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超声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19-01-06杜婷婷童瑾

医药前沿 2019年24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案例教学法

杜婷婷 童瑾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功能科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传统超声诊断学教学思路一直是以某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表现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超声检查、鉴别诊断、临床价值为主线的模式进行授课,即教师按教学大纲内容授课,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及知识,此模式优点是教学速度快,授课信息量大,但学生属于被动接受知识,主观积极性较差。而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形态医学,依赖超声影像的连续、实时、动态、多切面观察,仅通过单纯理论知识授课与静态图片讲解,学生较难完全理解及掌握所学知识,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教师讲解枯燥且难以表达清楚。案例教学法于187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其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案例及问题为中心,启发式、互动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讨的一种教学方法,为超声诊断学的教学授课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旨在探讨案例教学法对于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的教学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授课教师

培训对象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基地2017级学员20人,均为硕士研究生,授课教师选择拥有8年临床超声工作经验的主任、副主任及主治医师8名。将学生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名学员,A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B组采用案例式教学模式。

1.2 研究方法

A、B两组每周各进行一次授课,两组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选取难易程度适中的相同内容主题分别进行授课,共授课10次,每次授课时间为1~2课时不等。

传统授课模式实施: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授课教师提前进行授课准备,课堂上授课教师PPT放映讲解疾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学表现,阳性体征症状、阳性实验室结果及其他相关辅助检查等临床病史资料,并结合相应的典型超声图像特征辅导学生读片及分析。授课过程中以教师作为主导。

案例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授课教师根据课程需要精选出临床实际工作中符合授课目的的典型、真实、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课前与患者沟通,告知此次教学目的及教学方法并征得患者同意。在检查前以幻灯片形式向学生提供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供学生进行参考,此过程注意保护患者隐私。课堂上由教师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前向学生讲述患者检查前需做的准备、检查体位摆放及探头选取。检查时由学生向患者进行多方面问诊,尽可能详细了解及采集患者临床信息。教师为患者检查过程中向学生讲述如何调整仪器及旋转探头以获取清晰图像的方法,并在检查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超声图像的典型特征,包括病变部位的外部形态,内部回声表现,周围器官毗邻关系及彩色多普勒下血流分布及血流参数等信息。检查结束待患者离开诊室后组织学员针对病变进行讨论分析,讨论过程中每个学员都要发言,发表自己对病变的诊断意见,诊断依据,并书写一份超声报告。最后授课教师提供患者最终诊断结果并点评学员诊断思维、超声报告描述及超声诊断提示中的错误及不足,点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员更加深入广泛的思考,注重疾病之间的相互鉴别,并放映此类疾病不同超声变现及鉴别诊断声像图,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同影异病”及“同病异影”,加深学员对此类疾病超声声像图表现的认识。

2.结果

全部授课结束后,对规培学员进行考试及综合能力评估,即阅片及临床思维考试。老师提供超声静态及动态图像,每个学员进行独立阅片后提出诊断结论及依据并指出需要鉴别诊断的要点,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接受案例教学模式的学员知识点运用更为灵活,考试成绩较高且诊断思维的深度及宽度明显优于传统授课模式的学生学员。

3.分析与讨论

随者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成像方式不断改进,超声诊断学已成为临床诊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建立在图像基础上的学科,它具有信息量大,涉及领域较广,文字解读抽象难懂等特点,而中国传统授课模式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可能很难完全跟得上教师授课节奏,无法完全理解图像意义,实际工作中无法融会贯通,尤其超声医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研究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人体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知识,还应该具备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问题的素质和能力[1]。培训基地的学员在本科学习中已掌握了大量医学课本知识,如何将这些基础知识活学活用到分析及解决临床问题中才是重中之重,此时仍采取传统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将有碍于临床能力的培养,也较难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而案例教学是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的同时将问题抛于学生,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启发指导学生针对案例进行思考及讨论,促使学生将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分析、判断并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2]。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积极性,主动查阅相关文献寻找解决方法,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是一种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应用案例教学法于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对比结果也显示,与传统授课模式相比,案例教学组学员出科考试成绩较高且学员接受度较高,说明案例教法可显著增强学员知识点的运用能力及诊断思维的广度和宽度,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案例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理论、临床分割的弊端,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静态及动态超声图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及立体,提升了学生对教学法的赞同度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2)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指导,在教师与学员的互动中,学员之间及学员与教师之间能够相互沟通,交流学习心得,并鼓励学员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发散思维,进而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3)案例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同样调动了教师备课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质量,这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比拟的[3]。教师不仅要精心准备典型病例,还要配合讨论病例查阅相关文献,拟定合理的专题,这一过程也是教师对知识点的巩固及再学习的过程,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达到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更符合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可显著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案例教学法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