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WPS表格”——收集与编辑数据》教学设计
2019-01-06顾晓晨
顾晓晨
●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三章《统计与分析数据》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认识WPS表格、引发学生对WPS表格学习热情的重要章节。本节课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在体验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增强数据收集意识与掌握“WPS表格”的基本操作,并且学会根据需要规划与设计工作表。本节课基础内容的掌握能够对《统计与分析数据》整章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如何通过有效方法认识表格、设计表格、编辑表格,进而激发学生对表格的探索热情和兴趣是关键。
●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在小学数学课上学习过表格和简单的数据统计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已经初步学习过WPS文字和WPS演示,对WPS系列办公软件有一定的认识。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合作探究能力,提升学生调查与设计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校园中的现实问题,计划通过教师引导促进学生生成问题并进行合作探索;在课件设计时,使用GIF动态图片循环展示多彩斑斓的“WPS表格”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表格的认识仅停留在软件本身的操作层面,对如何设计与制作更加精美的表格,架构出特有的设计思维,还有待加强。通过思维引导,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地处理问题,抓住设计的基础是本节课的重点。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工作表、单元格、活动单元格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WPS表格”的基本操作,能夠准确地录入与编辑数据;学会设计与制作精美的表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探究中生成问题,加深学生对工作表、单元格、活动单元格等基本概念的理解;通过递进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掌握单元格选定,数据的录入、修改、清除、移动、复制等操作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任务驱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积分反馈,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表格美化与修饰,提升学生审美、鉴美和设计的能力。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WPS表格”的基本概念,数据的选定、录入与编辑。
教学难点:学会设计与规划工作表,恰当地描述与存储从实际生活中获取的数据。
● 课前准备
按照学生特征,以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4~6人为一组,充分调动学生为团队争光的积极性。课堂中由班长协助教师为每组记分,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反应敏捷且正确率高的小组得分,答案有创意的多加分,回答错不扣分。
● 教学过程
1.激发热情,兴趣引入
师:同学们,爱心义卖活动刚过,每位同学都奉献了自己的爱心。老师想要准确无误地把你们的爱心捐款进行记录、汇总,并算出全班的总金额和平均金额,请问同学们如何帮助老师统计出来呢?
生:在纸上记录下来,用笔直接演算,或使用计算器算出来,但速度比较慢。
师:在当前的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我们应该正确而合理地应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实现信息的记录与运算,借助计算机的相关软件快速且高效率地统计信息与数据。本节课给大家介绍“WPS表格”这款软件(呈现本班的“爱心义卖”统计表截图),来看它是如何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功能、提高工作效率的。
设计意图:由于学校刚举行了爱心义卖活动,学生记忆犹新,能够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从学生亲身经历的校园活动入手,并呈现本班每位学生爱心义卖的物件与金额清单,创设学生学习表格制作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任务1:打开“WPS表格”软件并重命名保存到桌面上。(设置相应分值)
学生完成任务后观察文件的扩展名,并计分。
设计意图:文件的重命名、保存及扩展名的认识是计算机课程中软件学习的基本技能,设置任务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这些基本操作养成良好习惯,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的素养与技能。
