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超在诊断泌尿系统结石中的效果评价

2019-01-06李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扫查泌尿系统探查

李颖

泌尿系统结石也被称为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其以腰腹部阵发性或持续性剧烈绞痛为主要表现,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血尿等疾病症状。一般认为,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与营养状况有关,泌尿系统感染、梗阻和异物存在也可促使尿石形成[1]。本病对人体肾脏功能的损害较大,必须尽早予以明确诊断和科学治疗。目前,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重要手段,但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直径较小,结石的确诊率较低。随着超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彩超在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中取得一定成效。本研究以本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6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通过二维超声及彩超检查结果的比较,进一步评价彩超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6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血尿、腰腹部绞痛、腹胀等。男38例,女28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1.8±10.1)岁。

1.2 方法 66例患者术前均行二维超声及彩超检查。采用西门子Acuson X300型超声诊断仪进行二维超声检查,探头频率3.5 MHz;检查前受检者饮水500~800 ml,充盈膀胱;选取俯卧位、仰卧位或侧卧位,多角度、多切面扫查肾脏、膀胱及输尿管,同时沿输尿管上端向下进行追踪扫查;仔细观察双肾大小、形状、回声情况,并测量结石大小。采用飞利浦IU Elite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彩超检查,探头频率3.5~5.5 MHz;膀胱充盈状态下选取合适卧位对肾脏、膀胱及输尿管进行扫查,可疑强回声处寻找“快闪伪像”,以此作为结石的诊断依据。沿输尿管走行进行扫查时,注意区分扩张输尿管与其周围血管;诊断不能明确的可疑强回声灶,对患侧输尿管末端有无喷尿彩色信号及频率进行观察,与健侧对比,以便确诊可疑强回声灶是否为结石。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二维超声及彩超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准确率,分析彩超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声像图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二维超声及彩超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准确情况 66例患者经手术探查均证实为泌尿系统结石,其中,肾结石32例,输尿管结石20例,膀胱结石14例。二维超声检查肾结石30例,输尿管结石16例,膀胱结石12例;彩超检查肾结石32例,输尿管结石18例,膀胱结石14例。以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二维超声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准确率为87.88%(58/66),彩超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准确率为96.97%(64/66),彩超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95,P=0.048<0.05)。

2.2 彩超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声像图特征分析 肾结石为强回声光团,光团后方伴有声影,结石形状各种各样,呈桑葚状或鹿角状等;输尿管结石为增强弧形光带,后方伴有声影,输尿管积水远端有结石回声;膀胱结石为弧形强光带,后方伴有声影,小结石(<4 mm)无声影或淡声影。

3 讨论

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脂肪、胆固醇、蛋白质以及钙质营养大量摄入,给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带来更多可能;另外,老龄化、职业、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也使得我国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据数据显示[2],我国男性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能性大于女性,男性一般在35岁左右发病,而女性则在30岁与55岁两个年龄段发病。临床上,泌尿系统结石主要包括尿道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以及肾结石,其不仅会导致泌尿系统发生感染、梗阻,还会严重影响肾功能,造成肾衰竭发生,故对患者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危害较大。因此,利用可靠的检查方式对泌尿系统结石进行明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3]。

既往除了凭借临床症状判断泌尿系统结石外,还会采取X线和超声对其进行诊断。特别是超声检查的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较高,可以检出X线无法发现的透光结石与小结石;同时,超声检查的操作简便、费用低廉,不存在X线辐射和造影剂对疾病检查的干扰,对于肾功能低下、造影剂过敏者及孕妇、无尿者而言,首选超声检查泌尿系统结石具有较大优势[4]。但二维超声以强回声后伴声影为泌尿系统结石确诊的标准,这则依赖于超声仪聚焦及探头频率的设定,且结石体积和部位、腹腔肠管内气体、患者体形等因素也会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所以诊断的敏感性较低。与之不同的是,彩超多切面扫查结石病灶,能够在发现光点或光团时重复运用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鉴别可疑病灶,并可以借助“快闪伪像”对小体积、隐匿性结石进行准确鉴别,且不受腹腔肠管内气体、结石部位等因素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66例患者经手术探查均证实为泌尿系统结石,其中,肾结石32例,输尿管结石20例,膀胱结石14例。二维超声检查肾结石30例,输尿管结石16例,膀胱结石12例;彩超检查肾结石32例,输尿管结石18例,膀胱结石14例。以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二维超声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准确率为87.88%(58/66),彩超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准确率为96.97%(64/66),彩超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95,P=0.048<0.05)。与相关研究报道的结果类似[5],说明彩超诊断泌尿系统结石可取得良好的检查效果。此外,本次研究通过对泌尿系统结石的分段探查,发现上段及膀胱壁段结石的检出比较容易,中段结石的检出难度较大,故需要仔细检查髂血管上段和下段,以此提高结石检查的检出率。一般情况下,首选上段进行检查可以较短时间内查出结石位置,未发现结石时则需要对其他段进行检查。诊断需采取多切面、多体位的形式进行细致检查,特别需要重点检查输尿管狭窄处。泌尿系统结石中,原发性输尿管结石并不多见,肾内形成结石降入输尿管后便可形成输尿管结石。超声对输尿管影像的显示存在一定局限,只有输尿管结石梗阻、尿液排泄受阻时,各段输尿管的影像才比较清晰[6]。对输尿管结石的声像图进行观察,可见增强的弧形光带,后方伴声影,输尿管积水远端存在结石强回声,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则能够有效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

综上所述,彩超检查的操作简便、图像清晰、可重复性操作、无创伤等优势明显,用于泌尿系统结石的检查可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扫查泌尿系统探查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超声检查结果有差异,如何看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锆合金薄板材的兰姆波自动检测
海洋工程结构焊缝手动超声波检验扫查面的选择分析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的单中心回顾性对照研究
浅谈高速铁路钢轨焊缝探伤标准化作业
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的病原菌结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