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案

2019-01-06娜朱敏嘉芳芳梁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刺络拔卡马西平后遗

聂 娜朱 敏嘉芳芳梁 宜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笔者采用电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例,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患者张某,男,74岁。2017年10月10日就诊。患者6年余前曾诊断为带状疱疹,经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疱疹逐步结痂消退,但疼痛程度未有改善,穿衣、盖被等轻微触到病患皮肤可诱发剧烈刺痛,夜间痛甚,无法入睡。自诉平素每日疼痛持续24小时,视觉模拟评分(VAS)6分,每日需服用卡马西平片600mg止痛,最痛时VAS评分8分,服用卡马西平片800mg。患者病6年余来,病情顽固,辗转各个医院,曾服中、西药及神经阻滞等对症治疗,效果不显,日常生活、情绪及睡眠受到很大影响。为求进一步治疗,前来就诊。刻诊:右侧胁肋部疼痛,呈持续性刺痛,心烦急躁,纳可,寐欠佳,二便调。查体:右侧胸背部可见疱疹后色素沉着,T3/4~T7/8棘突、棘间压痛,棘突右侧皮肤触痛及肌肉压痛。舌偏紫、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诊断:蛇串疮,辨证属气滞血瘀型。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患者取左侧卧位,针刺选阿是穴、T3~T8节段夹脊穴、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昆仑(患)、侠溪(患)。足三里、三阴交行补法,余穴用泻法,阿是穴选用围刺法。电针选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100A),同一输出的两电极分别连接夹脊穴最上、最下两针,频率为2/100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中间每10分钟行针1分钟,共行针2次。选取“蛇头”“蛇尾”刺络拔罐,每次留罐5分钟。每周治疗1次。当次治疗结束患者即感轻松。3次治疗后,患者诉夜间疼痛减轻。6次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一半,触摸或刺激疼痛区域仅引起轻度疼痛,睡眠质量提高,不易痛醒。12次治疗后,VAS评分3分,卡马西平片服用剂量调至每天200mg。患者因故未能坚持治疗,3个月后电话随访,其疼痛稳定,情绪及睡眠质量可。

按语:本案患者年逾古稀,正气虚衰,驱邪乏力,终至正虚邪恋,邪毒胶结难去,致瘀血内存,阻滞经络,不通而痛,故疼痛顽固难愈。围刺法针刺传感范围大,可有效阻断神经的进一步损害,调和局部气血,而夹脊穴位于督脉和膀胱经之间,针刺夹脊穴可同时调两经气血,气血畅,则瘀滞得消。对病损部位的相应节段处夹脊穴最上(T3/4)、最下(T7/8)两针施以2/100Hz的疏密波,可以诱导机体释放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这3种阿片肽,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标幽赋》云:“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开四关可行气活血镇痛。足三里可补益气血,提高全身免疫力。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泻患侧昆仑、侠溪、太冲以调和循行于背部、胸胁的膀胱、胆及肝经的气血,疏肝解郁。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具有肝脾肾并补、活血行血的功效,补三阴交使瘀滞消散,“通则不痛”。蛇串疮中最先起疱疹的地方称为“蛇尾”,延伸端称为“蛇头”,《灵枢·寿夭刚柔》曰:“久痹不去身者,因视其血络,尽出其血。”在“蛇头”“蛇尾”处三棱针点刺出血后拔罐,截断了邪毒蔓延的途征,消散局部瘀滞,使受损的神经、皮肤组织尽快得到修复,且可降低外周血及局部血清P物质,进一步加强镇痛的疗效。诸法合用,共奏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效。

猜你喜欢

刺络拔卡马西平后遗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