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腺病毒病防治

2019-01-06戴美丽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腺病毒血清型

戴美丽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065300)

猪腺病毒于1964 年被发现,在病猪脑内、肺脏、肾脏等器官内均发现有本病病毒。虽然本病在感染后基本不会造成病猪死亡,但还能导致猪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对本病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1 病原简介

猪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的成员,通常有3 个毒株,分别是 A、B、C。目前发现有 5 个血清型,其中血清型1、2、3 型属于猪腺病毒A 株,血清型4 型属于猪腺病毒B 株,而血清型5 型属于猪腺病毒C 株 [1]。猪腺病毒直径为80~90nm,外边没有囊膜包裹,其核衣壳为20 面体对称。病毒粒子通过负染后在电镜下观察可见颗粒为标准的6 边形,有时还可以观察到有纤维和顶球存在。病毒能在较高温度下存活较长时间,通常在室温下能保持活性超过10d。其对各种消毒剂均敏感,能在碘类和醛类消毒剂作用下很快失去活性。

2 流行情况

本病在各地均发生流行,只是不同地区流行的血清型不同。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通过粪便中的病原污染饲料、饮水及其他器械等,当健康猪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物质时可能造成感染发病。病原还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导致呼吸道感染。本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发病更为严重。

3 临床症状

猪腺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3~4d,仔猪表现为肠炎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喜卧、排出稀软粪便,粪便常污染肛门周围和后肢等部位。腹泻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而异。病猪还可能出现呕吐症状。有的病猪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发病较为严重的病猪表现为共济失调,常卧地,生长缓慢,但一般不会出现死亡情况。妊娠母猪发病后可以引起流产症状。

4 病理变化

发病猪的病理变化和其感染的病毒型有相关性,通常感染1、3 型的病猪表现为脑膜脑炎病变,还在肝脏、心脏、胰腺及肾上腺等部位发生炎性病变。而4 型病毒引起的病变主要是肾小管周围的浸润,肾脏表面有出血点,肾脏内的毛细血管不断扩张,肾小管也表现为营养不良状态。通过对肺部镜检可见其肺泡内有包涵体,肺泡间隔内有不同细胞浸润的情况。切开脑部可见病猪脑部发生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性套管等为特征的脑膜脑炎病变。

5 疾病诊断

由于本病感染后可出现一定的临床症状,也可以表现为隐形感染,所以诊断本病通常需要通过实验室方法。本病的实验室检测有病原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5.1 病原学方法

通过采集病猪病料,一般需要采集粪便和肠道内容物,也可以使用肛门拭子。置于冰箱后反复冻融,进行病原分离。病毒分离选用猪肾细胞,肺细胞和睾丸细胞等原代细胞进行培养。48h 后观察有无特征性细胞病变。再继续培养14d,观察细胞有变圆变大,其中颗粒性物质增多的情况,内部有包涵体,基本可以确定本病感染,也可以通过电镜直接检查。

5.2 免疫学方法

免疫学方法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琼脂扩散试验。可以检测出血清中的病毒抗体,在检测时需要应用标准阳性和阴性血清,观察标准阳性血清、标准抗原以及被检测的抗原孔间会不会出现沉淀线。可以用来判断被检测样品是阴性还是阳性。

还可以应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来检测,由于猪腺病毒1型凝集大鼠、豚鼠、猴和人“O”形红细胞,4 型凝集大鼠和鸡红细胞,2 和3 型则无血凝性[2]。由此可以应用本方法来鉴定1、4 型猪腺病毒。

免疫组化染色技术也较为常用,病猪病料切片也可采用免疫荧光抗体、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都可取得较好效果[3]。

5.3 分子生物学方法

应用传统的免疫学方法检测不仅试验需要的时间较长,而且灵敏度也相对较低。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弥补这些不足。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诊断方法。现在应用最多的技术为PCR 技术,本病的诊断已应用巢氏PCR 技术,多重PCR 技术及荧光定量PCR 技术。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

由于本病目前没有生产出疫苗,而且,作为一种病毒性疾病没有可供使用的药物。所以预防本病只能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应激因素是本病的一个病因,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应避免各种应激因素的作用,减少应激引起的发病。猪群最好是自繁自养,尽量不要从场外引种,防治将病原引入。日常饲养过程中要将猪舍内外清理干净,制定出严格的消毒制度。猪的饲料和饮水要卫生,没有变质情况。猪舍要具备良好的保暖和通风环境,确保温度变化不大,而且能将有害气体排出,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6.2 治疗

本病没有特效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应选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应用提升机体免疫力的药物,病猪还要饲喂充足的营养物质。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腺病毒血清型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某部腺病毒感染疫情调查分析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通辽地区牛肉与牛肉制品沙门氏菌血清型调查
载EPO腺病毒的PLGA纳米纤维支架在体内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
肺炎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