教师介绍“WPS表格”窗口主要组成,自上而下、从左往右介绍,重点讲解表格中部分组成结构,如工作表、单元格、选项卡等。对于“WPS表格”中的工作簿、工作表以及单元格的理解,运用了比喻的方法来进行讲解:拿一本作文本,作文本就好比一个工作簿,作文本中每一页是一张工作表,每页中的小方格子就是工作表中的单元格,而且每个小方格对应着相应的行和列,在工作表中分别用行的编号1、2、…和列的编号A、B、…标明,并以“列号+行号”的形式形成每个单元格自己的名称。
设计意图:在接触新概念或新内容时,对于这些陌生的名词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为了能够形象地把新概念及新名词讲解透彻,让学生容易接受与理解,教学中引入一个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物体——作文本,用熟悉而且形象的物体来进行对比讲述,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更容易理解与认知。为巩固学生对“WPS表格”窗口及工作表的理解与认知,对工作表、单元格等知识点出题、设置分值,同时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3.观察模仿,美化设计
任务2:尝试选中单元格输入数据,按照本班的“爱心义卖”统计表截图在工作表中输入相应数据。同时,思考如何选中工作表中的一整行或者一整列?(设置相应分值)
设计意图:录入信息是一项最基本的操作,关键点在于学生必须要能正确选定目标单元格,正确输入信息,理解单元格中不但能输入数字,还能输入文字,让学生意识到每个单元格都是“活的”,有生命的。
生:单击行号可选中一整行,单击列号可选中一整列。
师:信息录入后,尝试与体验对部分信息进行复制、粘贴、删除、修改。同时,仔细观察输入数据形成的工作表与“爱心义卖”统计表截图示例有何不同。
生1:示例中的标题所在单元格跨越了3列。
生2:信息类型所在行的背景是橙色,所有姓名背景是淡黄色。
生3:有几位同学的金额是红色的。
师:对于第一位同学所说的不同之处,其原因是标题所在单元格是由3个单元格合并而成,采用的方式是“合并单元格”;对于第二位、第三位同学提出的不同之处,是因为对输入信息的背景和本身颜色做了更改。
任务3:模仿示例中的效果,将标题所在单元格与其他单元格合并,最终使标题所在单元格跨越3列。(设置相应分值)
师:观察同学们的操作,在连续选中3个单元格时,同学们的做法是用鼠标直接拖动的方式连续选中三个单元格。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先选择需要选中区域的起始单元格或者末尾单元格,然后按住“Shift”键,选择末尾单元格或者起始单元格,即可全部选中,这在需要选择的信息较多时比较常用。
任务4:模仿示例中的效果,结合上面讲述的方法,将信息类型所在行的背景设置为橙色,所有姓名背景设置为淡黄色。(设置相应分值)
设计意图:通过比对示例图片、模仿,突显经过设计后的表格的美观性,增强学生审美、鉴美意识与能力;通过合并单元格、设置背景颜色,提升学生表格设计意识与能力。在连续选择单元格时,用任务4对组合键“Shift”键进行巩固、强化。组合键的使用在后续大量数据应用中是十分常见的,是“WPS表格”中基本的技能、方法之一,对其进行强化巩固对于学生较好地运用组合键非常重要,同时也为学习“Ctrl”键的用法打下基础。
4.故设疑问,小组探究
师:在对比区别中,前两位同学提出的不同之处已经得到解决。对于第三位同学提出的不同之处——“有几位同学的金额是红色的”,可以发现红色的数据并不像第二个不同之处的数据是连续的、在一起的,这几个红色的数据是间断的、不连续的,那么该如何操作呢?
学生发出疑问:可不可以用组合键“Shift”键或者其他组合键,对不连续的单元格进行选中操作呢?
任务5:小组合作探究选中不连续单元格的方法,并模仿示例将相对应的数据标红。(设置相应分值)
设计意图:选中不连续单元格的方法是对选中连续单元格的知识迁移,由于刚使用过组合键“Shift”键,学生有较强的新奇性和探索的热情,此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索,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在小组探索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教材、借助搜索引擎对任务进行了探究,并明确组合键“Ctrl”键的用法,这样不仅对前阶段学习内容进行了巩固应用,同时也加强了对组合键的理解与应用。
教师呈现某学生做好的表格,其中的文字字体较大使得显示不全,部分被遮挡,请学生观察并指出作品的优缺点。
生:制作美观,但文字被部分遮挡。能不能使字号变小,或者改变表格的宽度和高度呢?
任务6:小组合作探究改变“WPS表格”中行和列的高度和宽度,使表格更加清晰、美观。(设置相应分值)
设计意图:故设疑问引出学生发问,把学生指出的问题作为一个契机,引导学生对表格进行美观设计。合理运用课堂生成性问题更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再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探究出改变高、宽的两种方法:①直接用鼠标拖拽行号或列号之间的格线;②直接选中该行或列,在选定区域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行高或者列宽,然后直接输入数值。通过自身的思考与同伴的合作探究,深化学生对改变高、宽的理解和对操作技能的掌握。
5.成果展示,评价反馈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同时呈现各小组的成绩,制作出一张分数统计表,算出各小組分数的平均值。利用表格和柱形图两种形式呈现各小组平均分。
设计意图:为了调动每位学生的操作积极性,只取每个小组的平均值进行展示,凸显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制作表格和柱形图对比展现在屏幕上,更加形象、直观地呈现结果,能够对学生产生视觉冲击,让学生领略“WPS表格”的图表功能的强大,使学生保持对“WPS表格”这款软件的兴趣,同时也为后续课程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