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场种公猪培育及健康管理模式建立

2019-01-06于淑艳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调教公猪定期

于淑艳

(吉林省临江市畜牧总站 134600)

俗话说“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如果想快速发展猪群,只有良好的母猪品种是不够的,与种公猪品种和质量有密切关系。但种公猪这个问题通常被小的饲养场户忽略,导致生产效益不达预期。

1 科学选育种公猪

(1)选择优良的种公猪是改良猪场品种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选择种公猪时,需多方观摩考察,通过正规渠道引种,并且要保证种公猪系谱和品种纯正,没有疾病隐患,乳头数不少于七对,且要从繁殖性能、后裔或同胞育肥性能好的后代中进行选择。

(2)选留后备种公猪时应分别在出生断奶4 月龄,配种前进行选留,成功之后的选育必须符合本品种的体型特征,选择个体大、健壮结实、腮肉少、眼光有神、健康活泼,发育良好,前肢发达的种公猪,初配后要记录配种母猪的受胎率及产仔成绩,淘汰掉产仔少、受胎率低的公猪。

2 合理饲养种公猪

(1)种公猪的饲养需要在远离配种舍的地方进行单圈饲养,在对种公猪猪舍选址和布局上要合理规划,通过对猪场进行健康管理,为种公猪提供清洁干燥舒适的猪舍,温度适宜,采光合理。夏季气温过高,会影响种公猪的精液质量,因此,夏天要做好猪舍防暑降温措施。在种公猪猪舍安装通风设备,以保证猪舍能自由通风,空气清新,定期清理猪粪,打扫猪舍,必要时可用消毒药水喷洒,避免猪舍内空气中扬起大量灰尘,减少防止猪舍产生刺鼻的味道,防止猪舍中病原菌通过空气传播引起种公猪呼吸系统疾病。另外饲养种公猪的猪舍应相对宽敞,要有足够的场地满足种公猪日常运动。还可以在猪场周围栽种绿植,通过绿化猪舍达到减少猪场灰尘,净化猪场空气的作用[1]。

(2)种公猪的饲料营养要全面,用全价饲料合理喂养,饲料避免单一化,根据种公猪生长阶段对饲料成分进行科学配比。种公猪饲养过程中要适当减少能量饲料的饲喂,合理加入青饲料,适当添加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保证饲料营养平衡,增强种公猪体质和抗病能力。在种公猪配种期尤其需保证蛋白质的供给量,从而提高种公猪精液数量和质量。在猪舍安装自动饮水装置,保证每天24h 无间断提供饮水。要求水质清洁干净无污染,冬天气温比较低时要注意水温。及时清理剩水及剩料,定期对饲喂器具进行消毒。

(3)饲养过程中要重视种公猪的运动,合理的运动不仅有利于种公猪保持健壮的体型,还可以增强其抗病能力,提高精子质量,有助于授胎成功。因此,在平时要注意让种公猪在活动场内多进行自由运动,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人工驱赶的方式促进猪在猪场内跑动。

(4)重视种公猪调教,采用科学合理的调教方式,避免抽打粗暴地方式。每天调教时间不宜过长,掌握在20min 以内,循序渐进的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另外在饲养过程中还要细化种猪管理,及时修理种公猪的犬齿和前蹄,防止在交配过程中咬伤或抓伤母猪。

3 合理利用种公猪

种公猪进行配种的标准必须是满出生10 个月,体重在120~130kg。选用后的种公猪要进行合理利用,交配不能过于频繁,需根据猪龄,合理制定交配时间,禁止频繁交配,以免降低精子质量。定期检查公猪精液质量,以防出现公猪无精或死精。对于长时间不用的种公猪也要定期采精验精,避免种公猪精液品质下降[2]。

4 加强种公猪疫病防治

种公猪使用时间比较长,为降低种公猪对猪场疾病传播的风险,应定期做好种公猪免疫预防措施,对春秋两季的常规免疫接种必须按照猪场制定的接种程序进行防疫接种,接种时要注意接种疫苗的保质期和质量。同时加强营养保健程序,防止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而且要对种公猪定期驱虫,在配种前将所有免疫预防程序做完,避免在配种时进行驱虫剂或免疫疫苗接种,防止引起胚胎畸形。饲养员要每天常规巡视猪舍,对种公猪进行精神状态健康监测,观察公猪精神状态、异常体征及进食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隔离转移并积极治疗。定期对种公猪进行体检,维持种公猪最佳健康状态。

5 完善种公猪健康管理模式

引进先进的大规模猪场的种公猪管理技术和理念,从种公猪科学选育,合理饲养,配料,猪舍选址和建设,猪舍环境维护,种公猪调教,运动管理,合理利用配种,定期精液检测,种猪淘汰以及种公猪防疫、体检、保健等,建立一整套猪场管理严格的制度标准和管理程序,并由专人负责,记录建档。根据各阶段种公猪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加强管理,不断完善种公猪健康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调教公猪定期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阎肃:调教“顽劣”儿子成才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