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毒血症的防治
2019-01-06段生秀
段生秀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农牧业局家畜改良工作站 012300)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由D 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绵羊[1]。由于患本病的羊肠道出血,死后肾易软化,故将其称为“血肠子病”、“软肾病”。又因本病发病急、死亡突然,和羊快疫相似,又称“类快疫”。在我国,本病广泛流行,阻碍了养羊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羊肠毒血症的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发病机理
本病的病原菌为魏氏梭菌,是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可产生多种外毒素。该病原常存在于土壤、污水、饲料及病羊消化道和粪便中。正常情况下,病原菌随采食而进入羊只消化道,大部分可被真胃里的酸杀死,小部分存活而进入肠道产生的少量毒素随肠内容物排出体外,防止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在肠内大量积聚。当饲料突然改变,尤其是饲料从干草突然改食大量谷类或青嫩多汁和富有蛋白质的草料,瘤胃内的pH 下降,大量未消化的淀粉颗粒经真胃进入小肠,导致D 型魏氏梭菌迅速繁殖和产生大量外毒素,引起羊肠道的溶血坏死,诱发羊肠毒血症,最终导致病羊迅速死亡[2]。
2 流行特点
本病在我国多为散发,潜伏期短,主要危害绵羊。病原菌的芽孢广泛分布于土壤、污水、饲料及病羊消化道和粪便中,羊采食含有病原菌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春末夏初、秋末和多雨季节,羊只采食大量多汁嫩草或过食精料,以及寄生虫侵袭等原因,诱发羊肠毒血症。因此,本病发生常呈明显的季节性及条件性[3]。
3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很短,多为突然发病,有时夜晚放牧归来羊只还很正常,但第二天早晨发现羊圈内已有死羊。本病发病后多在1~4h 内即死亡。羊群放牧时发病表现为突然离群呆立,不爱吃草,独自奔跑或卧下,有时低头呈采食状,口含饲草或其他异物,只见嘴唇不断的活动却不能咽下。胃肠蠕动微弱,有的在濒死期发生肠鸣或腹泻,排水样便,呈黄褐色,也有的病羊流出少量黏液。临死前病羊全身肌肉颤抖,步态不稳,咬牙、眨眼、甩耳,最后倒地侧卧,痉挛,四肢抽搐、左右翻滚,头颈向背部弯曲呈角弓反张。呼吸促迫,心跳加快,心音节律不齐,口鼻流出白沫。
4 病理变化
死亡的病羊在死后几小时内解剖见全身已出现尸斑。在外观上最容易识别的病理变化就是腹部异常膨大,内部充满气体。病死羊往往口鼻流出泡沫性液体,或由口角流出胃内容物,呈黄绿色。肛门周围有的糊有黄褐色的稀便或黏液,可视黏膜贫血呈淡粉色或白色。皮下组织一般无变化,但血管舒张明显,充满血液且有气泡存在。病死羊腹腔内贮有大量琥珀色透明腹水。肝脏肿大充血,质度脆弱,切面粗糙,有的局部呈水煮样。
5 疾病诊断
由于羊肠毒血症病程短,往往突发即死亡,所以在生前进行诊断比较困难。但可以通过本地区该病的流行特点、软肾、出血性小肠炎及其他症状等方面作出初步诊断。实验室确诊首先要无菌采取肝、肾、脾、肠黏膜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呈革兰氏阳性,有荚膜,两端钝圆,粗大的单个或成双杆菌。接着取小肠内容物。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离心取上清液,给小鼠尾静脉注射0.05ml 上清液,发现4min 内小鼠死亡。最后进行中和试验,取4 只无菌试管,取0.1ml MLD 肠内毒素分别加入每个试管中,分别在3 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B、C、D 型魏氏梭菌抗毒素,第四个试管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混合均匀置于37℃温箱作用40min。分别静脉注射给健康的小鼠,根据小鼠的死亡情况,确诊出本病的血清型[4]。
6 疾病防治
由于本病病程短,一旦发病很快死亡,所以本病的防治重在预防。免疫接种是有效预防本病的措施。于每年春秋两次注射“羊三联苗”(羊快疫、炭疽,羊肠毒血症),每只每次5ml,皮下或肌肉注射。其次,要注意精、粗料搭配,可以给羊群适量补喂食盐,并加强运动,以增强肠蠕动。遇到气候变化时要做好防风保暖工作。在本病高发季节应尽量避免到低洼潮湿地方放牧,避免采食过多的嫩草及精料,也可在精料中放入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此外要定期对羊圈进行消毒,最好每周1 次。
对于病程稍缓的病羊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进行肠道消炎,每4 小时1 次。排毒可采用输液疗法,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00ml,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0ml。为防止肠道出血,可肌肉注射酚磺乙胺注射液4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