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非遗进校园对文化育人的价值探讨

2019-01-06

福建茶叶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区域

赵 捷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091)

1 非遗和地方非遗的界定

2 地方非遗文化进校园的背景

我国除了地大物博,还拥有丰富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不同的地方所具有的文化遗产也不同,因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区域性和地方性,是一个地方文化的代表,能够鲜明地表现出该地区的历史文化。然而,由于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言行和生动,它们主要依靠口头交流和继承,导致人口缺乏,资源枯竭或丧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陷入“濒危”困境。例如,彝族的民歌,彝族人没有歌曲,没什么可唱的。据调查统计发现,现如今会唱畲歌的民间歌手已经寥寥无几,大部分年龄都较大,同时许多珍贵的畲族民歌手抄本也已消声灭迹。还有杭州“小热昏”,自杜宝林以来已发展了六代传人,但发展至今,只剩徐筱安与周志华两个传人,很难继业,可以说"小热昏"目前已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因此,我国的非遗文化的传承值得我们中华子女重视起来,不能让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世界上消声灭迹,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

3 地方非遗进校园对学生的好处和对传承非遗的好处及相关影响

地区非遗包含区域的文化基因和国家的记忆,它含有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资源。继承和区域非传统的保护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对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促进区域经济和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地方高校是区域性的文化中心,其中聚集了许多资源在该地区,对区域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让地方非遗文化走进高校的优势明显。区域非遗文化传承的主要目标是要继承区域非遗文化的核心,维持这些非遗项目的原创性,并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创新和升华它们的凝聚力,并最终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地方高校是人力,物力,智力和学术的整合,在科研平台和学术氛围等有着十足的优势,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性。

3.1 利于学生对地方非遗的了解

薪火相传,民族非遗本身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昆曲,剪纸,蒙古族与朝鲜族的民间音乐和舞蹈项目,可以说是凝聚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智慧。这些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所依靠的就是“人”的力量。人是文化的创造者。青年是国家的未来的希望所在,传承和文化的发展必然依赖于这一新的力量。非遗进校园,首先能够学生们认识它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在此基础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渐生发自觉传承优秀文化的意识。其次,不同的学校依托各自独特的地域与资源优势,可以为学生创造体验非遗项目的机会与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很多学校会将当地的非遗传承人请到校园向学生展示、教授相关技艺,边做边学的形式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容易接受的。有了这些前提,就会激发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欲,也使他们更愿意为文化传承做出自己的努力。

3.2 利于地方非遗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下来的精髓。但是在当今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变更进程的不断推进,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在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面临失传的重大危机,抢救、保护和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但是如果仅仅凭借喜欢非物质文化的人来传承对于我国非遗的现状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因此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很多省市开展了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效益显著。但是,由于个人的分析,也有非遗文化在中国的保护很多问题。首先,许多非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过于形式化。只注重表面工作,不断开发却不注重质量,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艰苦、重要的工程,它需要我们所有人行动起来,才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非遗文化。

3.3 有利于学校的文化发展

(1)扩大学校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设计艺术系根据非遗博览园的需求,依托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以传统的木艺、漆画为突破口,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艺设计集于一身,开发文创产品,通过传统工艺简洁化、艺术化,把这两种传统工艺美术推向当代美术的前沿,经过文化设计与制作投入市场。”课程作为主要教学载体,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一大支撑。由于非遗文化的新鲜血液流入学校的课程中使课程变得丰富多彩,学校的教育教学形式更加灵活生动。非遗项目不仅体现了卓越的技能,而且还包含了伟大而永恒的民族精神,是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来源。在构建非遗文化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将认真梳理相关的文化,参与课程建设,教师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教育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以及他们丰富的文化遗产,这将帮助学校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目标。

(2)提高学校软实力

另外,院区内的各间病房均配备了独立卫生间和阳台。卫生间靠外墙设计,并设有窗户,这既能采集自然光线,又能通风透气,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有效防止异味滋生。病房里的阳台使用大落地玻璃门,自然光能直接透射进病房里,患者可以按需要在阳台进行舒展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配合周边的花槽,令患者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阳光与绿化,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及治疗。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只有有了牢固的精神根基,才能给予学校无限的能量。以非遗传承为的机会,让非遗文化进校园。许多学校已经花了很多的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他们已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并赢得了信任和荣誉。强大的软实力也将促进学校工作的巨大进步。

