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优质护理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1-06史翠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个体化肌瘤子宫

史翠娜

子宫肌瘤作为女性群体常见性生殖道良性肿瘤,肌瘤直径>5 cm则有手术切除指征。患者对手术机理不明,心理、生理双重负担较重,而产生身体、心理创伤[1]。传统护理很笼统,且多重视患者机体,忽略心理状态[2]。个体化优质护理的优越性与有效性现已在诸多病种护理实践中得以认可。本研究对本院妇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133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个体化优质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旨在为临床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妇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26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33例。对照组病程1.9~18.6个月,平均病程(7.9±3.9)个月;年龄27~61岁,平均年龄(43.8±5.8)岁;手术方式:传统开腹19例,腹腔镜100例,子宫动脉栓塞术14例。实验组病程2.3~19.0个月,平均病程(8.2±3.8)个月;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4.2±6.0)岁;手术方式:传统开腹18例,腹腔镜102例,子宫动脉栓塞术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患者入组前,均给予健康宣教,患者及其家属表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3]①诊断子宫肌瘤明确;②可配合护理;③临床资料完整。

1.2.2 排除标准[4]①存在手术禁忌证;②重要脏器衰竭;③智力、认知障碍;④精神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入院健康宣教、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取个体化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 护理人员培训 通过集体PPT专项授课、互动讨论、模拟角色扮演演练培训,明示细化个体化优质护理标准。

1.3.2 个体化优质术前指导 对患者发放子宫肌瘤相关知识调查表,根据患者对知识掌握较差的项目,给予针对性指导,对掌握教好项目,给予加强深刻印象。手术室与病室护士联合术前访视,给予患者手术流程方式、术中术后技巧性配合与注意事宜、术后切口、疼痛、体位、饮食、管理等知识技能指导。

1.3.3 个体化优质心理疏导 秉持个性化心理问题,以同理心沟通、音乐放松、倾诉等进行深度安抚护理。

1.3.4 个体化优质术后照护 个体化体位舒适体位,系统化提供术后康复指导。

1.3.5 个体化优质出院管理 发放院外管理指南,给予健康指导。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5]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子宫肌瘤相关知识掌握评分。SDS量表共20个项目分成4级自评,其中<53分为无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评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SAS量表共20个项目分成4级自评,其中<50分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评分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子宫肌瘤相关知识掌握评分采取本院自制调查表,护理前、后向患者发放,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对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掌握越好。②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采取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100分制调查患者针对护理技术、护理态度、护理操作等的满意程度,100分表示非常满意:80~99分为比较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总例数×100%。④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统计患者与护士之间发生的护理纠纷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子宫肌瘤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比较 护理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为(59.69±5.47)、(59.58±4.39)分,SDS评分分别为(57.75±5.97)、(57.26±5.84)分,子宫肌瘤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59.73±6.47)、(60.22±6.21)分。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为(47.25±4.21)、(50.33±3.68)分,SDS评分分别为(46.22±4.34)、(50.78±4.31)分,子宫肌瘤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96.25±1.28)、(85.03±8.83)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子宫肌瘤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子宫肌瘤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02±0.72)d,短于对照组的(8.64±1.0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非常满意100例(75.19%),比较满意30例(22.56%),满意3例(2.26%),不满意0例(0),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37例(27.82%),比较满意63例(47.37%),满意21例(15.79%),不满意12例(9.02%),护理满意度为90.98%。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7,P=0.000<0.05)。

2.4 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0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10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7.52%。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1,P=0.001<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初期症状为不规律的月经或本无明显临床症状,后期以月经不调、腹部肿块及压迫症状、白带增多与腰背疼痛等症状为主,为女性生殖健康之潜在杀手,影响女性身体与生理健康。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度甚佳,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规律月经周期。但患者对子宫肌瘤相关知识掌握较差,手术价值认知度低,对围术期及康复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存在顾虑,导致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其治疗舒适度下降,影响手术疗效及预后效果。

本研究中在护理前对患者进行负性情绪调查发现负性情绪明显,多考虑因子宫肌瘤相关知识掌握不足,进而对手术产生过多的忧虑与担心,加之对术后恢复的不确定性所引发。本研究中以个体化优质护理模式为干预武器,融汇贯通个体化护理理念与优质化护理措施,与患者建立互信、友好的护患关系,赢得真实、实时护理供给,全面系统性护理措施精细到位。结合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个人喜好及性格特点给予健康宣教、疼痛干预及心理辅导,解除该类患者围术期疑问与疑虑,解决生理焦点同时,兼顾心理症结疏解,形成有效性与适用性的护理工作方式,对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有积极意义。

本文研究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子宫肌瘤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子宫肌瘤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02±0.72)d,短于对照组的(8.64±1.0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90.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7,P=0.000<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7.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1,P=0.001<0.05)。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患者中采取个体化优质护理,可明显减少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评分,提高患者对子宫肌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个体化肌瘤子宫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