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专业“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9-01-05罗小虎潘丽红李永富陈正行
罗小虎,潘丽红,李永富,陈正行
(江南大学 食品学院,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
0 引言
“文献检索”课程是针对高等院校本科和硕士开设的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于食品专业学生来说,该课程可以作为一个十分实用的工具,为学生的科研文章检索提供较好的方法。学生通过学习“文献检索”课程,能够系统地学会如何进行高效检索,掌握各类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并能利用网络资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文献检索”作为一门高校必须的通用型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学,同时研究实验方法并进行创新,该课程大部分由图书馆开办。但是由于重视不够,在“文献检索”课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为主”的方式,缺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课时安排少,缺乏课堂互动式教学及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出现了一定的不足之处,学生学习的情况不容乐观[1]。为适应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满足行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结合食品加工专业的实际,对“文献检索”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1 “文献检索”教学困境
在课程设置中,一般将“文献检索”课定位在公共基础课,大都在机房上课,因此具有涉及专业广、上课人数多、班级规模大的特点,所以也通常被称之为“大课”。公共基础“大课”,大都处在“学校强调重视,学生相对忽视”的尴尬境遇。学生出勤率、积极性都不是很高。教师在前方演示时,学生在各自电脑前的听课状态很难把控,特别是学生玩手机、用手机挂课的现象频繁发生。
理论课多于实践课的传统的教学形式难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大部分学生容易在课堂上游离不在状态,玩手机现象较为严重。同时“文献检索”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为平时成绩占30%~40%,最终成绩占60%~70%,很难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平时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优化教学内容
“文献检索”课程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正确指导学生的检索策略,指导其学会快速检索的方法,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数据库的合理选择。学生在进行文献检索时,第一步是选择其合适的数据库。在选择数据库时,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从而选择不同的中英文数据库,在现有条件下,选择数据库资源较为丰富的为好。同时在使用的时候,要充分了解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如特征功能和相关文献的收录情况等。②检索途径的灵活选用。不同数据库检索途径不同,使用不同的检索途径可能检索的正确性不一样。因此,需要目的性明确,选择最合适的检索途径,得到需要的检索结果。
在上述合理选择数据库和检索途径的灵活选用基础上,根据“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目标,剖析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并结合“文献检索”课程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文献检索”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文献类型及检索式的构造、中文文献数据库介绍及使用(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国家知识版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汇雅电子图书等)、英文文献数据库介绍及使用(Elsevier-Science Direct全文数据库、Springer Link全文数据库、Wiley Online Library全文数据库等)、网络免费资源检索介绍(小木虫论坛、百度学术等),以及Note-Express和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2]。同时还可以选择食品专业热点词为例,如“转基因食品”来介绍具体文献的检索过程及下载、导出、引用等方法,并介绍该专业领域重要的国内外期刊杂志,拓宽学生的视野。另外,3个较为著名的外文数据库也需要为学生所熟知: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 SCI)、工程索引 (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科技会议论文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以及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 和期刊JCR分区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3]。
3 优化教学方式
由于“文献检索”课程需要很强的交互性,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设计以下几种交互方式。
3.1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
在移动教学平台的环境中,学生与教师的交互主要是“文献检索”的实践操作环节,其主要是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2个方面。对于理论讲解方面,教师通过手机APP等移动教学平台的运用,使用相关的移动设备,将理论方面的学习课件展示给学生,并通过相关的注解,使学生便于理解和实际操作。
3.2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
在“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上台展示。例如,关于参考文献的相关内容,可以结合每位学生的学年论文也可进行参与式教学,即按照学年论文题目的相似度进行分组(每组3~4名学生),每组推选一位学生进行主题检索过程的演示,其他学生参与提问和讨论。这样学生上台展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并使其他学生也参与其中,学习到更多方法。
3.3 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交互
教师可以预先对需要学习的“文献检索”课程进行视频录制,并制作相关课件,通过使用移动教学平台,将课程的教学资料上传至教学平台,使学生更方便地学习,随时随地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由性。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学习课堂上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上课时间[4]。
通过交互式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献检索”的知识与技巧技能。交互式学习方法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减轻了教师教学压力,更大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化程度,使学生自由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优化学习效果。
4 完善考核方式
为了更好地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提出了在传统的理论知识考核以外,形成以检索报告和学年论文等多形式的考核体系。课程成绩包括2个部分:平时成绩和课程考核成绩,权重分别为30%和70%。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 平时成绩总分为100分,布置5次课后作业,每次作业20分,根据学生作业的规范性、逻辑性、正确性等综合打分,并针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点评。
(2) 课程考核成绩总分为100分,由理论考核、检索报告和学年论文3个部分组成,相应的权重分数分别为30分,30分和40分,即课程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检索报告+学年论文。
5 结语
“文献检索”课程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食品专业学生而言,文献检索能力十分重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与信息检索水平十分必要。“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由最初的图书馆承办,到高等院校正式开课,再到被国家发展为覆盖所有学科,可见其在高等教育实施中的地位在不断加强。“文献检索”作为大学学科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在信息资源快速增长的今天,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适用性、实践性人才。通过对“文献检索”课程的改革,相信食品专业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力和社会适应力都会有较大提升。在文献检索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提高。食品专业“文献检索”课程的改革,达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