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PⅢP与HA含量的变化研究
2019-01-06吕桂兰
吕桂兰
作者单位:117000 辽宁省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
肺结核在临床中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肺部传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通常为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 而且患者很可能出现全身性结核中毒情况, 导致患者机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而且此疾病具有传染性, 因此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血清指标的检测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有的血清指标可随着疾病发生发展出现波动[1]。本文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36例肺结核患者, 探讨治疗前后血清TNF-α、PⅢP与HA含量的变化情况,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3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20例, 女16例;年龄29~67岁, 平均年龄(45.36±7.62)岁;病程0.30~12.00年, 平均病程(1.92±3.36)年。另选取同时期3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 女15例;年龄29~65岁, 平均年龄(45.28±6.8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异烟肼片(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1021371, 规格100 mg)口服, 300 mg/次, 1次/d;吡嗪酰胺片(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1020977, 规格0.5 g), 1片/次,3次/d;盐酸乙胺丁醇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1140, 规格0.25 g), 0.75 g/次, 1次/d, 利福平胶囊(茂名市力奇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3445, 规格0.15 g),口服, 0.45 g/次, 1次/d, 左氧氟沙星(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H19990051, 规格0.1 g), 口服, 0.1 g/次, 3次/d。强化期治疗2个月。检测时, 采集空腹静脉血, 将5 ml静脉血放置到不抗凝真空管内, 在37℃恒温水浴箱内保持20 min, 然后采用3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 将血清分离。放置到-20℃冰箱内保存, 注意应在1周内完成检测。TNF-α、PⅢP与HA均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完成试验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TNF-α、PⅢP、HA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 照 组 TNF-α 为 (0.85±0.31)ng/ml, PⅢP为 (51.36±5.64)μg/dl, HA 为 (59.26±13.56)μg/dl。观察组治疗前 TNF-α为 (2.91±0.47)ng/ml, PⅢP 为 (79.56±9.81)μg/dl, HA 为(154.68±16.20)μg/dl, 治 疗 后 TNF-α 为 (1.09±0.23)ng/ml,PⅢP 为 (54.52±5.69)μg/dl, HA 为 (105.06±13.26)μg/dl。观察组治疗前TNF-α、PⅢP、H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PⅢP、HA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 但治疗后TNF-α、PⅢP、H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结核患者因结核杆菌感染, 使得肺部组织发生病变,患者机体免疫反应也受到一定影响。肺结核患者TNF-α升高, 高水平TNF-α使得机体内其他细胞因子、生理、免疫等无法得到良好调节, 出现一定的紊乱, TNF-α含量提高,会导致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的形成受到一定抑制, 从而导致一些克隆T细胞分化情况受到影响, 造成T淋巴细胞无法参与到正常免疫反应中[2-7]。TNF-α为最早因病变刺激而含量上升的一种细胞因子, 在病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促进炎症细胞的形成, 使得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因刺激而产生,造成内皮细胞粘附因子大量合成, 从而使得TNF-α血液内含量上升, 与患者疾病的临床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8-11]。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实施2个月治疗后, 可显著控制炎症,确保T淋巴细胞能够于免疫反应过程中显示自身功效, 对TNF-α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本研究可知, 观察组治疗前PⅢ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后明显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ⅢP作为前胶原经氨基内肽酶作用而形成的肽, 可自组织到达血液循环内, 对其含量检测可有效反映Ⅲ型胶原的实际代谢状况、组织纤维化情况。虽然观察组治疗后PⅢP水平得到改善, 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较依然具有一定差异, 由此表明肺结核治疗为漫长过程[2]。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H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常认为是组织受到结核杆菌感染,从而导致肺部缺少氧气(O2), 使得HA分解能力下降, HA并不是自血液内被动逸出, 而是因肺内间质细胞内HA移动进入, 使得肺内HA大量合成, 由此HA释放到血循环中的含量明显上升, 从而导致血清HA水平明显提高[12-15]。肺结核患者通过2个月治疗后, 其血清HA水平明显降低, 但其含量依然高于健康者。由此表明, 对于肺结核患者来讲, 在其好转后, 依然需要长期服药来巩固临床效果。HA作为简单的糖胺多糖, 通常经贮脂细胞(FSC)合成, 通过淋巴细胞而到达血循环内, 大部分通过肝窦内皮细胞进行摄取, 其发生降解的部分自肾脏排除。HA可有效反映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而且可有效反映肝脏功能受损程度[16-20]。肺结核患者血清H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者, 通常认为是, 在患者血液内含有大量细菌代谢产物, 使得组织间皮细胞受到一定刺激, 由此导致HA含量明显增加;还有可能是因为患者机体中有毒代谢产物使得肝内皮细胞受到直接损害, 造成肝功能遭受损伤, HA分解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很多肺部疾病患者在对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HA检测时发现, 其HA含量明显上升, HA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反映肺部疾病情况, 尤其是对于肺间质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HA处于低水平时, 往往会导致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受到一定刺激, 而HA处于高水平时, 往往会导致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功能受到一定的抑制。通常肺结核病变程度越广泛,患者血清内HA含量越高, 由此表明HA含量与肺结核病变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性, 也就是说, HA含量越高, 表明患者肺结核病变越严重[3]。通过治疗, 患者肺功能指标有一定改善, 但是其肺功能在治疗后改善并不显著, 发生此情况通常认为是肺结核导致患者肺组织出现纤维化, 使得有效面积明显缩减, 导致弥散功能、通气功能明显降低。而且此类损伤难以可逆, 所以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 5]。
总之, 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PⅢP与HA含量检测对于了解患者病变程度、治疗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检测血清相关指标了解肺结核病情发展情况, 利于临床更为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