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川区发展生态循环型畜牧业的调查和思考

2019-01-06赵静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粪污规模化粪便

赵静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畜牧站 737100)

1 金川区畜牧业发展现状

随着金川区畜禽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畜禽数量正在逐年增加,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粪便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2018 年全区各类畜禽饲养总量达到86.2 万头(匹、只),其中肉牛饲养量达1.24 万头,奶牛饲养量达1.2 万头,羊饲养量达25.2 万只,生猪饲养量达2.04 万头,鸡饲养量达43.4 万只。全区年约产生畜禽粪污51.8 万t,利用总量为37.82 万t,粪污综合利用率为73%。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粪污产生量为33.52 万t,利用量为28.83 万t。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6%。在综合利用方式上,据统计,全区25 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中粪便经堆肥发酵还田的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占72%,粪便加工有机肥和供第三方处理的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占28%;污水通过沉淀氧化等无害化处理方法还田的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占95%。全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0%,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

近年来,金川区实施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开展粪污清理、输送、储存、处理等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建设。全区建成万头标准化奶牛场3 个、千头2 个;千头肉牛养殖场2 个、百头4 个;万只种羊场1 个,500 只以上肉羊养殖场10 个;万只蛋鸡场4 个;规模化猪场8 个。培育和发展规模以上畜牧龙头企业12 家,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共创建标准化养殖示范场9 个(部级2 个、省级7 个);大力推广畜禽粪便自然发酵、厌氧发酵、有机肥生产、沼气生产、渣液还田等资源化利用技术,使畜禽排泄物更利于收集加工。培育建设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加工生产主体3 家,即金昌天康养殖有限公司有机肥加工厂、金昌沃立宝生物有机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金昌南洋兴盛养殖有限公司有机肥加工厂,使畜禽粪便不再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畜禽粪便的加工再利用将会成为全区社会、经济和环境“共赢”发展的有力措施。

2 制约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尽管近年来我区畜牧业发展迅速,效益显著,但必须清楚地看到金川区畜牧业经济在实现持续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区域布局,资金投入,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部分中小规模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陈旧落后,得不到有效合理利用;新建改建设施设备投资较大,经营者筹集资金困难。二是对利用以畜禽粪污为主要原料进行加工生产有机肥的奖补政策机制尚不完善,产业化培育发展缓慢。

3 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的措施

3.1 严格准入,源头防控

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力度,积极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在法律规定的禁止养殖区内,不得新建畜禽养殖场(小区),对于已经建成的按照有关规定限期关闭或搬迁。对禁养区之外新建、扩建的养殖场(区),严格依按照立项审批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把入口关,实行污染物集中治理、达标排放[1]。对未配套治污设施和不能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养殖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建设。

3.2 加强宣传,增强意识

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畜牧养殖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养殖场户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循环农业和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意识,进一步提高村民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使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成为广大养殖户的自觉行动[2]。重点宣传规模化标准化畜牧业的优势和生态养殖取得的效果,对造成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曝光,引导养殖户向生态养殖模式发展,走产业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3.3 突出重点,多元利用

持续以生猪、奶牛、肉牛、家禽规模养殖场区粪污处理和利用为重点,就地就近肥料化利用为基础,采取宜肥则肥、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多元处理模式,因地制宜、因场施策,针对各镇不同畜禽类别和不同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区,采取经济适宜的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实现粪污就近高效利用。

3.4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健全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培育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

猜你喜欢

粪污规模化粪便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