化的课堂教学,然后结合模块,引入相应的内容,这样可以使教学更加有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讲,教师可依据教材将数控机械加工类教学分为如下板块,即:操作模块、编程模块和维护模块。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数控铣床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指令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刀具半径补偿指令的有效运用设置为该堂课的教学重点,然后采用示例、引导以及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利用斯沃仿真软件进行加工演示,以导入新课,之后对刀具半径补偿的完成步骤、概念、必要性进行介绍,再之后对刀具半径补偿以及该指令的运用过程进行详细讲解,通过电子课件,对所有指令对应的操作步骤进行展示,以此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提高其学习效率。在建立刀补时,必须使用G01或者G00功能才有效,因此,在为学生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向学生说清楚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最后,为了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内化这部分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去基地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去纠正和弥补。

(四)重视数控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在中职数控机械加工类教学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构成板块,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实践教学予以充分重视,除了要让学生对相应的零件、设备进行直观观摩以外,还应及时组织他们进行亲身操作,引导其对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进行全面对比,促使其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教师所讲的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进行新型加工工艺方法拓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科技的发展,企业中的新型加工工艺方法变化很快,对此,如果教师依然一味地依托教材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势必会给其实践能力的发展带来很大阻碍。因此,从学生拓展新型加工工艺方法的视角来看,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时刻关注相关技术和工艺方法的前沿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去学习,以便能及时为学生补充相关内容。此外,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中职机械数控专业还应当积极贯彻现代学徒机制,构建“双导师”教师队伍,这样可以为学生及时观察和学习企业所运用的新型加工工艺方法,同时还能有效弥补学校教师实践经验以及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掌握最新的加工工艺方法十分有益。如,现阶段,很多数控机械加工企业都对自身的进刀工艺进行了改良,通过调查分析以及和企业师傅进行探讨,笔者发现,当前一些企业已经将传统的进刀方式改成了交替进刀,通过小段直线的方式去接近目标,与此同时,还针对切削过程,对数控系统中的横向走刀起始点进行了调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走刀的精度。另外,在X轴方向上,运用了分层进刀的方法,主要是依循直径的方向进刀,且对进刀的深度进行了控制,每次的距离大约0.9 mm。此外,现今常见的进刀方式是以压宽的中点为中心线,从左右两边进刀。这对相对前沿的进刀方式,教师以及学生如果不深入企业实践,是很难了解并且掌握的。

(五)建立相对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证中职数控机械加工类教学质量的关键,因为在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的作用下,教师可以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从而能有效地在后续对自身的教学内容、策略等进行调整,与此同时,还能及时发现自身教学中的问题,这对教师优化自身教学模式十分有益,继而能较為显著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学校教师除了要关注自身的教学之外,还要对企业的用人需求予以充分重视,并基于此,邀请企业管理者和专家同学校教师一同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制定。一般来说,评价的内容应当主要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的职业素质以及能力、岗位所需的技能与知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四部分内容。此外,学校还要依据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对考核标准进行制定,以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学生能够在上学期间便能考下相关资格证,从而为其后续就业奠定基础。

(六)针对课程开发,构建保障体系

切实落实物质保障。所谓物质保障,主要是指师资力量,对此,学校应当选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精英教师以及具有优质实践经验和能力的企业师傅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以确保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实效。此外,学校要专门投入一定的资金对实训基地进行建设和改造,从而为课程开发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

落实组织保障。为了确保学校的课程能够被持续性优化,学校方面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邀请或者聘请行业和企业内的专家或者优秀员工作为技术指导,这样做,可以确保学校的教学内容能够直面社会,提高学校课程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科技和经济日益发展的背景之下,中职数控机械专业的教师要想提高加工类教学的实效,必须做到紧跟时代发展,深入企业,加强学习和了解新型的加工工艺方法以及企业相关岗位的实际需求,并基于此,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优化。

参考文献:

[1]苏丽英.如何提高中职数控机械加工类的教学水平[J].内江科技,2018,39(8):130,155.

[2]张倩.在机测量技术在数控机械加工中的应用[D].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8.

[3]潘富.数控机械加工效率优化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7(13):157.

[4]杨昌远,陈波.提高数控机械加工精度的措施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4(23):36.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加工工艺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