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2019-01-06卢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初产妇产后产妇

卢婕

近年来,我国临床产科初产妇率不断提高。大多数女性通常选择剖腹产,因为她们缺乏认知和对疼痛的恐惧,但她们不符合初产妇的严格适应症。这也直接导致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和妊娠合并症的增加。在临床实践中,分娩是女性非常重要的事件。在整个过程中,女性伴随着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初产妇女。由于产妇的医学知识仍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在分娩过程中没有实际经验。不可避免的是,不愉快的心理情绪,如紧张,焦虑,恐惧等,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产程,增加了产后出血和难产的发生率,对母婴健康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1]。近年来,随着我国初产妇率的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也有所增加[2]。围产期妇女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缩短分娩过程,确保产妇顺利分娩。本研究分析了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24±3.26)岁。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8.57±3.48)岁。两组产妇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进行分娩知识健康教育,为产妇传递正确的分娩知识,提高产妇的分娩意识,使产妇能够正确认识分娩方式。建立舒适的产前病房环境,为产妇播放柔和的音乐,指导产妇用音乐放松身心,调整呼吸,并在分娩前持续1~3 d。解释产妇的分娩过程和产后相关的预防措施,耐心地回答产妇和家庭的问题,延长家庭的陪伴时间,使产妇获得足够的家庭支持。②在整个过程中密切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积极与产妇沟通,掌握产妇的实时心理动态,及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正确引导产妇的思想情感,使产妇保持乐观积极态度。③对于产妇来说,家庭和丈夫在分娩前后的支持非常重要,丈夫可以成为产妇的坚强后盾,给产妇积极分娩的动力,因此,护理人员应鼓励家人和丈夫参加产妇心理护理,特别是丈夫,通过鼓励丈夫在分娩前后给予产妇安慰和护理来鼓励产妇。④分娩时的心理护理第一阶段,产妇感觉最痛苦,最长的一段时间是分娩的第一阶段,护理人员应加强沟通。确保产妇有足够的营养,给产妇介绍分娩过程中的常识,并引导产妇采取舒适的姿势[3,4]。护理人员应给予产妇握手、出汗、按摩等措施,同时引导产妇深呼吸放松,从而减轻产妇此时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第二阶段的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常规助产手术和产妇心理状态评估,并继续鼓励产妇更加依赖护理人员,减轻各种心理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促进产妇保健人员密切配合,确保分娩顺利。第三阶段的护理。通常,随着胎儿的分娩,产妇的情绪会放松,但是部分产妇由于胎儿性别、畸形等而导致情绪不稳定,以及子宫收缩不良,需要积极给予产妇心理疏导,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产后不同时间出血估量、产程时间以及剖宫产率。①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或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焦虑、抑郁状态,得分越高,反映焦虑、抑郁程度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满意35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0%(35/35);对照组满意28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为80.00%(28/3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实验组焦虑评分为(62.31±4.25)分、抑郁评分为(62.46±4.21)分,与对照组的(62.35±4.21)、(62.31±4.5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21.21±2.22)分、抑郁评分(25.11±2.8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21±2.21)、(41.31±1.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产后不同时间出血估量、产程时间比较 实验组产后2、24 h出血估量分别为(282.41±43.22)、(382.21±53.17)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22.78±45.57)、(422.45±58.56)ml,产程时间为(11.41±2.2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41±2.68)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剖宫产率比较 实验组剖宫产率2.86%(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多数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并且产前不良情绪的发生率高,这些不良情绪引起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对分娩有很大的影响。负性情绪可导致产妇分泌异常。通过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如广泛的健康知识教育,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增加产妇对分娩的信心,调整产妇的焦虑情绪[5,6]。此外,在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相应的心理护理,以减少当时产妇的心理压力和恐惧。由于初产妇是第一次怀孕,缺乏对分娩方式和分娩疼痛的理解,容易出现如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可导致产妇心率加快,儿茶酚胺物质分泌紊乱,神经肌肉功能紊乱,肌肉组织缺血缺氧,宫颈扩张缓慢,通过心理护理,可减轻其心理应激反应,产妇出血量减少和自然分娩感染率降低,身体恢复得更快,有利于初产妇再次怀孕和分娩[7-9]。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100.00%(3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8/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21.21±2.22)分、抑郁评分(25.11±2.8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21±2.21)分、(41.31±1.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2、24 h出血估量分别为(282.41±43.22)、(382.21±53.17)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22.78±45.57)ml、(422.45±58.56)ml,产程时间为(11.41±2.2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41±2.68)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剖宫产率2.86%(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初产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能够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减少产妇产后出血估量,降低剖宫产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初产妇产后产妇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