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古代茶画对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影响

2019-01-06

福建茶叶 2019年1期
关键词:审美观念茶文化陶瓷

李 卓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 610100)

从神农尝百草时代开始至今,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饮茶史。在几千年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好茶配好器”是一个公认的茶道精神,在这里“好器”既指向饮茶、烹茶、煎茶等茶艺,也指向茶叶储藏、茶道等过程中涉及到的茶器,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内涵。就茶文化与陶瓷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言,它们在消费习惯、审美习惯、文化基因、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深度勾连,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互相深化对话合作的关系。例如,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茶画”文化便依靠其独树一帜、特立独行却又深刻融入百姓生活日常的文化活力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深入分析和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切入视角。

1 我国古代茶画的文化内涵

随着唐代时期陆羽所著的《茶经》问世,标志着我国茶文化正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深度历史时期。大体上也正是从唐代开始,我国艺术界逐渐衍生出了“茶画”这个极具东方审美观念、艺术个性的新艺术形式,自唐代至宋代、明清等千余年,茶画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明显的承继过程,并演化出这样几个典型的文化内涵:

1.1 价值追求:和谐尚静、怡神尊礼

由于我国茶文化承继的原始价值理念源于儒家思想、禅宗思想以及具有中国本土属性的道家思想,因此,作为茶文化衍生艺术形态的“茶画”在内在的价值理念上也继承了儒家思想的“君子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交际”、“尊礼重道”等理念以及道家思想提倡的“静怡参禅”思想,因此,我们看到的唐代以来的历代茶画在画风呈现、人物肖像、体裁选择等方面都是将“和谐尚静、怡神尊礼”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教条,这种画风拒绝冲突性、拒绝明显的离经叛道式的人物形象或情景呈现,转而将寻求和谐秩序、引人向善等意境作为一种内在的艺术自觉。

1.2 审美观念:闲适淡雅、天人合一

何为茶画?广义上来看,我们认为凡是传统绘画中与“茶事”有关的画作均可视为茶画。而从艺术流派来看,我国茶画大体上可以分为“宫廷画派”与“民间画派”两种,而无论哪一种茶画流派,在审美观念上都遵循着同样的轨迹,即将茶叶的苦涩与人生的苦涩类比,将茶水的甘甜与人生的顺境类比,实现一种天人合一、恬淡闲适的审美享受。人们在欣赏茶画时,既是在审视画作本身营造出的“意境”,又是在回味茶叶本身给人生带来的一种辩证享受。尤其是在宋代以来的士人阶层的参与下,茶画本身在审美上的这种闲适淡雅追求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比如说宋代名士苏轼曾经说到“有如刚性耿,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直接赋予茶文化和茶画以“君子廉直之气”,为审美上塑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志趣。

1.3 色彩调度: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由于茶画在体裁上既有人物画,又有风景画、器物画等,具有十分丰富的体裁选择余地,因此在色彩调度上也没有固定的章法,色彩调度方面往往因创作者个人偏好、场景特色等而定,在这方面同时因为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场景等而有所差异。例如唐代流传下来的《宫乐图》大胆运用红色作为宫女的点缀,给人一种热烈、活泼之感;唐伯虎的《事茗图》则以灰色、米黄色等偏向于冷色调、朴素淡雅的色彩作为主色调,给人一种恬淡闲适、归园田居的文化观感。

2 古代茶画对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影响

“茶画”是茶文化中比较直观、形象、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一种文化存在,尽管存世的古代茶画数量并不多见,但是自唐朝以来形成的茶画谱系却为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启迪价值,具体来看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2.1 创作观念: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统一

在漫长的茶文化历史上,我国茶画及其代表的茶文化艺术发展呈现出来的基本发展规律之一就是注重生活化、实用化与审美化、艺术化的统一。尽管茶画内在地遵循着“和谐尚静、怡神尊礼”的价值理念,但是始终将茶文化蕴含的那种“实践第一、生活第一”的导向深入种植其中,彰显出我国茶文化的“形而上”思考是牢固地建立在“形而下”基础上的,在这一点上现代陶瓷的转型尤其需要注重将这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统一”的观念筑牢。比如,在面对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时,设计者们应该勇敢地回归传统茶画、传统茶文化、传统文化等情境当中,不应该一味地追求陶瓷设计的“个性”和“审美性”、“艺术性”等成分,而是应该兼顾其“生活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等价值。

