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流产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019-01-06郝娟娟
郝娟娟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 030024)
1 流产的原因
造成母猪发生流产的原因很多,疾病原因也是流产的主要原因,又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1.1 传染性疾病
引起妊娠母猪流产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非洲猪瘟、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布鲁氏菌病、猪钩端螺旋体病、猪弓形虫病、猪圆环病毒病等[1]。
(1)非洲猪瘟。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在各个阶段流产,产死胎或弱仔。妊娠母猪也有临床症状,如高热、腹泻或便秘、皮肤出血或发绀等。
(2)猪瘟。妊娠母猪感染后将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流产、产死胎、畸形胎或产出弱小的仔猪。母猪也有体温升高、腹泻或便秘、结膜潮红、皮肤出血等症状。
(3)为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等。母猪也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皮肤发绀等症状。
(4)猪伪狂犬病。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排出死胎、木乃伊胎及产出活的弱仔或延迟分娩,以产死胎为主。妊娠母猪也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便秘等症状。
(5)猪细小病毒病。以初产母猪为典型,母猪本身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怀孕中期感染产木乃伊胎、死胎,后期大多产弱仔。
(6)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妊娠母猪突发流产,多产出大小不等的死胎、木乃伊胎或弱仔。母猪也有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症状。6~9 月份发病最多。
(7)猪布鲁氏菌病。母猪流产多发生妊娠第4~12 周,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母猪流产前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阴唇或乳房肿胀,阴道流出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以南方省份发病较多,呈地方性流行。
(8)猪钩端螺旋体病。流产的胎儿有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排出的弱仔多不能站立,皮肤出血,常于产后不久死亡。妊娠母猪有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症状。本病南方多发,夏秋季节呈地方性流行。
(9)猪弓形虫病。通过胎盘感染,引起妊娠母猪流产,产出木乃伊胎、死胎或弱仔。母猪有临床症状,如体温升高、厌食、呼吸困难、便秘或腹泻等。
(10)猪圆环病毒病。导致怀孕母猪产木乃伊胎、流产及死产和产弱仔等。
1.2 非传染性疾病
引起妊娠母猪流产的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有中毒性疾病、营养性疾病、药物性疾病、生殖道疾病等。
(1)中毒性疾病。怀孕母猪采食发霉、变质、有毒的饲料,或者农药、鼠药等有毒的物质保存不当引起的中毒,以及药物使用不当引起中毒等原因都会导致妊娠母猪流产。
(2)营养性疾病。由于饲料数量不足或者营养成分,尤其是VE、钙、镁等缺乏,或者突然更换饲料时可引发母猪流产、产死胎,正常生产的胎儿个体小等症状。
(3)药物性疾病。母猪在怀孕期间使用子宫收缩药、大量泻药及利尿药时常会导致流产的发生。
(4)生殖道疾病。母猪在怀孕期间患有生殖道疾病,如子宫炎、阴道炎等都有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受阻,出现流产。
1.3 饲养管理及其他因素
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导致流产也时有发生。如母猪在孕期过肥,使子宫周围的脂肪过多,压迫子宫,造成供血不足发生流产;母猪因跌摔、碰撞、挤压、鞭打、惊吓等,或天气突然变化、长途运输都可造成流产的发生。
2 针对流产的原因应采取的措施
(1)对于引起母猪流产的传染性疾病,要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做好这些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减少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流产。在各种传染病发生时,应及时采取药物进行治疗,防止继发性感染和细菌性流产,同时对孕期母猪配合使用安胎药。对母猪定期驱虫,防止寄生虫病引起的流产[2]。
(2)对于非传染性疾病的流产要严格饲料安全制度,严禁将发霉、变质、有毒的饲料饲喂母猪,对农药、鼠药等有毒物品妥善保管。坚持使用全价平衡的配合性饲料,在母猪发育和怀孕的各个阶段掌握好饲料用量,满足妊娠母猪对于维生素、钙、磷等微量元素的需求。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对孕期母猪使用药物时一定要选择好药物,掌握好剂量。
(3)母猪在孕期注意要更精心的饲养,夏季要防暑降温、冬季保温防寒,尽量为母猪创造一个干燥、卫生、安静、良好的环境,保证母猪健康生长。母猪怀孕期间要防止跌摔、碰撞、挤压,严禁追赶、暴打怀孕母猪,尽量减少因天气变化、人为因素对母猪造成的应激。
总之,引起母猪流产的原因很多,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将流产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