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9-01-06朱昀
朱昀
胆结石患者发病初期缺乏典型症状表现, 食用油腻食物或睡眠体位改变后症状加剧, 存在持续性胆绞痛症状, 同时伴随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可在几小时后缓解;合并感染者可发展为胆囊坏疽或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方案是现阶段治疗胆结石的有效手段, 在控制疾病发展进程方面起着突出作用[1]。为深入探讨外科手术方案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本院在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取得了明显成效, 现将研究详情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照围术期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 女21例;年龄28~70岁, 平均年龄(53.8±11.6)岁;病程2~10个月, 平均病程(6.2±1.7)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 女24例;年龄30~69岁, 平均年龄(53.5±11.8)岁;病程1~10个月, 平均病程(6.3±1.8)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 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手术类型, 结合手术流程实施护理服务, 加强对围术期异常情况的处理解决。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全程优质护理, 具体方式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患者入住本院后迅速安排床位, 予以心电监护, 实时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及时处理寒颤和高热等异常情况, 与患者展开沟通交流, 以了解患者当前阶段的心理状态, 帮助患者减轻面对疾病时的心理负担, 使得患者以平稳心态应对后续治疗工作;术前6 h禁食禁水, 做好肠道准备, 用医用无菌酒精擦拭手术部位皮肤和医疗器械, 告知患者禁止吸烟饮酒等。
1.2.2 术中护理 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询问患者个人感受, 对手术室温湿度进行适当调整(湿度:40%~60%, 温度:22~26℃), 认真核对信息, 确保各种医疗器械和急救用品准备齐全;协助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 以减少患者不适感;术中轻握患者双手, 用轻柔的语言安慰患者, 告知患者出现不适与疼痛感是正常现象, 无需过度担忧;熟练掌握手术流程, 为主治医师及时准确地递送医疗器械, 确保手术治疗顺利开展。
1.2.3 术后护理 完成手术后需给予心电监护吸氧、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腹部体征;协助患者选择去枕平卧位, 时长约6 h, 待生命体征稳定后调整至半卧位;待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 给予适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主动询问患者感受,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缓解措施, 疼痛感过于强烈难以忍受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予以适量止痛药;观察引流液量、颜色与性质的变化情况, 更换引流袋时,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存在出血、感染和胆瘘等并发症者, 需着重处理解决。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以本院内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进行判定, 问卷采用百分制计分法, 护理满意度评分内容由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护理安全和护理水平四个维度共20个条目组成, 得分越高, 表明患者越满意。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以SAS评分和SDS评分为判定依据[2]。SAS最终评分<50分表明患者不存在焦虑情绪, 评分在50~59分, 证明患者有轻度焦虑情绪, 评分在60~69分, 表明患者有中度焦虑情绪, 评分>69分, 证明患者存在重度焦虑情绪;SDS评分<53分表明患者情绪正常,评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 评分63~72分为中度抑郁, 评分≥73分表明患者有重度抑郁。患者焦虑及抑郁负面情绪的严重性与得分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态度评分为(22.0±1.4)分, 护理技巧评分为(22.4±1.2)分, 护理安全评分为(22.6±0.8)分, 护理水平评分为(22.4±1.0)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6±2.2)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18.2±1.0)、(18.6±0.8)、(18.4±1.2)、(19.0±0.8)、(76.1±1.9) 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980、17.870、19.751、18.007、36.164,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前, 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69.7±1.5)分、SDS评分为(70.6±2.4)分,与观察组的(69.3±1.8)、(70.4±2.8)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8、0.368,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45.2±2.7)分、SDS评分为(47.0±1.5)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9±2.1)、(56.4±1.2)分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234、33.189,P<0.05)。
3 讨论
胆结石是常见的普外科疾病之一, 以胆囊和胆管为主要发病部位, 发病过程中会刺激患者胆囊, 进而引发慢性胆囊炎症, 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外科手术是现阶段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 见效快, 结石清除率高, 术后恢复快, 但手术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 加之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不足, 使得焦虑、紧张、恐慌等负面情绪出现, 增加患者在手术治疗中的应激反应, 影响手术治疗的整体效果。
全程优质护理是针对整个手术治疗过程进行的护理服务, 根据术前、术中和术后工作特点实施护理服务, 使得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精神层面处于最佳状态[3]。在全程优质护理的具体运行中, 应以患者为工作中心, 在完善基础护理服务的前提下, 关注患者生理与心理上的变化, 积极主动为患者解疑答惑, 帮助患者从不同方面了解自身疾病, 提高患者在治疗工作中的配合度[4-6]。在胆结石手术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 可帮助患者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获得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 减少风险因素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护理态度评分为(22.0±1.4)分, 护理技巧评分为(22.4±1.2)分, 护理安全评分为(22.6±0.8)分, 护理水平评分为(22.4±1.0)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为 (91.6±2.2)分 , 均高于对照组的 (18.2±1.0)、(18.6±0.8)、(18.4±1.2)、(19.0±0.8)、(76.1±1.9)分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全程优质护理可提高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此外, 护理前,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45.2±2.7)分、SDS评分为(47.0±1.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9±2.1)、(56.4±1.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234、33.189,P<0.05)。所得结果证明全程优质护理在缓解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负面情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 在胆结石手术治疗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 既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也利于减少负面情绪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