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工科”产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9-01-06关海宁刁小琴刘丽美马松艳
关海宁,刁小琴,刘丽美,李 杨,马松艳
(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 152061)
0 引言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中,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不断呼吁“新工科”建设,特别是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呼唤“新工科”,从而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2018年3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 (简称《通知》),认定612个项目为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其中涉及食品、农林类项目群的研究项目19项,这就加速了基于“新工科”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应用探索。
2017年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强调:要加强高校课堂建设,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人才培养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努力提升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便提出要紧紧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突出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反思改进的核心。因此,以“反向设计方案,正向展开”为原则,探索以“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的设计势在必行。
基于上述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背景下的“新工科”战略阵地,研究以产出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新培养模式的建立,是有效实现宏观层面的“坚持面向岗位”的需求,微观层面的“坚持以学习效果为智慧策略”的现代教育教学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专业建设的必要途径。
1 时代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1.1 创新引领与传统授课方式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的教育具有新时代的特征,高等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引领者,内涵提升、创新培养成为其突破传统教学的应用手段,以适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诉求。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互联网+”的信息涌入,享受了更多的跨学科、跨文化、跨民族、跨国界观念下的新教育资源[1],使得师生关系、资源配置方式形成了重新的定位,从而涌现出诸多公共资源与非公共资源的交互相织,慕课、精品课程共享平台使传统的师生关系提升到“能者为师、愿者为生”的崭新格局。这就要求思维方式的革新,探索如何运用传统的授课精髓弥补信息化教育的不足,如何让学生不拘泥于形式的魅力而受用其内涵的知识体系,从而解决创新引领的特长与传统授课的经典遗产相促进、相补充、相融合的和谐,形成共进发展的好局面。
1.2 产教融合与地方政府政策之间的关联
办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实施校企(事) 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是整体教育战略的必要决策。要推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深入进行,就要进一步明察和解决利益逻辑问题、合作的主体澄明问题、合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2]。这就决定一是要捋清双方在合作历程上的共赢效果,寻求合作模式下的企业的受益度。二是要积极促成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构建政府共赢平台下的合作模式,实现校企(事)合作的内外兼修。作为培养人才的核心主体,通过政策上的突破与争取,发挥企业在实践培养环节上的真主体地位,依托激励机制、专项培养机制和服务平台机制,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向驱动,共同提升产教融合、校企(事) 合作。
1.3 实践教学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尴尬
实践教学改革是实现“新工科”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产出为导向”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的战略阵地,决定了“产出”所需,明确了“导向”趋势。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岗位需求为课程动力,才能有效地提升其实践能力的增长[3],因此,实现的途径往往是教育环境的统一、实践项目的增加和模拟企业生产实训单元操作的引入。然而,企业的管理是以生产产品质量至上为前提,学校教育环境是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二者的管控关键点存在差异,这就确定了学校实践教学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在学生能力培养的制约性上存在不对等的尴尬。因此,要探究与解决这种不对等的专业技能发展,换句话说要培养学生的意识素质能力。
1.4 专业教学执行者与行业专家之间的差距
在高等教育转型的背景下,为充分体现“新工科”的构建优势,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已经由复合型、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变,同时从事专业教学的执教者也呈现出向“双师型”引导的趋势,从而推进了教师和企业人员交流合作,增进了教师企业工艺、工序的实践创新能力,一定程度地改进、完善了其自身的知识结构[4]。然而,短期造就的企业性质的专业技能与行业专家的实践洞察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一则是时效性的差距,要解决如何在短时间内传授给人才培养的主体,二则是技术上的差距,如何升华教科书式的框架词条,转化成实用的技术创新。特别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这种日新月异发展锐变的工程类专业来讲,这些将都会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2 新时代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新工科”特点
