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茶文化的解读示范
2019-01-06林枫
林 枫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之下,传统书斋式的中文教育模式已经明显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既要夯实学生的传统中文专业基础,又要拓展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人文素养,使之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关心社会发展、掌握一技之长,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创造知识、创造崭新价值的应用型人才。为此,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案将以社会人才需求为指向,努力探索以经典阅读、艺能研习、创意表达三结合,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协同发展的应用型中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通过专业结构的调整,重新设置课程,增设了吟诵、书画、古琴、戏剧、茶艺等8大类艺能研习课程,拓展艺能研习,重点研习琴、诵、书、画、茶和戏剧等传统艺能,继承文人传统;锤炼创意表达,在习琴、习书、习画、习茶中,结合说琴、说书、说茶和写琴、写书、写茶等形式进行表达训练,形成了有别于艺术专业与艺术培训机构的传统艺能发展体系。
1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艺能课改革模式
茶艺是一门表演性的艺术,对于中文专业人才而言它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技艺,而是通过综合性的展示使茶文化的关键知识艺术再现,从而实现经典阅读与语言应用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化,促进人文素养的综合性提升。
文学院创新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设立2学分,分为两个学期研习。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古琴琴艺、茶艺、书画、创意写作、吟诵、戏剧演出、拍摄摄影和舞蹈等八门艺能选修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艺能课程,课程内容为基本入门,考核内容为经典阅读与指定技艺,大学二年级设置中级班,课程内容为作品鉴赏与创作,考核内容为研修经典与技艺创新。二是开设面向地方(茶协、茶企)的茶文化课堂,定期举办讲座与雅集活动,集合福建与台湾隔海相亲茶脉同源的优势资源,推动茶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潮流与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使课堂成为当地市民特别是茶文化爱好者文化体验与生活美学的践行平台。三是开辟茶艺的第二课堂,成立茶艺社团、茶艺艺术团、茶业创新创业团队等,以活动实践与项目成果的方式呈现与完善学生的作品,使得学生在互相交流与磨合中完整资料收集、知识产出与成果反思过程。
分艺能进行研修实际是以主题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组织学生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某一分支深入研习。围绕茶文化做好经典阅读、茶史经略、空间设计、器具赏品、礼仪修养、生物健康等综合知识的积累与收集,再以演绎践行的方式呈现,并以考核分、对象评价和呈象效果的反馈信息传递给研习者,从而不断训练与考验学生对综合知识的筛选、关联、建构与创新能力。《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1]“游于艺”尊重进阶式的培养规律,从课外活动辅助课内教学,再由课外活动带动学生延伸课内知识外的学科交叉,从而使学生离开教师后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2 茶艺艺能课围绕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教学设计
茶艺艺能以茶文化为载体,从语言阐释、文本解读、艺能解析和传播影响等方面开展启发式教学,解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茶文化的教育功能。
2.1 从精进文字中,挖掘传统文化的语言魅力
茶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茶自古因其恬淡清雅的气质深受赞誉,包括自然造化、种植栽培、冲泡礼法、品饮品鉴等方面经历了人文社会的演变与积累,更是凝聚着先贤的智慧与雅士的风流,命名缘起的传说加以精细的文字所描绘的感官感受,营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情趣。在写作中,以精准的文字还原与美化本体属性的能力,直接可见写作功力。而在对茶艺艺能的教学中能不断地训练与关联学生的写作功力,从最熟悉的色香味等直观感受着手,表达“触之、见之、嗅之与品之”的感官经验。如该如何形容手上的这杯西湖龙井茶,借助前人凝练的语言,引导同学自己观察芽叶在玻璃杯中的茶舞,以“旗枪分明”形容芽叶的舒展,以“三起三浮”形容芽叶的游弋,以绿莹澄清形容茶毫的相映成趣,最后一句“群笋出土”浑然天成,形象地概括了精致之物的成像过程。“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2],古有苏轼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嘉叶,以对美人的倾慕来比拟对茶的痴恋。如此这般,从具像到抽象,以现代文创暖文写作的技巧上培养学生细腻的观察能力,敏感的感官能力及借鉴经典文字进行推敲细琢的学习原动力。
