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刺翳风、下关为主治疗面肌痉挛1例
2019-01-06黄闪闪李玉堂
黄闪闪,孙 燕,李玉堂
(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2.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京 210017;3.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李玉堂名老中医工作室,南京 210017)
面肌痉挛亦称面肌抽搐,指一侧面部肌肉间断性不自主阵挛性抽动或无痛性强直。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多发,两侧面肌均有抽搐者少见[1]。临床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发作时间延长,面部肌肉抽动逐渐加重,严重者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多采用注射肉毒素、口服药物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本文采用针灸治疗1例面肌痉挛患者,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5岁,于2018年10月15日至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主诉:左侧眼睑及面部肌肉不自主跳动20余年,加重半个月。病史: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眼睑不自主跳动,情绪激动时加重,后逐渐波及面颊部,每日发作15~20次,每次持续数分钟,患者未予重视,未服用相关药物。患者半个月前因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发作次数较前增多,约30次不等,熬夜后加重。既往体健。刻下症:左侧眼睑及面部肌肉不自主跳动,纳食欠佳,夜寐欠安,小便可,大便溏。舌稍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辅助检查:头颅CT 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面肌痉挛;中医诊断:面风(肝郁脾虚)。针灸取穴:左侧翳风、下关,印堂、百会、中脘,双侧足三里、合谷、太冲。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针刺翳风时,使用“佳健医疗牌”50 mm×0.25 mm毫针,向内前下方深刺约40 mm;针刺下关时闭口取穴,使用75 mm×0.30 mm 毫针,垂直深刺约50 mm。此二穴针刺以患者面部有酸麻感为度;余穴平补平泻。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嘱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风寒。1个疗程后,患者诉左侧面部肌肉抽动频率明显降低,纳食较前好转,小便调,大便较前成形,夜寐尚可。2个疗程后,患者仅于紧张或情绪激动状态下出现抽搐。3个疗程结束后,患者面部不再抽动,现纳食可,二便调,夜寐佳。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
2 讨论
现代医学对面肌痉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存在不同观点。病因以血管压迫、占位病变、面瘫遗留的炎症反应为主;发病机制以“周围假说”“中枢假说”“交感学说”为主[2]。面肌痉挛属中医“筋惕肉”范畴,是面部筋脉出现拘急的病变。多从风、痰、瘀、虚4种病理因素及肝风内动、肝胃二经等不同方面解释面肌痉挛的发病[3]。肝开窍于目,主筋,主疏泄;胞睑属脾,主肌肉,主运化;若肝脾功能失调,致肝风内动,肝脾经络不通,肌肤失养,眼面部筋急抽搐、胞轮震跳等。结合本例患者症状及舌脉象,证属肝郁脾虚。《针灸甲乙经》记载:“痉不能言,翳风主之。”翳风下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深部正对面神经干出茎乳孔处及颈动脉鞘[4];深刺翳风,运用面神经干刺激疗法治疗面肌痉挛取穴少,见效快,关键在于适中的进针深度和刺激量,可发挥抑制面肌兴奋性增高的作用[4],最终达到止痉效果。面为手足阳明经循行之处,是足三阳经筋结聚之处,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针刺下关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下关处于咬肌起始部,分布于其区的血管、神经有面横、动静脉,面神经颞支、颧支[5]。研究表明,刺激面神经部位产生的轻度触电样感应,能够消除刺激源,进一步降低异常信号的传入,消除面神经的异常兴奋状态,缓解面部肌肉的痉挛。合谷、足三里分别为手足阳明原穴、合穴,为经气隆盛之处,针刺合谷能疏散头面之邪,疏通经络;针刺足三里能益土培元、调和气血、补益筋肉。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原穴,针刺太冲能镇肝息风解痉,配伍合谷能达上病下取的目的,两穴联用具有舒筋通络、息风止痉之效[6]。研究表明,针刺四关穴能促进头面部血液循环,缓解甚至消除面肌痉挛[7]。筋脉得柔润的清阳之气才能养,督脉总督人体阳气,且其循行入络脑,故选取百会以调和阴阳以安神。与印堂相配,可加强安神定志之效,印堂通过督脉与脑部有密切联系,脑为元神之府,主管精神意识和情志,且本病易在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与情志方面密不可分,故选取头部的穴位以安神止痉。另有研究表明,针刺头部可调整大脑皮层状态,有效抑制面神经的异常兴奋,缓解肌肉痉挛[8]。本例患者纳食欠佳,大便溏,为脾虚之证,故选取中脘。中脘为胃之募穴,配以胃之下合穴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诸穴合用,共奏舒筋通络、健脾和胃之效。另外,面部痉挛部位很少针刺,可避免激惹面部肌肉,防止其兴奋致痉挛加剧。深刺翳风、下关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显著。该法取穴精炼,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