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9-01-06潘海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终末期腹膜肾病

潘海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干预,从而导致引发糖尿病肾病,这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病因是患者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1,2]。随着时间推移,患者进入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治疗难度巨大。其治疗方法主要是维持性透析[3]。如今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种,血液透析治疗与腹膜透析治疗。但由于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暂不明确[4],鉴于此,为了分析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展开分组对比,现将具体治疗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 收治的9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A组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52.16±4.14)岁;透析时间最短5个月,最长25个月,平均透析时间(12.79±4.07)个月。B组患者男27例,女18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52.39±4.41)岁;透析时间最短5个月,最长24个月,平均透析时间(12.74±4.17)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医护人员根据两组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胰岛素等降糖药物,帮助患者控制血糖,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控制患者的血压。

1.2.1 A组 患者采用血液透析仪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血管通路为中心静脉经皮插管或动静脉瘘中,采用反渗水和碳酸氢盐,利用血液透析仪器进行透析,血流量为200~250 ml/min,透析2~3次/周,4 h/次,疗程共计3个月。

1.2.2 B组 患者采用Y型透析装置进行腹膜透析治疗,采用透析液,进行3~4次/d,2 L/次,透析液中含糖 1.5%~2.5%。疗程共计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生存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透析前和透析结束1年后生化检验指标水平。不良事件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出血、感染、营养不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生化检验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尿量、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对比 透析结束半年后,A组患者生存38例,生存率为84.44%;B组患者生存39例,生存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结束1年后,A组患者生存32例,生产率为71.11%;B组患者生存34例,生产率为75.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透析期间,A组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18例,发生率为40.00%;出血21例,发生率为46.67%;感染15例,发生率为33.33%;营养不良16例,发生率为35.56%;心律失常21例,发生率为46.67%;心力衰竭18例,发生率为40.00%。B组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9例,发生率为20.00%;出血11例,发生率为24.44%;感染7例,发生率为15.56%;营养不良7例,发生率为15.56%;心律失常12例,发生率为26.67%;心力衰竭8例,发生率为17.78%。B组患者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透析前和透析结束1年后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对比 透析前,A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尿量、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为(165.67±30.29)mm Hg、(88.36±11.72)mm Hg、(886.34±214.78)ml、(4.07±0.65)mmol/L、(1.19±0.31)mmol/L。B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尿量、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为(168.37±32.74)mm Hg、(87.34±9.39)mm Hg(894.37±297.17)ml、(4.14±0.87)mmol/L、(1.09±0.36)mmol/L。两组患者的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透析结束1年后,A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尿量、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为(144.37±17.36)mm Hg、(85.14±9.17)mm Hg、(504.39±207.18)ml、(5.64±1.67)mmol/L、(1.67±0.31)mmol/L;B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尿量、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为(134.47±17.46)mm Hg、(79.17±10.39)mm Hg、(616.17±211.36)ml、(4.18±1.31)mmol/L、(1.19±0.42)mmol/L。B组患者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案例逐年升高,由于部分患者不重视防患,导致发展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逐年增强,其治疗手段主要为血液透析治疗与腹膜透析治疗[5-7]。血液透析治疗更彻底,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腹膜透析治疗操作简单,不会影响患者生活,血化生稳定,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有着良好的干预效果[8-10]。本院对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透析期间,B组患者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结束半年及1年后,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结束1年后,B组患者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腹膜透析干预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比血液透析的透析效果更为显著。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腹膜透析能够有效的延缓患者肾功能下降,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减少患者免疫细胞的消耗,而且不影响患者生活,使患者身心状态更加稳定,可以通过增加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力,减缓患者生命体征下降速度。

综上所述,与血液透析干预相比,腹膜透析干预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延缓患者肾功能下降,对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终末期腹膜肾病
类风湿关节炎髋关节终末期受累髋臼内陷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分析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