2.2 从典故诠释中,还原传统文化的历史面貌
历代文人眷顾茶,将烹茶饮茶作为高雅的生活方式,从《撵茶图》等艺文作品中能可以窥见茶已和文房四宝一起融入文人的艺能生活,到了明代,更是发展为“焚香、品茗、挂轴、插花”君子“四般”闲事。茶是文人墨客钟爱的吟咏对象,茶从《诗经》始就渗进诗词之中,据统计,历代茶诗总数当在2000首以上。这些诗文清晰的呈现出当时茶品、茶具与茶会等茶文化信息,如“碾雕白玉,罗织红纱”[3]《一字至七字诗·茶》反映的是唐代煎茶法,如“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饶瓯飞雪轻”[4]《试院煎茶》反映的是宋代的点茶法,这些诗句的比对鲜明地呈现出饮茶法的发展脉络,从而使学生具有更多的成像信息,对唐与宋的文化特征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来名仕爱品水,自古高僧爱斗茶”,茶饮的繁盛催生了潇洒随性的诗群,诗人间也因茶相惜,如“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5]《山泉煎茶有怀》,道出了白居易与元稹间的惺惺相惜,两人共倡“新乐府运动”,“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6]《饮茶歌逍崔石使君》道出陆羽与皎然间的淄素忘年之交,两人共倡“以茶代酒”的品茗风气,这些挚友品茶论道,将茶饮上升到道德修养的思想层次追求,诗人爱茶即是对“廉、美、和、敬”的茶道践行,这些仪轨的追溯,使得诗人的形象更加饱满立体,学生将茶德对应诗人,可以更加立体地解读诗人创作的心境与感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7],“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书喜》[8],皆出自于陆游,茶由消遣之物上升为超然之物,诗人思想转变的仪轨跃然纸上。
2.3 从礼仪教化中,推广传统文化的践行
茶艺艺能的不仅依托个人的修养内涵,还要通过外在的表演形式包括冲泡流程,茶席设计、茶会组织等方式传递茶艺主旨,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对艺能步骤进行讲解分析,对如何行之,为何行之,行之寓意做详尽地分解,以期服务对象的美好体验。如“凤凰点头”、“祥龙行雨”、“无我茶会”等都以敬人爱人为主题宗旨,讲解茶艺是一种教化礼仪的过程,学生在提壶行茶、拿捏敬谢、尊卑排序中践行传统文化讲仁爱、尚和合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环境、服务对象和茶叶品质等均有不可复制性,即茶之禅意“一期一会”,因此,茶人在茶与水之间起到比例协调的作用,在服务对象的关系间起到和谐融合的作用,在物、人、境之间起到调和顺势的作用,茶人的作用灵活主动。研习茶艺也在研习如何根据不用的时空茶席搭配好“茶、水、器、境、艺”之间的关系,而这些考验不同于一般只是对认知的考验,还要对知识涉猎度、组织协调度、美学鉴赏度和艺能熟练度等做一个智能化的综合考量,当学生体验茶人角色,恰似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还原,他们需要“独挡一面”,主动寻求资源,提前做好备办,现场灵活应变,协力营造“和静怡真”的气场,践行茶道给予学生洗礼式的体验,从艺能训练中内化人文修养。
2.4 从传播对话中,传递传统文化的人文影响
中华茶文化影响深远,当她与英伦风尚融合时,转化为下午茶的优雅浪漫,当她与日本禅学融合时,转化为抹茶的清寂慎独,茶的包容性使她在世界各国传播,又开出植根于当地文化的独特的花朵。习总书记在多次国际演讲中都以茶文化为比拟,或尚文明兼容,或叙友好未来,茶是各国之间沟通合作的桥梁纽带。茶艺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同”,即倡导饮茶风尚,作为一种最为健康的饮料,融入百姓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传递东方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蕴含“一带一路”“海丝之路”上文化交集的精粹。在茶文化中,寻找与世界对话的媒介,赢得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要“存异”,透过茶讲述文化差异,透过茶看待不同民族的处世哲学,探索一种对外交流的叙述方式,真正做到尊重随俗,体验当地智慧,丰富茶文化的内涵,启迪传统文化的创新。在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时代背景下,求同存异,在传统艺能中实现民间对话与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拓展茶文化功能的时尚方式。
4 艺能课教学对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影响
