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茶叶在烹饪中的应用研究
2019-01-06金宏图
金宏图,刘 辉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000)
1 茶叶科学入肴的标准及要求
1.1 根据茶叶的不同特性,科学搭配菜肴
茶叶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发展,已经发展出颇为丰富的品种,不同种类的茶叶口味、特性各异,或清香、或醇厚,例如红、黄、绿、白、黑、乌龙茶等,他们颜色、香味都不一样。我们在入菜时候,要根据不同茶叶的不同特色有效搭配菜肴,使得整体协调美味营养。并且,茶叶的质量也好坏不一,有些茶叶也并不适合用来做菜,像被虫吃过的,零碎的、茶梗太多的、没什么茶香的往往不是入菜的上好选择。像香气浓郁,能有效提升菜肴香味的普洱茶、乌龙茶和绿茶,它们就常常作为厨师们搭配菜肴的选择。在味道上,像普洱茶、乌龙茶质地浓厚,熬出来的茶汤往往味道醇厚,带着苦涩,所以在入菜的时候,为了避免掩盖住菜肴本来的味道,要把茶汤去掉;像在烹饪蛋糕饼干时,需要较为清淡的茶叶作为辅料,那么有着淡淡香味的铁观音是上好的选择;相比于其他茶叶,绿茶较为百搭,既色泽淡雅,又味厚叶嫩,常见于菜肴中;在制作卤蛋卤菜时,需要味道浓厚的茶叶慢慢熬煮,这时候,普洱将是很好的一个选择。
1.2 根据菜肴的标准、特征把握茶叶入肴比例
不同比例的搭配将会造就不同的味道和风格,或淡雅,或醇厚。从茶叶的成分来看,主要是由茶多酚、叶蛋白、氨基酸、咖啡碱和一些矿物质构建而成。而不同物质有着不同的功效和特性。例如茶多酚这种物质将对茶叶的浓度有着决定性影响,含量过高,将会使得茶过于苦涩,那么用含茶多酚过高的茶叶入菜时,就要取少量,避免破坏菜肴本身的味道;而氨基酸直接与茶叶的品质挂钩,将会使得茶汤甘甜鲜香;所以我们在用茶叶搭配菜肴的时候,要考虑到菜肴的味道标准、特征来把握不同茶叶的搭配比例。若入肴比例过高,往往会导致掩盖掉菜肴本来的味道,将可能导致菜过于苦涩;但反之,茶叶比例过低,将可能起不到辅助调味的效果。
2 茶叶在烹饪中的妙用
茶叶入菜在我国历史上就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例如枸杞茶这类茶类食物就起源于元代,擂茶起源于明代,这些美食还一直保留至今。往往厨师们看中了茶叶的清香,以此来给菜肴解腻增香,另外茶叶也有一定的药用营养价值。
2.1 茶叶入肴妙用——解腻除腥
我们都知道,茶叶中含有一定量的儿茶酚、儿茶酸、黄酮类对腥味、异味有一定的消除作用,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各大菜系中,似乎都有用茶叶去腥解腻的身影,例如红茶烧肉。茶叶还含有例如氨基酸、维生素、碱类物质,都对脂肪具有一定消解作用,从而可以解腻去异味。所以正因为茶叶由此妙用,往往带有膻味的肉来如果加入茶叶,将会大大降低油腻感,茶叶的芳香也会掩盖掉异味,甘之如饴,齿留茶香,回味无穷。例如茶煮鸡,有了茶叶的辅助,溶解了鸡肉的油腻,茶香与鸡肉融为一体,肉含茶香,鸡肉的鲜美配上茶叶淳朴而又浓郁的香味,可谓协调统一。
2.2 茶叶入肴妙用——协调菜色,预防疾病
茶叶在解腻去腥的同时,往往还充当起了协调整体的角色,当我们吸收脂肪过多时茶叶能帮助我们解腻消化,调节消化系统良好新陈代谢。另外,由于茶叶中有一部分维生素是水溶性的,可以融入菜肴中,被人体吸收,从而茶叶也有部分滋补的功能。茶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生物碱、茶多酚等等都有相当的预防疾病、保健抗癌、预防高血脂、肝硬化、抑菌、抗辐射等功能。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适量使用茶叶入菜,对人体将有一定的滋补养生作用。另外,例如红茶,由于茶汤红润,色泽古朴,若以茶汤入肴,菜肴色泽亮丽,菜色喜人,茶的涩、香、甘甜混合食物的味道,滋味无穷,且红茶具有暖胃暖宫、提神养颜等功效,茶叶真可谓好处多多。
