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浅谈

2019-01-06管文波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布鲁精饲料青贮饲料

管文波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276000)

近些年,国内牛养殖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得到显著改善,大量农民实现发家致富。但伴随牛饲养规模逐渐扩大,各种饲养管理问题和疾病问题逐渐凸显,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研究牛饲养管理与防治疾病策略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当前牛的饲养概况

饲养牛的整个过程中,积极开展饲养管理工作有利于充分提升饲养者的经济效益。在新时期,国内畜牧养殖业整体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畜牧养殖的集约化与规模化基本实现,且养殖场中各种动物的数量持续增加,若在这关键时期没有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容易降低牛对外部环境的抵抗力,使大量微生物病原入侵牛体,导致大量疾病传播与流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把握牛的饲养现状,全面做好饲养管理有利于不同疾病的预防,确保饲养牛的经济效益。

2 对牛进行饲养管理与防治疾病策略

2.1 饲养管理策略

对牛进行饲养管理时,应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针对性地采用饲养技术与管理举措。首先是犊牛饲养管理。犊牛断奶后饲养环境与自身生理都出现明显变化,需对其精心管理、照料与呵护,确保犊牛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适应。当犊牛3 个月大时,适当提高其采食量,对投喂的精饲料展开合理控制,每天1 只犊牛的喂食需低于2kg。整体来看,犊牛不到3 个月时,需饲喂精饲料2kg、青贮饲料5kg,犊牛处于3~5 个月时,需饲喂精饲料2kg、青贮饲料10kg[1]。

其次是育成牛饲养管理。育成牛不到12 个月是关键的发育与生长时期,该时期需要进行分群工作,各组应包括10~20头的年轻母牛,组内母牛的体重差距不能大于70kg。平时饲养与喂食中,需观察和记录母牛采食过程,控制其体重大小,以确保生产能力。让母牛体重增至300kg 左右,且每天饲喂精饲料2kg、青贮饲料15kg。育成牛处于13~17 个月时,需要从发情配种角度考虑对其合理的分群,该阶段牛体重不能变化过大,变化量应低于130kg。在这一时期,仅对中高质量粗饲料进行投喂便能满足其生长的正常需求,使适当减少精饲料、高能量饲料的饲喂,防止营养过量而增加牛膘,这对随后的受孕与配种不利。另外,该阶段每天需要饲喂精饲料3kg、青贮饲料20kg。

2.2 防治疾病策略

一般来说,牛的普通疾病包括乳腺炎、胃病等,防治疾病的重点在于饲养管理。根据各生长阶段给牛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确保牛饲料与饮水未被污染。饲料对犊牛的供给需要定量、定时,让犊牛按时吃到乳汁。在断奶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地完成断奶,防止牛的应激现象。对于母牛哺乳期,饲养人员应重视子宫变化,选取合理的配种时间,对妊娠母牛膘情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饲喂的科学性。除此之外,需确保挤奶流程的规范性,定期进行全面消毒,对母牛乳房发炎与否也要开展经常性的检查,一旦发现炎症需要第一时间予以治疗。

而牛的传染性疾病包括口蹄疫、布鲁氏杆菌、结核病等。为了做好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应每天进行清洁与消毒,让牛的免疫力尽可能提高。在防治结核病时,需要定期检疫,春季、秋季检查出疾病后应对牛展开隔离治疗,通过对氨基米杨酸钠、异烟肼、链霉素来开展治疗工作,如有必要应及时将病牛淘汰。在防治布鲁氏杆菌时,应在饲养过程中进行免疫接种,开展饲养场的消毒与清洁工作,通过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辅助治疗,若难以治疗需及时淘汰[2]。在防治口蹄疫时,应对病牛采用浓度为1%的高锰酸钾液全面清洗,然后将浓度为1%~2%的碘甘油或是明矾溶液涂在口腔发病部位。

3 结语

总而言之,研究牛饲养管理与防治疾病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人员应对当前牛的饲养概况有一个全面了解,积极做好犊牛、育成牛饲养管理的工作,有效防治乳腺炎、胃病等普通疾病和口蹄疫、布鲁氏杆菌、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从而促进养殖行业的平稳、飞速发展。

猜你喜欢

布鲁精饲料青贮饲料
优质青贮饲料制作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青贮饲料制作掌握5点
肉羊舍饲养殖中精饲料营养价值及调制方法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奶牛饲料合理的饲喂方法
布鲁笑了
肉牛常用的精饲料及其加工方法
影子布鲁
精饲料水平对育肥山羊玉米苞叶自由采食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青贮饲料酸度过高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