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2019-01-06杨彩英
杨彩英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743000)
近年来, 牛产后卧地不起症发病率不断升高,如不及时的进行治疗,极易导致瘫痪死亡。牛产后卧地不起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其在春夏季节有着更高的发病率。该病主要是由于牛在分娩后血钙过低、分娩损伤导致肢体麻痹,再加上缺乏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导致牛出现瘫痪卧地不起。因此养殖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 发病情况
我村张某家饲养的一头牛,2019 年2月份分娩第三胎产下一公牛犊,体重为46kg,胎位正常,但是由于胎儿过大顺产不利,张某随即采用强行牵拉的方式助产,虽然牛犊顺利产下但是却损伤了其阴道壁,并且外阴出现撕裂,出血量一般。产下牛犊后10 天,母牛出现卧地不起的现象,强行对其进行驱赶,其前肢能够勉强站立,后肢负重过大无法正常站立,呈犬坐姿势,后肢敏感性较差。患病牛的精神状态一般,食欲一般,产后胎衣滞留,由于治疗不及时,导致机体局部供血不足出现麻痹, 在这期间养殖户多次强行驱赶其站立,导致其腰肌和神经出现损伤,最终导致长时间卧地不起[1]。
2 临床症状
患病牛的食欲基本正常, 体温为38.7℃,耳根以及角基部位较凉,呼吸基本正常。病牛后驱肌肉麻痹症状严重,无法正常站立,虽然频频想要站立,但是其后肢却无法伸直,呈犬坐姿势。检查其瞳孔反射状况基本正常。听诊可发觉其瘤胃蠕动功能明显降低,粪便干结量少,尿蛋白为阳性。除此之外,患病牛的肘关节以及跗关节等部位,会出现褥疮性溃疡。
3 诊断要点
结合患病牛的临床症状表现即可做出初步诊断。如需进一步确诊,要检查其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心肌功能, 同时要对其运动器官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神经麻痹、肌肉撕裂、肌腱断裂、产后血钙过低引发的轻瘫等一系列现象。除此之外,可以通过检查患病牛的直肠、尿液,并检查其知觉敏感性,站立时的症状表现等方面因素来判断其器官的损伤程度。最后,有条件的配合血液生化检查能够进行快速确诊。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首先可以肌肉注射4 支青霉素+4 支链霉素进行治疗; 然后使用中草药方乳香散:连翘40g,生地50g,当归、川芎、乳香、没药、自然铜、白芷、血竭各60g。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后灌服给患病牛;或者也可以使用中草药方加减生化汤: 马钱子3g,橘络、木香各20g,川芎、桃仁、红花各30g,柴胡、赤芍、牛膝、地龙、续断各40g,当归45g,黄芪50g, 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汤后去掉药渣灌服给患病牛,每天一次,连续灌服三天[2]。
5 预防要点
为了降低牛产后卧地不起症的发病几率,养殖户要认真做好防治工作。在母牛分娩前一周,应将其饲养到宽敞产房,禁止饲养在拥挤牛舍当中。由于该病多发于阴冷潮湿的春夏季节,因此养殖户必须要充分重视起饲养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的搭配日粮,确保营养充足,提高其机体免疫力。同时要确保牛舍光照、通风正常,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如牛在分娩的过程当中出现难产现象, 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及器械设备进行助产,并做好消毒工作,在助产的过程当中切记不可操之过急,要确保适量牵引,如胎衣迟迟不下,要做好药物处理工作。如发现病牛心律不齐,禁止使用安钠加、樟脑,禁止补钙,避免导致死亡,同时要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预防产后感染。除此之外,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要坚持做好对病牛的全身按摩工作。针对无治疗价值的病牛,有必要及时的进行淘汰,降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