在国家刚刚提出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中,人文素养占据重要地位。艺能课赋予每位研习生一个动态化的可践行舞台,以主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教导中文专业人才不仅是知识的吸收者也是输出者传承者,在传统文化解构与推广中找到一个视野从而不断进阶,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
4.1 以文化人,使艺能活动成为学生人文素养综合提升的平台
人文素养是一种综合性强又具有知识共通性的修养,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受教育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在文化吸收、价值认同、操作演绎和思想升华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然而,由于客观条件上大学学科专业的划分,使他们天然的关起了进一步研习的学习渠道,不能充分的利用信息时代的教学资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艺能活动的魅力就在于不囿于一个学科,它在操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须在日常加以训练,并不断延伸文化内涵,将文史哲的知识融合贯通,将茶器境搭配适当,将人文与科学掌握熟识方能达到艺能的娴熟与“飘逸”,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总结到,一切艺术都是技巧和个性的“合式”,凡是合式必有一种飘逸的神态,这是一种真性的流露,这个真性必不可被技巧所毁损,而必须在技巧之中自由而愉快地充沛着[9]。古今中外的茶典故事,脍炙人口的茶诗佳作、优雅袭人的茶艺表演、象征寓意的茶席布置、参与式的茶会活动等丰富多样式的茶艺活动,为个体生活美学的践行提供了舞台,这种学习随着实践而加深进阶,构建了终身学习的自我教育机制。茶艺入门,为学生打开一扇艺术研修的兴趣之门,更主要是调度了学生为学习艺能主动寻求信息资源从而晋级与突破的能力,进一步还原了教育对象的主动性。
4.2 以文载道,使静态的人文素养文本与学生发生动态关联
大学的经典阅读偏向书斋式教育模式,单向的知识传递与文本记忆有利于打牢专业基础,通过概论、史论、原理等授课为中文人才归纳了专业知识点。然而,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概念式的静态归纳,难以实现文本知识的动态化,在进一步创新演绎上存在教育的盲点。因此,围绕“阅读与写作”中文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则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通过一种参与的艺术而实现学生体验的关联性。如文创写作要根据客户的需要与消费群体的特征进行产品推介,每款产品的设计甚至叙事方式都是一种创新,即专业知识为学生设计提供了创作原理,而对接并最大化地实现客户和用户的诉求,还要依赖学生对知识储备的调动与整合。在艺能课程上可以实现文创写作的演绎法示范,首先是教会学生搜集资料并阅读文本,再者是百宝箱运用于选材与故事创作,再以角色扮演和想象真实演绎互动,最后让学生对个体身体化、可视化的艺能产品进行反思,有利于让学生从归纳式的原理束缚摆脱出来,实现灵活运用,自我修正,激发潜能,拓展创意空间。
4.3 文化下行,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动力
君子“四般闲事”所代表的是文雅怡情的生活方式,在大学课堂得以见识与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无疑将丰富着研习者的精神家园。与茶为媒,以茶修行,解析茶所蕴含的审美情趣、精行品格和虚静境界等理性认识方面的知识信息,落脚于如何从某项艺能理解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将感性体验与理性沉淀相结合,从而教会大学生思考与观察传统文化的能力,这有利于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中文专业人才的思辨能力。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的新时代背景下,文化的解读也朝着立体化、可视化与大众化的方向发展,“采撷鲜叶,吐纳芬芳”,茶文化介入百姓生活,同时通过中文专业人才关联性的思考与创作又让日常休闲登入大雅之堂,就如林语堂先生所倡导的于悠闲之中品味生活的艺术。茶文化所营造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和睦,将人文素养的元素作为一种价值体现并渗透到大众生活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习总书记指出,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10]。以茶为媒,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茶文化研究与示范,教会中文专业人才解析传统文化的方法论,赋予茶文化素材以教育价值以时代的价值,传颂中国好故事,真正做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