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乡县肉牛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19-01-06王成强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东乡县养牛业养牛

王成强

(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兰州 730030)

东乡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北部,是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1 510 km2,其中陆地面积1 462 km2,平均海拔2 610 m;境内山峦起伏,六大山梁夹着6条山沟,以县城锁南镇为中心向全县伞状延伸遍布;当地气候干燥,冬长夏短,年平均无霜期138 d,年降雨量为200~500 mm;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全县总耕地面积约2.51 万hm2,其中山旱地占87.33%。东乡族自治县地貌呈方圆形,四面环水,中间高突。

近年来,东乡县抢抓政策机遇,立足该县实际,着眼市场需求,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主线,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大局,紧扣产业增收核心任务,从稳产增收、种养互补、结构优化方面入手,根据区位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全膜玉米、经济林果、规模养殖等主导产业,积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进扩量提质,形成了以全膜玉米为主、草食畜养殖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1 肉牛产业现状

1.1 一家一户的养牛模式逐渐形成

东乡县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县,也是一个草食畜养殖大县,由于受当地自然和生态资源条件的影响,养殖业主要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多年来,这一传统养牛模式不断发展延伸,逐步形成了小群体,大产业的肉牛产业生产方式,这种产业的形成,对促进当地肉牛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农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1.2 户均养牛数量进一步加快提升

近年来,东乡县立足肉牛养殖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富民增收产业、以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为主线,着力构建养牛户户均3头牛的养牛模式,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农户的养牛数量得到了稳步提高,养牛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截止目前,农户散养牛数量达5万头,为产业脱贫攻坚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养牛合作社建设不断发展壮大

东乡县把养牛合作社建设作为转变养牛业发展方式的重点,在鼓励千家万户扩大养殖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养牛合作社+贫困户”、“规模养殖小区(场)+农民合作社+贫困户”、“养牛专业村+农民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形式的养牛发展方式。截至目前,已发展养牛规模50头以上的专业合作社52个,发展养牛5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户510户。

1.4 饲草生产能力加快建设和完善

为了建立全县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养牛业生产体系的良性循环,保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饲草供给,加快以肉牛养殖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县上积极调整优化玉米种植结构,全力组织开展粮改饲及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不断提升旱作农业种植效益,扶持新建饲草料加工配送企业、秸秆揉丝打包服务点和永久性青贮池,为牛羊养殖业提供了高效、可靠的饲草保障。

2 发展思路

2.1 加快肉牛品种改良

肉牛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加快发展数量的同时,更应该重视质量的提升;要坚持把品种改良作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加一推进,进一步加大肉牛品种改良力度,选择遗传性能稳定的优良肉牛品种进行多元杂交,提高个体生产性能,不断提高改良效果和养牛业经济效益,逐步实现肉牛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2.2 抓好冻配技术服务

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快捷、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很强的肉牛改良技术,在目前肉牛繁殖中应用最为广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良公畜的种用价值,提高种公畜的配种效能,防治疾病的传播,已得到广大养牛群众的认可。应通过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制定适合当地条件的人工授精站(点)建设,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人工授精技术人员的培训,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畜牧科技在肉牛生产中的作用,为肉牛冻配改良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2.3 推行肉牛科学饲养

肉牛产业长期以来是当地群众养殖的传统优势产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条件的变化和饲养量的不断扩大,原有的粗放喂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肉牛产业发展的需求,必须加以改进。所以,转变群众的养牛观念,调整饲养方式,充分利用当地农作物秸秆资源,做到精调细喂,科学饲养,才能实现产业的循环发展。

2.4 提高农户养牛效益

肉牛养殖业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但要获得养牛业的高效益,就必须以肉牛良种化为切入点,通过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改善饲养方式、提高个体生产水平、降低养殖成本等措施来提高肉牛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引导当地肉牛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集饲草料生产、肉牛育肥、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走出一条适合当地条件的肉牛产业发展之路。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要加大政府对养牛业资金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农民和企业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积极开辟养牛业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养牛开发资金,引导、鼓励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发展养牛业,促进养牛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多种经济成分以多种形式参与养牛业,充分调动和保护社会各方面参与发展养牛业的积极性,提高养牛业金融服务水平。

3.2 扶持养牛合作组织

政府部门要通过加大政策和项目等支持,帮助扶持合作社提高肉牛生产水平,探索创新管理模式,鼓励和支持规模养牛组织扩大养殖规模,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纽带、示范效应,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加快肉牛产业发展,促进全县肉牛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3.3 抓好饲草生产建设

在充分利用好现有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的同时,积极调整优化玉米种植结构,全力组织开展粮改饲及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不断提升旱作农业种植效益,为肉牛养殖业提供丰富、可靠的饲草保障,加快以肉牛养殖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

3.4 强化技术服务功能

加强基层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对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拓展服务内容,增强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畜牧科技在养殖生产中的作用,为养牛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3.5 提高疫病防控能力

动物疫病防控是畜牧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加强县、乡、村三级防疫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应建立县级动物疫控中心实验室、疫苗储备和防疫物资储备库,配齐配全动物卫生检疫监管设施。改造提升乡(镇)畜牧兽医站,提高基层防疫人员业务素质,使其熟悉和掌握动物防疫、疫情观察等相关技能,提高对重大动物疫情快速处置与防控能力,为全县养殖业发展提供良种繁育、动物防疫、检疫监管、饲料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服务指导。

猜你喜欢

东乡县养牛业养牛
甘肃省东乡县第六中学晨曦文学社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岭上花开
——东乡县韩则岭学校校歌
高质量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东乡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镇沅县养牛业现状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养牛业发展趋势及科学化对策
怀揣百万转行养牛的能人
我国养牛业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论解放前延边地区养牛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