(3)生成文化创造力

文化能够为创新提供动力与营养,非遗项目中包含的文化元素本身就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与潜在的创新性。除了接触非遗项目,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传统文化,培养创新意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学生将获得新的启示,展开大胆的想象和创作,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光彩。这将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创造的种子,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储备人才。

4 如何进更好的进校园

4.1 做好两大团队构建

(1)建构学术团队

地方高校学术团队的建设可以帮助继承和传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还可以避免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盲目性。团队的纪律结构可以从传统的单学科结构被转移到跨学科结构,成员结构可由同缘结构转为异缘结构。

(2)建构是教学团队

构建“专业教师+传承人+专家”的教学团队。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可以采用“1+1”教学模式,即由一个专业教师和一个非遗传承人共同开设一门非遗课程,专业教师负责理论讲授,非遗传承人负责实践教学。同时邀请非遗研究专家经常性地开展相关讲座,进行理论提升。

4.2 开展非遗活动

仅仅通过国家法律意义上的非遗产“传承人”传递区域非遗产是不够的。许多有志者也有必要参与无形资产的继承和保护。当地的大学生是潜在的优秀继承人、候选人。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各种课堂的教学模式,建立区域性的非遗产课程体系。

(1)构建课堂教学

设置区域非遗产独立课程和渗透课程"民族非遗与课程融合创建工程"的实施。目的是在“主题”国家非遗传继承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推进国家非遗产校园建设科学体系;独立式课程指专门开设非遗类课程,可在相关文科类专业中开设非遗类的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在全校范围内则可以开设非遗类的公共选修课。渗透式课程是指在相关课程中渗透进区域性非遗的内容。

(2)开展学生社团

首先,一些专门的非传统群体可以形成,如歌剧会所,茶艺俱乐部,木偶俱乐部,古琴俱乐部等。其次,在一些常见的群体,有意识地开展区域非遗项目的传承活动。

(3)课外活动

主要表现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短学期,研究课题等,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并在原来的地方考察,收集相关的非传统材料,写非遗的调查报告,并进行实践学习。同时,老师指导学生写区域非传统的研究论文。

(4)建构交流平台

构建非遗传承人、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校园移动学习平台和资源平台;建立常态的交流与互动机制,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和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校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师资培训、主题论坛、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动,从而提升学校的文化传承力,聚合各方资源。

4.3 开展知识讲座

我们都知道,当地的大学图书馆是区域性的非遗产资源中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提供了宝贵的地方记录。可以建立多样化的区域非遗留数据库,包括文本文献数据库和数字数据库。在文献数据库中,不仅需要收集区域非遗文件。还需要实现区域非遗留原始材料,然后构建库以维护区域非遗留数字资源库。在充分利用图书馆学习的同时,学校还应定期组织有关非遗产文化的相关讲座,讲座是学校引进文化的一种主要方式,这种形式比图书馆自学更能使学生很好的理解文化,使学生的知识更加充实,对学习过程更感兴趣。

4.4 学科整合

整合相关学科,建立具有跨学科多元化特征的文化遗产学学科。地方高校可依托自身优势及本区域文化遗产的特征,建构本校文化遗产学学科的知识谱系和学科体系。建立相关非遗类研究基地。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可在此基础上建立非遗类的专业。

4.5 建构实践基地

在区域性非遗原生地建立非遗教育研习基地,为学生开展调查继承,研究,开发和其他活动的继承,并且还提供了对非传统的学术研究资源。与此同时,在校内建立相关的非遗工作坊或实验室,积极开展各种非遗传承活动,可有效提升非遗传承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区域非遗也是地方高校的一个重要来源,实现办学特色,是地方高校的基石之一。区域非基因遗传系统的建设将显示在当地一所大学的学科很大的提升,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将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区域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分割区域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