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察舌辨症新法》述评

2019-01-06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舌象痰饮舌苔

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武义,321200)

《察舌辨症新法》由清末民国初年刘瑞恒所撰,系刘氏临证30余年舌诊经验的总结之作。据该书序言记载,清宣统二年(1910年),江苏镇江医家袁桂生等创办《医学扶轮报》,刘亦鼓舞附骥并分任印费报料。因稿源不足,曾将其所授徒之《察舌新法》作为该报文稿连载,后因辛亥革命停刊而中断。民国五年(1916年),有绍兴医会、上海医会不少老读者致信向袁桂生等索阅全稿,刘遂抄录全稿并加序后送《绍兴医药学报》社予以刊发,版权归于《绍兴医药学报》社。

该书先论“舌苔原理”、“看舌八法”,次按黄苔、白苔、无苔分类先作总论后论分别诊断法,再论苔色变化预后、苔之退驳、燥润、厚腐与厚腻、舌短舌强,并对黑苔类进行了补充叙述。其中,论黄苔12种、白苔13种、无苔11种。相比《敖氏伤寒金镜录》、《伤寒舌鉴》等舌诊专著,该书简洁明了、短小精悍,仅4400余字,纯以察舌辨证,以生活所见实物色彩描述舌苔颜色,虽无图谱,然亦极为直观形象,是一本实用型的舌诊基础理论微著作。现将其主要学术特点及临床经验概述如下。

首篇论舌苔产生原理,认为黄色为正常苔色

本书第一篇讨论“舌苔原理”,先提出舌乳头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形如芒刺,摸之棘手。或隐或见,或大或小,或平滑,或高起,随时随症,变易不定。”后提出舌苔产生的原理:“苔即胃中食物腐化之浊气,堆于乳头之上,此舌苔所由生也。”并指出舌苔厚薄变化与饮食及其胃中腐浊的关系。至于苔色,他认为“以黄色为正”,而白色则是“胃中阳气被饮食抑遏,胃中正色不能直达而上”所致,若见“青绿之色”,则预后不良。从中可以看出,刘氏主张黄苔为人体正常舌苔,是胃之阳气蒸腾而形成。推究其因,抑或黄苔为其所处时代和地域之人群正常体质的舌象表现。

苔色描述以实物为鉴,直观形象且易于掌握

该书描述舌苔颜色,多以生活所见实物色彩表示,如:“黄黑相间,如锅焦黄色”、“黄如蜡敷舌上”、“白如豆浆敷舌”、“白如旱烟灰色”等等,既生动形象,又易于掌握,使医患一目了然。

苔黄总因湿温或温热,而舌干病因却有多端

刘氏认为,临床常见的黄苔主要有12种。其中,由于温热引起的有3种,因湿温所致者有3种,由阴虚津亏或阳气抑郁者有3种,另有正黄、嫩黄、黄腐苔3种,病因病机各有不同。

温热见黄苔:苔色老黄,为温热传入中焦阳明;苔黄如粟米染着,为胃阳太旺以致胃热;苔黄如虎斑纹,乃气血两燔之候。

湿温见黄苔:牙黄无孔谓之腻苔,是中焦有痰;苔黄如蜡敷舌上,系湿温痰滞之候;水黄苔,即黄而润滑,为痰饮停积,是湿温正候。

苔黄而舌干:可见苔黄如炒枳壳色,干枯而不润泽;或黄黑相间,如锅焦黄色,摸之棘手,看之不泽;或黄而兼灰青。其因有二:一为胃热伤阴;二为湿浊、痰饮、食积、瘀血阻抑阳气,津不上承。辨别方法,当参脉诊。

另外,苔色正黄,为温病初期;苔嫩黄为用药得当,胃阳初醒之吉兆;至于黄腐苔,当辨其虚实,实则可下,若中有直裂,为气虚,不可下,当补气。

苔白非独寒湿与痰饮,亦多暑热或误补误燥

刘氏一反白苔多寒湿的观点,主要论述痰热、暑热、燥邪、气郁或误补误燥导致白苔,足见其为“火热论”和“阴不足论”者。

白苔因于伤寒:薄白如米饮敷舌,为伤寒初期表现,无表证者为饮停膈上;白如豆浆敷舌须诊脉辨别是伤寒、中寒、湿邪或痰饮,而薄白不润泽、舌质不甚红者为伤燥表证。

白苔因于痰热或暑热:白而厚如豆腐脑铺舌,为痰热内蕴;白而疏如米粉铺红,为伤热、伤暑;白如粟米成颗粒,系热邪在气分;似白非白,如画工以脂调粉,名雪青色。浅者如雪青湖绉色,此乃热邪入营初期;深者如雪青杭绸色,此乃暑热二邪已入血分。

