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性护理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2019-01-06杨艳
杨 艳
(沈阳市口腔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2)
口腔交叉感染在临床较为常见,多数患者在检测或者治疗口腔疾病时,均可涉及到使用口腔器械,故做好口腔器械的消毒工作十分必要。除此之外,部分医务工作者对口腔交叉感染认识不足,可出现消毒不完全、或是一械多用,均有引起交叉感染的风险[1]。预防口腔交叉感染对于提高口腔医疗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保证患者就医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应对性护理是护士对可能出现的潜在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增强护理的安全性,降低护理风险的方法。故为了探讨应对性护理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笔者特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80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90例。观察组:男性59例,女性31例;年龄26~70岁,平均(47.18±2.25)岁。固定修复体33例,活动修复体31例,活动和固定联合修复26例。对照组:男性57例,女性33例;年龄26~72岁,平均(47.22±2.20)岁。固定修复体31例,活动修复体31例,活动和固定联合修复2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相关部门批准实施。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定期消毒诊疗室、消毒器械、配合医师完成修复治疗等,观察组采取应对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 做好诊室消毒工作:为了避免在口腔修复过程中,空气中有气溶胶微粒漂浮影响诊疗的效果,应每天开窗通风,确保诊室空气的流通性。在诊室中采取医用空气消毒净化机进行空气消毒,大概10 h/d,每个月进行1次空气微生物监测,每日采用卡瓦布物体表面消毒湿巾擦拭治疗椅、工作台面、拖洗地面,1天2次。当患者完成修复治疗后,进行终末消毒。
1.2.2 医疗器械消毒:安排专门的医务人员负责消毒医疗器械,先采取高效灭菌消毒液浸泡医疗器械,大概浸泡1 h,并采取高温灭菌消毒器消毒医疗器械,定时监测灭菌后器械,确保达标。
1.2.3 加强无菌观念:口腔医务人员的手部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故一定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自身行为。加强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做好手部清洁的重要性。并定期组织考核,关于交叉感染的相关知识。
1.2.4 指导患者自我保健:护士应给患者讲解正确刷牙的方法,选用小头、质地柔软的牙刷,在刷牙时牙刷和牙齿呈45°,轻轻旋转竖刷,注意动作轻柔,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引起牙龈出血。及时更换牙刷。
1.2.5 注射器针头消毒工作:护士注意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不要回套针帽,避免针刺伤。一旦发生针刺伤,立刻采取应急流程处理,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向远心端将血液挤出,并采用流动水冲洗,肥皂清洁,并及时上报医院。若怀疑有乙肝病毒感染,立刻在24 h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同时检查血液乙肝标志物,对于检查结果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
1.3 观察指标:①交叉感染发生率=(发生交叉感染的例数/总例数)×100%;②护理满意度依据为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80分;不满意:评分<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表示,作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差异性。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交叉感染发生率:观察组交叉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776,P=0.009)。观察组90例,发生交叉感染1例,交叉感染发生率为1.11%。对照组90例,发生交叉感染9例,交叉感染发生率为1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57,P=0.026)。观察组90例,满意25例,基本满意62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90例,满意22例,基本满意57例,不满意11例,护理满意度为87.79%。
3 讨 论
口腔修复是指针对牙齿缺失、牙列缺损的治疗工作,也包括对颞下颌关节病、牙周病、颌面部组织缺损的治疗,属于口腔医学的重要分支[2]。通过口腔修复,可改善患者的口腔形态和功能,确保口腔健康[3]。但进行口腔修复也面临着口腔交叉感染的风险,其主要和侵入式操作、年龄等因素相关[4]。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各类口腔医疗器械和检查的普及,口腔侵入性操作越来越多,若在患者检查和诊疗过程中器械消毒不完全,可引起交叉感染。故有效预防和控制口腔交叉感染属于口腔科重点研究的内容。目前我国医药感染管理所采取的标准处理方法是[5]:加强医院感染源的管理,实施感染监测,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加强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卫生学监测,加强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加强高危人群的监测等。
观察组交叉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多数操作属于侵入性操作,可对患者的口腔黏膜造成一定的损害,使口腔天然保护屏障被破坏,再加上医务人员无菌意识不强,医疗器械消毒不完全,可能导致HBV、HIV等病毒进入人体,引起口腔交叉感染[6]。本次研究采取的是应对性护理,发现加强诊室消毒工作,做好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加强护士的无菌观念,做好注射器针头消毒处理工作,指导患者加强口腔卫生和自我保健,可以降低口腔交叉感染发生率。目前临床尚无法完全控制口腔交叉感染,但采取一定的应对性护理措施,降低口腔交叉感染的风险。不仅如此,还能改变患者对护士的认识,促进护患良好沟通,提高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采取应对性护理,可降低口腔修复患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