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性视角下大学生“空心病”的透视与矫治
——兼论茶道精神的育人价值

2019-01-06李光明

福建茶叶 2019年4期
关键词:茶道空心价值

李光明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作为青年群体的优秀代表,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1]。《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也指出,“要注重激发青年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活力,促进青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2]”。然而,深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大学生的存在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状况已然发生巨大改变,他们作为时代变化的敏锐感知者,更容易成为“屌丝”、“小确丧”、“佛系青年”等亚文化主体,并衍生出种种令人揪心的窘态。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曾在《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主题讲演中指出,北大学生超过四成对生活和学习感到厌烦,更有甚者,三成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可见,“空心病”群体数量庞大。由此,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和价值观念再一次触动了无数人的神经,引发社会的广泛热议。本文直面大学生的“空心病”境遇,在归纳其“症状”的基础上,以现代性视角探寻其“病因”,继而以茶道精神为例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最终提出“空心病”的矫治建议。

1 实然之境:大学生“空心病”的症状

大学生“空心病”被徐凯文博士判定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貌似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又无药对症。身患“空心病”的“天之骄子”宛如一群“优秀的绵羊”,他们“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之下寄居着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空虚和孤独”[3],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价值,生活和学习缺乏精神动力,一度陷入迷茫、无助、颓废的状态,个别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主要表现为:

1.1 自我认同的矛盾化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注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自我意识日渐提升的同时对自我认同的需求也逐渐增强。他们开始追问并思考“我是谁”、“我将成为谁”等一系列哲学的终极问题,尚未厘清的思绪让他们愈发觉得从未为自己活过,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更不知道为什么而存在,他们开始怀疑以往追求的“高分数”、“好未来”是否为内心的真实向往,不断努力梦想的“成功”是否为心灵的最终归宿,清醒与迷茫共存。在相对宽松和自由的大学生活阶段,他们的“客我”与“主我”的冲突开始集中显现。加之,大学生已经习惯于父母师长的百般呵护,在突然面对丛林法则下的残酷社会现实时,其“理想我”与“现实我”的不一致产生诸多矛盾。在各种矛盾与压力下,不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评价势必导致各方面的归因偏差,要么一味地抱怨社会的不公,愤世嫉俗;要么对自我全盘否定,妄自菲薄。如此便产生了两种状态:其一,陷入努力谋求自我认同的恐慌和焦虑之中,用拼命考证、刷题等自己并不喜欢的方式来消解空虚、求得安慰;其二,在现实压力和自感奋斗无望下开始妥协,甚至逃避,自我放逐的最终后果即是自我效能感的降低,在屡次的“习得性无助”中不得不假装“佛系”,以佛系青年自居。

1.2 交往方式的原子化

交往作为人存在的基本方式,缘于为追求自我实现而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在与他人共同构成的世界中得以展开,形成一种“共同感”。大学生正是由于缺乏这种真正的“共同感”,才会觉得孤独和无聊。原因在于:其一,部分学生受以往“学习成绩至上”教育观念的影响,他们的“注意范围”已经习惯性地集中于学习而根本不可能分配哪怕一点点注意力在周遭的其它事物,致使“影响学习”的人际交往活动显得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其二,部分学生太过注重自我体验和自我感知,以致常常沉浸于个人渺小的悲欢,对自己生活以外的东西一概视若无睹,冷漠视之。他们虽然生活在群体中,但却常常是“一起独处”,似乎与周围的他人从未有过真正的联系,要么背对背沉浸于电脑里的游戏,要么在手机虚拟的世界里肆意游荡,即便同处寝室也可能只在微信、QQ里联系。如此,大学生渐渐习以为常于“原子化”的生存方式,“宅”在高度自我的世界中,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肤浅和淡漠,根本无法寻找到与他人同享欢乐和共担苦难的价值感和实在感。

1.3 校园生活的空虚化

在丰盈的物质满足给大学生带来诸多“快感”的同时,也蕴藏了欲求不满的惆怅,他们时刻被消费文化推陈出新的诱惑牵制着,总是在追赶时尚和潮流中感到不如意。这种不如意来自于“相对剥夺感”,即大学生开心与否的关键不仅在于自己所拥有的生活水平,更取决于与他人的比较,特别是与自己相似的周围人群所拥有的物质的多少与优劣。他们的痛苦往往产生于相互比较之中,总是攀比成绩好差、学生干部职务“高低”、手机款式新旧、衣服品牌好坏等方面,在比较过程中的“失衡”势必徒增苦恼和失落。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和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现代人享受着过去生活不可比拟的快乐、舒适和自由。大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方位关照下,习惯地享受着时代进步所带来的“红利”,“幸福”地生活在大学校园里,有时甚至沉浸在“娱乐至死”的逍遥和狂欢中,成为“单向度的人”。然而,唾手可得的“幸福”让大学生感到似乎没必要再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就可轻易获得舒适、快乐和自由的生活,他们吃饭电话叫外卖,穿衣公寓有洗衣机,人际交往有网聊,出行可以滴滴打车,休闲依靠电脑或手机……如此,精力旺盛的大学生的各种潜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他们经常感受到莫名的空虚、无聊、压抑和不自由,生活失去真正的目标和意义。