2.1 破围墙、跨界融合
“新工科”人才的特征是既精专于某一学科专业,又懂得学科的交叉融合;不仅要懂技术,还要善管理,且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意识[5],这就要求新时代下的工科食品人才需要有冲破传统专业领域的勇气,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着重探索与强调食品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深入揣摩产业形成过程中的交叉效应,在食品产业迅猛发展的新经济、新产业的前提下,尤其突出培养将现代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紧密结合的创新、时效意识,吸收边缘学科的协同带动效应,形成跨界融合的崭新格局。
2.2 校企合作,企校实践平台构建助力协同育人
新时代下食品产业发展颇为迅速,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智能化、信息化一应俱全地充沛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就促使新工科食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学校需要企业参与的份额逐渐增多,从教育教学本身主体地位来讲,应该强调学校为主体,因此校企合作的地位优势也逐渐凸显[6]。然而,在共建实践平台来讲,更应该强调企业引导的重要作用,突出企校实践平台,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以学校为引导的校企实践平台,从而强化以“产出为导向”的培养模式。由此,能够更好地实现食品类人才适应、推动食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求,进一步体现新工科下食品专业人才推动新技术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以及具备较强的智能生产和信息化管理的能力等[7]。
2.3 以新工业界的需求催生模式革新
新的工业蓝图铸就了技术与产业的变革,迫使传统工科教育做出“未雨绸缪”的决断,以适应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新时代的形势来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的政策方针,然而现代食品行业的升级亟需富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创造型人才[8],这就将会形成以新工业界的需求为导向,催生企业变革,由此带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育模式的变革,“多样化、创新型”成为开放协同视角下的培养新途径。
3 基于“新工科”产出导向下培养模式的建设启发
3.1 以“产出导向”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确立
在新时代的宏伟蓝图下,食品主导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有的放矢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同时遵照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理念,遵循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按照方案反向设计,实施正向展开[9]。也就是说,严格紧扣人才的岗位和岗位要求,设计所培养人才的培养目标。这就达到反向设计不脱离岗位需求的培养,正向实施不凌驾于教学计划的实施,从而形成宏观上讲求岗位主导,微观上立足学业效果,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
3.2 以“产出导向”教育的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产出导向教育要求培养目标、能力大纲、课程体系、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均聚焦于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10],因此课程体系的设计一定牢固构建在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成度上,课程的设计不一定注重知识领域的面面俱到,但一定抓住其在实践过程中的效力,以教学改进的逆向线性约束路径设计课程教学。同时,灵活提升考评制度,有方向性地突出实践性强的评价比例,综合考量学生成果,设立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等。而在课程设计上,强化工程应用方面的知识模块,优化基础理论课程,突出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形成多场合下应用知识并协调反馈解决实践难题的能力。
3.3 以“产出导向”教育的实践环节模式的设计
如果说培养目标是“产出导向”教育下的产品,课程教学模式是“产出导向”教育下的质量管控,那么实践环节模式才真正是“产出导向”教育关键阵地,才真正是展示其效果的扭力杠杆。通过这个阵地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动手能力,使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并充分解决问题的好苗子脱颖而出。那么,实现这一环节设计,一是可以借鉴工程专业认证的要素来加以完善[11];二是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特点,优化一些实验教学内容,特别增设生产型、单元型、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形成从实验准备到过程设计,从既定产品向无既定流程全面能力的考量。同时,争取依托中央支持地方项目、省部共建项目开展虚拟仿真生产工艺项目,一方面避免企业实践的工作风险,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积极性,熟悉岗位环境,理解岗位需求,巩固并加深学习的侧重点。
4 结语
构建基于“新工科”产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培养体系,要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探究新时代下食品行业区域发展特征与趋势,梳理行业内岗位需求与传统知识必然联系,谋划培养方案中的突出能力的传教方式,设计实践能力的增长环节,使学术知识向技能水平融会贯通,用思想引领和创新发展的办法化解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12]。既适应社会经济、食品行业技术发展的外部需求,也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着实体现了地方本科院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时代要求,通过这种系统的探索与革新,将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学校的发展中更加“先进化”“应用化”及“可持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