2.2 审美观念:小众个性、精致淡雅

就茶画的审美旨趣来讲,它背后展现出来的审美观念并不完全是创作者们的审美观念,还体现着那个时代特定人群、特定阶层、特定年代的审美偏好。由于茶文化自身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乡土性、生活性,因此其所派生出来的茶画内在地也没有固定的、统一的审美观念,呈现为一种“碎裂”的小众化审美情趣。而这种审美情趣在当前来讲对于现代陶瓷设计、制作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价值。一方面,经历了现代性之后呈现出来的后现代性越来越注重拒绝那种“大一统”的审美结构,转而寻求个性化、小众化、差异化的审美,正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正是这种审美的体现;另一方面,现代陶瓷产业早已经不是传统的批量化生产的产业,包括我国坭兴陶艺在内的四大名窑都明确地拒绝批量化复制生产现代陶瓷,转而根据市场细分需求情况,根据客户或者潜在消费群体的特定审美需求、造型需求等实施“量身定做”式营销,这也反过来告诉我们要注重从传统茶画出发实施小众化创作策略,迎合更为精准的消费群体。

2.3 色彩调度:简约主义主基调

现代陶瓷进化到21世纪已经在基本的风格上形成一种初步的“沉淀”共识,即在主流上迎合了城市化、国际化潮流下人们的审美偏向,在色彩搭配上寻求一种简约主义的走向。比如,以陶瓷类茶具为例,现代人在较快的生活节奏、较大的生活压力等影响下,纷纷将饮茶及其对应的简约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应对现代都市压力的重要方式。白领、学生、文人等不同的群体纷纷将朴素淡雅、质朴恬淡的茶具作为一种“小资情调”的物质载体,这种简约主义的茶具在色彩上往往呈现出青花、白瓷等颜色主张,并注重将点、线、面等基本的简约符号植入其中,龙泉青瓷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同时受茶画简约主义色彩调度理念的影响,中高端茶叶包装、酒水包装等行业也纷纷在陶瓷设计方面呈现出这种“简约主义”的走向,表明这种简约主义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一个全行业的时代走向。

2.4 意象符号:创造性植入

我国茶画范畴广泛、元素众多,是一个具有重要文化艺术影响力的文化基因宝库,在现代陶瓷不断追求“新奇特”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就陶瓷造型、图案符号、茶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等主题来讲,存在着巨大的植入其中的空间。我们知道,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文化创意产业时代,尤其是对于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复兴来讲,从简单“贩卖文化典故”走向“贩卖文化创意”是我国茶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在这方面,将茶画与陶瓷产业实施深度融合,尤其是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方面创造性植入茶画元素(例如各类吉祥符号、吉祥纹饰、吉祥标志、吉祥人物、吉祥图案、吉祥植物等),可以很好地在视觉传达设计上满足现代人、乃至后现代人那种“猎奇”的消费心理,从而很好地解决茶画推陈出新与陶瓷设计创新两个命题。

3 结语

“茶画”、“茶文化”是我国最早缘起、最早发展、最好传承的文化符号,陶瓷也是我国最早发展、最佳传承、最能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使之可以很好地互相促进、互相影响是一个双赢的策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陶瓷的发展与创新面临着一定的“文化焦虑”,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面临快速的城市化、国际化过程中,陶瓷究竟如何展示自己的文化个性、究竟应当迎合谁的审美等逐步成为一个影响陶瓷深入发展的命题。本文简单从“茶画”的文化内涵及其如何影响、如何再造现代陶瓷的设计创新等出发探索了相关命题,初步寻找到了一条“传统与现代”、“茶文化与陶瓷实体产业”如何实现深度融合的道路,为未来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之路提供了一个审视路径。而另一方面,从“茶画”及其代表的“茶文化”在当代的推陈出新、尤其是跨文化传播角度来看,除了当前学术界探索的“新媒体”、“互联网”这种传播渠道之外,借助于诸如“现代陶瓷”、“印制品”、“商品包装”等各类物质载体向不同市场、不同受众进行精准传播、精准投放也是一种重要的思路,即“互联网渠道”和“实体渠道”都是重要的茶文化传播路径,任何一条渠道都不可偏颇。

猜你喜欢

审美观念茶文化陶瓷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红楼梦》读后感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雅”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