1.4 价值观念的世俗化

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呈现出高度自我和务实功利的特点,世俗的欲望满足日益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主题。一方面,在消费主义所制造出的各种诱惑下,大学生将消耗物质的多寡和优劣看作其自身价值的象征,以“虚假需要”的满足去印证个人的身份地位或审美情趣,把人生追求和生活意义全都寄托到消费文化所策划出的拟像化能指符号中;另一方面,大学生尚未形成个人完整的价值体系,他们懵懵懂懂地意识到用父辈们灌输的价值观处理现实问题会四处碰壁,社会上盛行的消极、另类和边缘的处世方式却可以带来更多的方便和利益,得益于此,他们在不断地试误中开始不假思索地接纳各种价值理念,随即走入相对主义的价值陷阱。总之,大学生的价值观不再向前几代人那样尊崇传统的权威价值和道德理想,他们更加关注个人生活世界的碎片化需求,盲目且热烈地追逐“当下的、短暂的获得感和舒适度”,在不断的自我放逐中渐渐演变成一个个空虚度日、游戏人生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崇高不再,意义全无。

2 使然之由:大学生“空心病”的现代性透视

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当下我国社会的深刻转型中,它所带来的副作用逐渐显现,无时无刻不侵扰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意义生活。理想淡化、价值冲突、精神物化、生存焦虑、意义缺失、心态失衡等诸多“病症”相伴相生,致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陷入价值虚无主义的困境。

2.1 主体祛魅后又拜倒于拜物教

正如马克思所洞见到的现代性必然带来去神圣化和精神世界虚无的事实,所有被尊崇的观念即将消除,在传统社会的价值系统瓦解中,虚无主义粉墨登场。主体摆脱神性的控制后获得自由,开始拥有以个人理性进行自我立法建构价值秩序的权利,不断推动现代文明的进程。然而,“个体的价值性与意义感只有在整体、持久的关联中才可获得,个体惟其在所栖息世界的背景坐标中寻求到自我的‘身位’之时,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充盈与存在的价值。”[4]打破神性垄断的个体在罢黜最高价值时也断开了其精神血脉,他们因原有的共同价值颠覆而变得自我主观化、相对化和真空化,随之而来的是精神价值的日益萎缩和意义世界的不断荒芜。最终,个体因缺乏“自身实质性的内在本质”,而沦落成符号化、空洞化的象征性存在。在此境遇下,一度崇尚的价值原则退出人们脑海后,资本逻辑下的交换价值开始悄然入侵、日渐强大,成了同化、扭曲和虚无一切价值的魔力。与生命本真意义无关的外在价值越来越成为世界的尺度,日常生活的幸福仿佛只有寄托在消费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其他的道德情感和理想信念全都抛之脑后。于是,个体身心对物的需求逐渐转化为被物的占有,工具主义和物质主义成为统摄人们的生活逻辑和行事思维的新枷锁,给人们带去肉体感性满足的同时也将之推进价值迷离和精神空虚的深渊。

2.2 现代文明对传统价值观念的遮蔽

现代化进程中备受尊崇的经济思维和工具理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给现代人带来了极大的物质享受和欲望满足。然而,它“建构了外在于人的庞大物质体系,却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内在于人的价值观念系统”[5],人们精神世界的提升没能跟上物质财富增长的步伐,导致伦理价值产生紊乱,尤其表现为从农业自然经济社会向现代工业商品经济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们与自我、社会、自然之间价值关系的纷繁复杂。在审视自我时,现代人更多关注个人占有财富的多寡、拥有权利的高低、消费商品的优劣、享受感官快乐的大小,却忽略了生存的意义。从社会联系和人际交往方面,现代人不再像前人那样彼此紧密依靠,他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共同体中脱离,凭借交换关系而独自生活;即便与他人产生联系,经济利益也在其价值序列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现代人凭借科技力量的日益强大,不再将自然力量奉为至上法则,他们视大自然为物质财富的资源库,毫无节制地开采,并无情地以大量废弃物回馈;现代人开始迷信科技,他们相信依靠科技力量可以征服地球,甚至改变自然规律。总之,现代社会文明在与传统价值系统断裂后,未曾真正解释和嵌入新的符合人们本真意义的价值体系,反而用物化逻辑将在场的众多人和事紧紧连接和牵制。

