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提升阅读效果的几点做法

2019-01-06李晓智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拓宽故事情节素养

李晓智

(河北省盐山县教育局 河北 盐山 061300)

阅读能力培养是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要从课内到课外,整合教学资源,拓展阅读渠道,注重阅读的指导和阅读评价机制的构建,促使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能力、文学素养得到不断发展。

1 正确引导 培养习惯

1.1 宣讲阅读的重要性,提高阅读的主动性。针对有的学生不喜欢阅读、不重视阅读的懒散表现,教师需要深度剖析阅读益处,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学生的心灵在潜心阅读中得到丰盈、滋养和成熟。对于中学生来说,正是阅读的好时机。在阅读优秀书籍的过程中,不仅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而且提高了阅读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表达能力,是学生视野拓宽的过程,也是知识储存的过程。引导学生阅读不仅使学生从阅读中获取知识,而且可以陶冶情操,锻炼品质,提高语文素养。

1.2 重视阅读积累,提升人文素养。实践证明,阅读能让学生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丰富学生的阅历,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胸无点墨,腹内空空的人不会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来。丰富的阅历一是靠行走的经历,二是靠阅读书卷。书读多了自然就会学到书中优美的词句和巧妙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可以从名家名作中学习优美的语言,了解动人的故事情节,从中汲取做人做事的道理。阅读名篇佳作还可以学到很多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学会对人生的思考。

1.3 定期向学生推荐好书,使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一本书就是一个大戏台,里面有着各种不同的人物角色,也有着千姿百态的人生,更有着各种经历的故事,学生在阅读中接触到芸芸众生,认识到千千万万种不同的人物,也会学到很多人生的哲理。因此,要帮助学生做好课内与课外阅读的衔接,向学生推荐必读的课外读物,如 《老子》 《庄子》 《论语》 《孙子兵法》 《史记》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红楼梦》 《鲁迅作品精选》 《中华散文百年精华》《外国名家散文经典》等等。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从而提升阅读素养。

2 讲究策略 切实实施

2.1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想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就必须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例如,在教室内外墙壁建立了图文并茂的经典文化墙,励志标语、名言警句、经典名言随处可见,学校走廊、班级板报设立阅读主题专栏。要以“悦读”为基本点,规划开放楼道主题图书馆,营造浓郁的书香生活圈。走过教学楼的每一个地方,映入眼帘的不是精巧别致的小书架,就是传统文化的作品展示,就连拐角处也不会空闲,都布置的诗情画意,文化味十足。

2.2 确保阅读的时间。每天早晨的课前30分钟为大声朗读时间,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经典名篇朗读。诵读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踏着节奏读,可以吟唱诵读,还可以单独、齐读、男女赛读等等,这样学生们书声朗朗、兴趣高涨,既可以增强语感,又可以培养气质,还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背诵记忆。通过大声朗读还可以改变学生的性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念,陶冶情操,升华心灵。

2.3 拓宽阅读的渠道。现行的语文教材虽然内容比较丰富,但是,课本容量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要尽可能的拓宽学生阅读的渠道,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家校合作的阅读模式。例如,学习了 《荷塘月色》这一课之后,布置“阅读描写景色的作品”的作业,以及向学生推荐介绍名胜古迹的书籍。也可以就一个阅读主题发动学生开展“荐书”活动。这样,把荐书、选书、阅读的主动权都交给学生,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就高涨多了。学生既有阅读的成功感,也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

2.4 体验阅读的快乐。分享读书体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有了阅读体会,分享阅读就会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在读书汇报会上,有的学生谈自己近期阅读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并推荐大家去阅读;有的学生把阅读后记忆深刻的故事情节讲述给大家听;有的学生还会把书中的故事情节自编成小话剧,与学生一起分享书中的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

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积极组织、策划,并及时评价和反馈,并对优秀的同学及时肯定和鼓励,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拓宽故事情节素养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我省拓宽企业“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以《全城高考》为例浅谈校园青春片的探索
软场地土拓宽桥梁地震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