白苔因于燥邪或气郁:白如糙石糙手,乃因燥伤胃阴或清气被抑不能生津,当以脉诊分别。

白苔因于误燥误补:白如旱烟灰色(无论润燥)、白如银锭底、白如豆腐渣堆舌(如中心开裂,则为气虚反似实症之候)、白如豆腐筋堆舌(白苔厚而有孔,如豆腐煮熟有孔者曰筋),皆为热症误燥之变苔;白如银色(光亮如银)或如银锭底(有孔如银锭底式),为热症误补引起。

舌质无苔分别诊断法,专辨阴津不足之舌象

《察舌辨症新法》设专篇论述无苔舌象。其中,热入营血以致损伤气阴3种、阴阳两伤1种,燥结伤阴2种,气阴两虚5种,虚实病机各异。

热伤气血阴阳而无苔:质红无苔,为热邪初入营分,或者伤食胃气不能上升,或忧思郁抑阳气不能上升;质紫无苔,乃热入营分,气营两燔;舌上无苔,质光如镜,为胃阴胃阳两伤,或因顽痰胶滞胃中,须以脉诊参断;质干如刺无苔,紫而干者为热伤阴液,红而干者系气不化津,亦须参以脉诊。

燥结伤阴,其苔花剥:中凹如驳去,乃胃有燥结伤阴,或大肠有燥屎久留不去之候;苔上见圆晕,分二三色,为燥金内结,燥屎不下之症。

气阴亏虚,苔有裂纹:中有直沟,如刀背印成,为阴液元气皆虚;舌质横裂,乃素体阴亏;舌生裂纹如冰片纹,是老年阴虚常见舌象;前半光滑无苔,后根上有肉瘤二粒,如舌肉色,为阴虚痨症之象;表面无苔,而皮内有一块如钱大,或黄或白,为正气不足,血液亏虚,或有痰凝之候,须以脉诊参断。

以苔色变化和舌苔聚散退剥判断疾病预后

苔色变化顺象:治疗用药得当,舌苔由白转黄,由黄而退,退后复生新薄白苔,此谓顺象。

苔色变化逆象:若治疗用药不当,则苔由黄转白,由白转灰,由灰变黑,此乃逆象。

舌苔真退为吉兆:舌苔由化而退,由厚而渐薄,由板而生孔,由密而渐疏,由有而渐无,由舌根外达至舌尖,由尖而渐变疏薄,由退而复生新苔,此皆吉兆。

舌苔骤退或斑驳为凶兆:若骤然退去甚则全无,不复生新苔,斑驳散离而不连续,此为病邪内陷之凶兆。皆因误用攻伐消导之剂,或误用发散药,损伤胃气胃阴所致。

以苔色、苔质变化,判断疾病顺逆吉凶预后,值得借鉴。

舌苔厚腐与厚腻不同

指出,舌苔厚腐与厚腻不同。腐者,如腐渣、如腐筋(豆腐煮熟有孔者曰筋)、如豆腐堆铺,其边厚为阳有余,忌用温燥宣化之剂,尤忌发表,而宜清降导下。若中有直槽,则为气虚不能运化,宜补气,不得因苔色尚白而用辛温解表或宣散燥湿之剂;而厚腻则中心稍厚,其边则薄,无毛孔,无颗粒,像用光滑之物刡刮过一样,系湿浊、痰饮、食积、瘀血、顽痰为病,阳气被阴邪所抑,治宜宣化。一为阳气有余,一为阳气被抑,两者不得混淆。

综上所述,刘恒瑞之临证笔记《察舌辨症新法》,诚为凭舌辨证不可多得的实用型临床参考书。

猜你喜欢

舌象痰饮舌苔
再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5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舌象特征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肿瘤舌象研究可视化分析(2001-2020年)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舌象仪临床应用研究的方法学及报告质量评价
宝宝需要清洁舌苔吗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浅析“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与肾性水肿相关性探讨
刷牙别忘清理舌苔
舌苔厚腻 原来是湿气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