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探究
2019-01-05牛红云庞丽丽薛贵彬
牛红云,孙 强,庞丽丽,杨 辉,薛贵彬
(1.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2.善地嘉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 文件精神,黑龙江省为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决定建设一批黑龙江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提高服务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高水平专业成功申报成为省级高水平建设专业,自项目实施以来,以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1 完善专业适应产业能力动态调整机制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联合省内食品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共同对黑龙江省食品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发展动态进行研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建立专业紧跟行业发展变化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内容的长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与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精准对接,每年定期对农产品生产发展、产业信息变化、人才岗位需求变化、毕业生岗位迁移规律、生源变化情况的调查研究,形成产业调研报告,为专业对接产业提供信息支撑;二是建立专业带头人与专业教师参加产业研究、常态化参与企业实践的工作机制,提升专任教师研究产业的能力和专业带头人根据行业变化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能力,建立教师把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内容的机制,并使其常态化。三是建立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研制、完善切实可行的专业服务和产业能力自我评价标准,建立专业预警和专业退出机制。
2 深化校企融合育人机制建设 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基于“校企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的原则,与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共建共育共管的人才培养机制[1-2]。一是校企双方共同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学员注册制度、企业用人标准、招生考核标准、试点企业招工制度、专业学生优选录用制度、企业用工协议、单独招生协议、双导师制等学徒培养管理制度,建立“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二是校企专家共同研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共同开发实践教学体系、共同开展教学管理,实现校企联合共育技术技能人才;三是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校企双导师育人机制,鼓励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结成一帮一互助小组,学生与企业师傅建立师徒关系。
3 强化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实施校企共建实训教学基地,打造“两中心一平台”,即农产品研发中心、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现代农业企业VBSE综合实践平台[3]。农产品研发中心建成后除满足正常教学使用外,还兼具从事各类农产品深加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社会培训服务等功能。按照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标准,与黑龙江华测检测有限公司合作新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不仅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而且为食品类、农产品类企业提供第三方检测和新技术研发、农产品企业产品溯源及设备使用培训服务等功能。与新道创新创业学院共同开发“现代农业企业VBSE综合实践平台”,借助“研发、检测两中心”优越的科研创新条件,为创业学生提供可行的创新项目和智力支持,提升学生创业成功率。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营造促进教师成长发展环境[4]。一是强化专业带头人培养,通过定期参与国内外培训、企业挂职锻炼、访学交流、专业考察、教学研讨、主持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建设能力,通过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企业技术培训和横向课题研究提高专业带头人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二是提升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开展课程建设、课题研究、教学比赛、国内培训、国内访学等方式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制定骨干教师的成长规划和建立骨干教师考核机制,要求每位专业教师至少建设1门核心课程、主持1项科研课题、指导技能大赛1项、参加教学比赛1项、对接企业大师1位、参加国内外访学1次,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科研和课程建设能力;三是完善兼职教师队伍。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按专、兼1∶2比例建设兼职教师队伍,满足校内专业课教学、企业现场教学、顶岗实习指导的需要;四是建立专业名师工作室,通过健全名师工作室制度,发挥其带动效应,指导和带动校企合作、科技创新、教育科研和理论研究。
5 强化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打造专业区域影响力
一是通过完善教师社会服务管理办法,建立教师开展社会服务长效机制,支持和鼓励专任教师开展应用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建立教师个人社会服务成长规划,按照教师的职称级别,制定与其能力相适应的社会服务项目,并与职称评定、绩效和年终考核挂钩。二是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教师团队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引进或聘任行业领军人物,带领专业教师开展企业产品研发、工艺改进、设备改造、经营咨询等项目,提升专任教师的社会实践和服务能力。三是搭建服务平台,激发师生科研创新活力。依托学院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校企共建集农产品生产研发、工艺改进、产品创新、第三方检测于一体的农产品研发中心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校企协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为师生搭建优质平台。四是打造专业团队,拓宽社会培训领域。开展面向农垦职教集团内企业、周边中小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咨询、策划、培训服务。五是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区教育。发挥农产品加工实训基地的场地、设施、师资、教学实训设备和教育资源优势,向社区开放服务。
6 对接国际职业标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专业人才
探索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并进一步深化合作,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学生交换、学分互认制度。定期邀请或选派师生交流互访,开展学术研讨、技能比拼、文化交流等,引入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文化背景课程、行业背景课程,将AOAC标准(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标准) 引入农产品检测教学内容。引进国际院校的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标准,引入课程、资源等。将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方法等引入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尝试为垦区“走出去”企业和中国海外经营企业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