2.3 茶叶入肴妙用——添香增味
初春时节,茶香四溢,喝茶也是喝的这个其他饮料难以代替的香味儿,可以说,香味如何将直接影响茶叶的质量的好坏。这些茶叶中的芳香化合物在酶的催化、加热下散发出独特的香味。例如龙井酥饼,正是因为有了龙井茶的辅助,才增添了茶香美妙的独特风味。茶叶也有相当的涩味,但是这种涩味只要搭配得当,将会产生独特的味道,使得我们的味蕾得到别样的体验。捧一杯香茗,茶叶就是这么神奇,仅仅几张叶子,只需要配上一杯白开水,就舒展开属于它的魅力,沁人心脾、回味无穷的香味令人心如止水,忘却一切烦恼,在这香味中寻找着自我。当下茶文化的流行果真是有他的道理,喧嚣的都市,仅仅一杯茶,就能让我们的心找到归宿。
3 茶叶入肴的多种应用形式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历史的演变发展,茶叶入肴的形式也越发多样,既有简单纯粹的美食好爱者,就偏爱茶叶的清香,把茶叶单独作为一种食物,也有看中了茶叶的增色添香等特质,把它熬制成汤,留其鲜香,引入进其他菜肴中,增姿入味。
3.1 茶叶自身作为一道菜
茶叶作为单独一道菜其实已经缘来已久,看中的就是茶叶本身淳朴的滋味,甜中带涩,涩中留香,大家往往会选取较为鲜嫩的绿茶直接作为食材。例如湖北恩施土家族的“油茶汤”,选取已经晒干可以泡茶喝的绿茶;等锅热油滚之后,放入姜蒜末、干茶叶,待茶叶炸至金黄,掺入水,放入盐,等汤沸腾后即可食用。土家族人常用它搭配自己晒干油炸的玉米、阴米、豆腐块等,食物的香脆陪着茶香,提神又鲜香,是土家族最青睐的早饭,可以说,土家族的老人们早上喝了一碗“油茶汤”,精神一整天。又例如那道江苏的油炸碧螺春,盛名已久,选取干的碧螺春泡上一些时辰,在调制蛋液、面粉包裹茶叶,在在高温油锅中炸至金黄,最后辅以味碟食用,吃起来又脆又回味着茶香。可以说,茶叶本身作为一道菜虽然不能算作一道丰盛的菜,但是却类似一道精致的点心,令人入口不忘,久久回味。
3.2 熬制茶汤辅助菜肴
干茶叶经过熬煮变成茶汤,茶汤很好的融入了茶叶的鲜香,再后在配合其他主菜,使得菜肴与茶汤融为一体,鲜香可口。例如茶汁鱼片、茶爆腰花等;另外,汤类菜肴,科学分配比例,把茶汤、食材融为一体烹饪熬煮,使得肉留茶香,不腻香美。例如铁观音炖鸡、茶煮鸡等等。这些菜有了茶汤的辅助,不仅去腥解腻,更增了茶叶的甘香。茶汤因为具有去腥去异味的功效,也常常用作腌制肉类,经过茶汤腌制上色提味,肉类具有浓郁的茶香味,却不用有茶叶,名菜“童子敬观音”就是由此腌制而来。真可谓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以茶汤入菜肴,既保留获得了茶叶的滋味,又不必要保留茶渣茶梗,在一些菜上视觉效果更好。使得肉类、汤类肉含茶香,汤汁清香,入口鲜嫩,熟软美味。另外,在熬制茶汤时,要注意茶叶、水的比例,一般作为卤水用就需要多放些茶叶,熬制浓缩茶叶卤水;但如果只是作为汤汁用,则要注意茶叶的用量,以免太多致使菜肴过于苦涩。也要控制火候,过大可能会使得茶汤散发糊味儿,破坏了菜肴的味道与成色。
4 结语
由上文可见,茶叶凭借着它自身独特的特性、鲜香解腻、去味保健等等功能在日常烹饪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当然,茶叶也不完全完美无缺,也要根据菜品、个人口味等适量选择合适种类的茶叶。像有虫病、茶梗残渣多的茶叶就不是很好的选择。另外夜晚以茶叶入菜对于失眠的人来说也不是很好的选择,由于茶多酚的缘故导致兴奋精神。在茶叶烹饪应用实例中,主要有自身单独作为菜肴和制成茶汤辅佐菜肴这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