3 应然之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茶道精神乃疗愈大学生“空心病”的良方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6]”作为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生不息的历练中历久弥新,自始至终为国人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其几千年沉淀的文化基因渗透到几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在国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提供着正确的价值引导和道德引领。面对当下大学生现代性精神症候的窘况,我们需要厘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空心病”疗愈工作的逻辑关联,以茶道精神为例,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挖掘茶道精神中的育人资源和施教方式,探索可否以及如何利用茶道精神疗愈大学生的“空心病”,以此帮助大学生消解价值虚无主义症候,寻回存在的意义感,重构精神价值体系。

3.1 何以能为:茶道精神能够成为疗愈“空心病”的重要载体

茶以载道。茶道、茶俗、茶艺、茶礼、茶德等丰厚的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和独特表征,展现着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价值理念、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作为茶事实践中创造和积淀出来的精神成果,茶文化蕴含丰富的哲理知识和精神内涵,可以成为教育素材,转化为德育内容。此外,茶道精神以其浓郁的茶香、优雅的姿态、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典雅的美好意境,容易吸引学生沉浸其中,得到青年学生的自觉认同和主动接受,感悟人生哲理和处事道理,提升通达的生活态度和享受美妙的人生乐趣。诚然,茶文化主张以和为贵,立意在与人交往中要本着友好、尊重、包容的心态来待人接物,特别是它所崇尚的儒学之道为当前太过注重自我的大学生指明了为人处世的准则;另外,茶文化所要求的自律、节俭,正是当下物欲膨胀的大学生修身养德的最好去路,以茶文化为指引,大学生应该学会珍惜当下,把握当下最好的学习时光,在自律与节俭中涵养出高贵的品格。有鉴于此,茶道精神能够成为疗愈“空心病”的重要载体。

3.2 何以可为:茶道精神可以成为疗愈“空心病”的有效路径

茶文化是人们长期在茶事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历史积淀,既是寄托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期盼和祝愿,也是包含着对家国责任和个人操守的思考。例如,以“和、敬、清、寂”为精华的“茶道四谛”,虽指茶事中的注意事项,但也可借此提醒人们对待他人要“和”“敬”,即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注重和睦、和谐,讲究礼仪,相互尊敬,有礼有节;对待事务要“清”,即日常生活中要尽量自然淳朴,营造优雅清静的环境,克制各种欲求,力达清心寡欲的境界;对待自己要“寂”,即提倡多在空灵静寂的意境中善于独处,耐得住寂寞,懂得内省和慎独。这些人文意蕴恰恰是现代性精神虚无状况缺失的要素,可以充分展现其精神营养价值。加之,在浓郁的茶香中,配上优雅的茶艺意境,放松焦虑和迷茫的身心,置身于对历史文化和时代变迁的遐思中,重新领悟如何在纷繁的现代社会中安身立命,透过世俗价值迷雾追问什么才是生命的本真意义,澄明怎样在碌碌生活中按照自我“内视域结构”和“美的规律”实现精神自由和价值觉醒。

3.3 何以应为:将茶道精神有机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对于如何利用茶道精神疗愈大学生的“空心病”这一德育教育命题,笔者提出以下思考:首先,加强茶道文化研究,充分挖掘茶道精神的育人资源,特别是其所蕴含的可以疗愈大学生“空心病”的精神营养,并将这些教育内容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合理呈现,系统凝练成青年学生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话语方式。其次,注重采用隐性教育方式,在享受茶文化的愉悦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将德育内容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减少抵触和厌恶情绪,让青年学生自觉认同和主动接受这些教育内容,并转化为自身价值模式,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再次,善于把握茶道精神的系统育人价值,既突出道德认知上的“明理”和道德情感“乐道”,也强调知行合一的道德“自律”和“外铄”,在知情意行上达到有机结合,实现育人的系统功能。最后,按照“立德、启智、健体、溢美、育劳”的育人要求,结合“课程思政”“第二课堂”等教育教学建设需要,将茶道精神的教育价值统一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只有正确审视当下时代背景,用辩证思维、发展眼光和超越视角,才能客观把握大学生精神危机的根源,认清大学生“空心病”的社会性动因,从而科学有效地诊断其病理原因。最后,笔者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成为矫治现代性症候的有效途径,其中,茶道精神将是疗愈“空心病”的良好选择。

猜你喜欢

茶道空心价值
唤醒心灵的【空心圆】
地球是空心的吗?
寻迹万里茶道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空心人
空心轴优化设计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一粒米的价值
《茶道六百年》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