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化学基本观念的内容、功能及建构策略
2019-01-06李万琪
李万琪
[摘 要] 基本观念对学生后续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高职化工专业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化学基本观念,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持久的迁移作用。尝试分析高职化学基本观念的功能及内容,探讨在高职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构建化学基本观念的策略。
[关 键 词] 高职化学;观念;建构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134-02
依据“素质冰山模型”,技能、知识、行为范式是露在外面的“冰山一角”,属于“显性素质”;思考模式和观念系统往往隐藏在背后,我们称之为“潜性素质”。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技能”来自对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决定行为范式;而则行为范式决定思维指引;而思维则由观念系统来统领。简而言之,观念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知识、知识决定技能。因此,观念对学习者的能力养成有着统领作用。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冯·劳厄(M.vonlaue)曾经说过,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1]。具体学科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在知识资源随处可得的今天,再次习得并不困难。但是,真正对学生职业生涯广泛影响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知识经过理解、概括、凝练后沉淀下来的观念,观念直接指导知识学习、思维判断和问题处理。这对于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科基本观念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目前,对高职生化学基本观念培养关注与研究尚无。
一、化学基本观念
(一)化学基本观念
观念就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性的认识”。观念是人的思想的核心,它统领思维和行动,决定人们的知识学习、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化学基本观念是学习者在头脑中长期留存的,考察化学问题时基本的概括性认识,也可以认为是他们对化学问题的总观性的认识[2],是反复凝练后形成地对化学科学的概括性认识,是化学观念体系中最本质的观念;它能指引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处理与各种化学相关问题,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此,化学基本观念在本质上体现为对化学问题的概括性认识,它源于具体知识又超越具体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持久的迁移作用。
(二)化学基本观念的教学功能
基于观念对学习者的能力养成有着统领作用。“学生能否牢固、准确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背诵或记忆某些具体的化学事实性知识是有价值的,但是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们是化学观念及某些基本观念的载体”[3]。化学基本观念能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学习。
1.促进知识的深层理解
学生构建化学基本观念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反复的认知、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应用的过程,是实现知识凝练,促进抽象、概括思维的发展过程。
2.规范后续知识学习
化学基本观念是对化学科学最为根本的看法和认识,能转化为具体的化学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使学生在學习新的化学知识或面临日常化学问题和现象时,无论在理论解释还是行为判断上都能做出科学、规范的反应。
3.帮助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化学以物质为研究对象,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其中蕴含元素观、微粒观、物质变化观、物质结构观、物质分类观等化学基本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具体体现。因此,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过程就是学科内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树立过程。
二、高职化学基本观念的内容
化学观念的培养应纵向考虑学生的学习发展历程,还应横向结合阶段性的培养目标。
从初中生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化学科学后续学习需要的角度来看,在初中阶段化学学习应初步形成的化学基本观念主要包括元素观、物质微粒观、物质变化观、物质分类观、化学价值观[4]。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成熟,能尝试认识物质的内部结构、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及其性质,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除了进一步发展初中阶段形成的基本观念外,还应着重发展以下基本观念,即微粒作用观、物质结构观、化学方法观[5]。
高职化工专业着眼培养化工行业从业者的专业知识、职技能及职业素养。笔者认为,高职化学应继续深化培养以上基本观念,同时还应着力培养以下基本观念。
1.化学平衡观:当吉布斯自由能为零时,化学可逆反应达最大限度,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体系,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浓度、气压、温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通过化学反应、电离、水解、溶解平衡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构建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观念。
2.化工生产观:将实验室小规模的物质合成转化为规模化生产,是化工中实试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化工生产观,就是要理论联系实践,有助于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价值,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例如在学习平衡应用时,通常会举例合成氨生产工艺中生产条件选择,既要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加快反应、又要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提高产率,还要综合考虑设备、成本等生产要素,理论联系生产。
3.化学实践观:树立实践观就是要求学生要会学以致用。化学学习中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化学实验、化学小论文、参观与调查等,这些实践活动是落实“做中学”,促进知识内化与外化的重要环节。
4.化学创新观:化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化学合成领域的发展,化学正在从“认识”世界更多地转向“改造”“创新”世界,创造更多的新功能分子。教学中引入更多的案例可以有效引导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5.安全与绿色观:化工生产具有原材料的特殊性、大批量性和环境影响性。树立安全生产和绿色管理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时刻牢记“安全”、牢记“绿色”,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化学污染,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高职应加强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
