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1-06于金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5期
关键词:感染性血常规白细胞

于金艳

伴随现代医学的发展, 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检测诊断技术水平日益提升, 特别是临床上一些敏感性指标, 比如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作为患病率较高的病症, 其早期症状与其他疾病临床症状具有相似性, 鉴别难度大, 容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机[1]。因此, 本研究以收治的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和健康体检儿童为研究对象, 给予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诊断,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实验组, 同期4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参照组。参照组中男28例, 女12例;年龄3~8岁, 平均年龄(5.59±1.05)岁。实验组中男30例, 女10例;年龄4~8岁, 平均年龄(6.08±1.11)岁。两组儿童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家长对本次研究全部知情, 自愿参与研究;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均接受临床病理、症状检查,确诊;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内容已认可。排除标准:家长知情研究, 但是不愿意参与者;其他肝肾脏器功能异常障碍、血液疾病者;依从性较低者。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采用美国内克曼全自动血白细胞分析仪、试剂, 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的SMT-100便携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2]。血常规检测:保证患儿和健康体检儿童空腹8 h状态下, 实施血常规检测, 清晨采取静脉血液样本2 ml, 置于抗凝管中摇匀并实施诊断检测, 情况比较特殊的患儿采取20 μl末梢血样本, 结合适量干燥抗凝剂, 置于试管中摇匀进行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血液样本采取2 ml, 置于非抗凝管中, 放置30 min, 血液全凝后,3000 r/min, 离心10 min, 血清分离, 检测, 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流程完成[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儿童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水平以及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水平比较 实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56.62±2.35)mg/L,白细胞计数水平为(17.75±3.68)×109/L,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为(123.48±33.62)mg/L;参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1.39±0.84)mg/L, 白细胞计数水平为 (7.68±1.94)×109/L,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为(220.15±41.05)mg/L。实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参照组,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单纯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 检出阳性28例, 阳性检出率为70.00%;单纯采用血常规检测, 检出阳性29例, 阳性检出率为72.50%;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 检出阳性37例, 阳性检出率为92.50%。单纯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单纯采用血常规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纯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单纯采用血常规检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常采用血常规检测, 以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多少对其病症进行判断, 但不结合其他检测指标作为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标准, 特别是儿童在进餐或者运动后白细胞计数差异也比较明显, 所以单纯采用血常规检测, 阳性检出率无法保证准确性[4]。因此, 临床上为了进一步分析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 未选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检测临床诊断作为首选。伴随着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临床上部分研究学者提出检测标准可按照患儿细菌性感染中特殊性蛋白质类型进行观察, 因该种蛋白质与肺炎链球菌可进行反应, 张延等[5]研究显示:在炎性因子影响下, C反应蛋白水平会呈现升高, 而且不同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程度不一, 所以在临床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过程中将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诊断指标之一, 可以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同时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或者白细胞介素水平等变化引起的阳性反应会刺激肝脏细胞, 从而产生C反应蛋白, 所以从一定程度来讲, C反应蛋白对免疫系统激活、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具有促进作用, 而且经过与T淋巴细胞的作用, 免疫反应的产生, 加之C反应蛋白半衰期短等特征, 短时间内其水平会产生上升的变化, 但是出现病毒感染时C反应蛋白水平会停止。除此之外, 血清前白蛋白是血清蛋白中的一类, 也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一种, 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肝脏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 早期患儿感染时,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对淋巴细胞成熟促进的过程, 不仅可有效增强患儿的免疫力, 而且患儿的肝细胞指标会逐渐恢复, 水平会降低, 所以临床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过程中, 将其作为重要指标之一[6-8]。结合以上三种临床诊断情况, 为了确保临床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效果, 本研究以收治的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和健康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给予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 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是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常见的一类, 因患儿身体免疫能力低, 会造成对患儿身心健康的影响,严重时会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结果显示:实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参照组,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对于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 相比正常儿童, 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明显升高,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 有利于区分病情, 降低临床诊疗难度, 确保用药准确性, 以防止药物滥用。

综上所述, 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检测诊断中, 采用血常规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相比单纯使用血常规或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 阳性检出率更高, 更适用于早期患儿病情诊断。

猜你喜欢

感染性血常规白细胞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白细胞
血常规解读
《思考心电图之177》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