(一)学生技能发展需要
高职化工专业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化工行业从业者。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看图与制图能力、化工设备应用能力、查阅技术资料能力、处理数据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各种设备故障排除能力以及基本检测能力等专业岗位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职业核心能力,自主学习,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努力适应和创新化工工艺、化工流程,才能够适应产业发展与岗位需求。化学基本观念的养成对学生后续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起到统领和指导作用。因此,高职化工专业的课程应当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培养化学思维、树立化学观念,具备必备的化工专业素养。
(二)课程教学的需要
化工专业化学基础课程主要是对化学基础理论、实践知识的整合。旨在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化学计算、化学分析、物质合成等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化学相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课程一般整合了无机、有机、分析、物化中多门课程内容,知识信息量多,知识跨度较大。
目前,由于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普遍实施了单独招生、中高职衔接招生、“9+3”收等招生方式,部分学校化工专业甚至文理兼收,学生的基础学业水平构成情况变得比较复杂。我们要接轨国家高考改革路线,又要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及专业培养目标,就必须要重新审视、规划化工专业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重视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培养,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社会知识发展的需要
当前,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化学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传授具体的化学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构建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观念和价值取向,要引导学生构建化学基本观念。这就要求我们适时审视教学功能,加强针对性和實用性,注重基本观念的引导。
四、高职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策略
化学基本观念蕴含于具体的化学知识中,使得通过知识教学来培养学生基本观念成为可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树立在观念为本的理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对促进学生认识水平、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构建学科基本观念具有重大影响。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引导学生构建化学基本观念,可以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一)设计目标,内容建构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定位,以化学基本观念构建为引领,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选取行业必需的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化学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技能;不在遵循传统的章节体系,而是以项目重构课程模块,解决基础化学内容繁多、课时数相对较少的矛盾。
(二)项目引导、任务建构
项目化教学基于真实的工作任务,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既传授知识又培养技能。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协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是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过程、行为的实践过程、化学思维的选择过程,是对化学本质的深入认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过程。
(三)创设情景,活动建构
教学中适时利用环境、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和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化学应用案例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来最终解决问题,可以为学生创设活动、交流的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体会到化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社会实践中的价值,促进化学观念的建构。
(四)加强操作,实验建构
化学实验能有效促进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实验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官观察,充分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认识化学概念、原理的建立、演变历程;通过实验,对现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抽象概括,达到对化学知识、化学规律的本质性认识,从而促进观念构建。
(五)改革考核,评价建构
加强对基本观念的考查,既可检测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观念的构建。笔者认为,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尝试,一是重视过程评价,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发表的观点做及时的评价,通过课堂建立化学基本观念;二是融入纸笔测验,选择适当的案例,可以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基本观念的分析应用;三是多开展课堂讨论,通过巧妙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认识知识的本质,从而促进观念构建。
总而言之,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理解,总结凝练,从而达到知识内化、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树立以“化学基本观念”构建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实施“改革课程知识体系,项目化教学,联系生产生活,注重实验和过程评价”等教学策略;深入挖掘化学知识的内涵,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引导,增进学生理解,并不断联系生活应用、工业生产、社会发展,促进学生构建化学基本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毕华林,万延岚.化学基本观念:内涵分析与教学建构[J]. 课程·教材·教法,2014,34(4):76-83.
[2]王磊,毕华林.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J].初中化学,2003(44).
[3]宋心琦,胡美玲.对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专论和教材改革的看法[J].化学教育,2011(9):9-13.
[4]毕华林,卢巍.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教学价值[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7):3-6.
[5]曹桂祯.中学化学观念的体系建构与培养[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