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室冬春茬黄瓜育苗技术集成

2019-01-05徐孝海王鑫吴川

中国果菜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断根子叶真叶

徐孝海,王鑫,吴川

(邳州市农业农村局,江苏邳州 221300)

种苗是生产的基础,要保证蔬菜生产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仅仅依靠育苗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了,有必要实现蔬菜育苗的现代化与产业化,促进蔬菜产业升级[1-3]。应用日光温室和大棚等生产性设施,结合增温保温设备,采用科学的棚室环境调控技术、育苗管理技术等,开展冬春茬设施蔬菜育苗,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育苗安全性高,且能够培育设施蔬菜春提前栽培的优质壮苗[3-4]。同时采取嫁接换根技术可有效阻断土传病害传染途径,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增加产量,提高产值。

1 设施选型与设备选择

低温季节蔬菜育苗的要求是增温保温、防病促苗。设施选型与设备选择,应以平地型日光温室为主体设施,内置设备有拱棚保温和电热辅助。平地型日光温室有利于制作地上高畦,棚室内湿度容易控制,便于冬季育苗管理;拱棚保温就是应用加盖保温毛毯的保温小弓棚,在冬季极端低温和连阴雨时进行保温;电热辅助日光灯、电热丝等增温补光设备,保证极端低温时期和连阴雨时期蔬菜苗的正常生长,确保育苗安全性[5]。日光温室中部按照每隔6 m 安装1 盏500 W 太阳灯,太阳灯离地高度1.5 m 左右,满足连阴雨雪期间的增温补光需要。

2 品种选择

冬春茬黄瓜多选择9 月中旬育苗,10 月底定植,元旦前后即可采摘上市。选择耐低温弱光、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品种。目前江苏徐淮地区优良的黄瓜品种,有长春密刺、德瑞特718、津优35 等。

3 育苗

3.1 苗床准备

日光温室黄瓜育苗在待栽的棚室内进行。选择前茬未种植瓜类作物的园土做营养土,加入40%腐熟有机肥,耙细耧匀,纵向作畦,畦面宽1.2 m,畦边挖深0.3 m的畦沟,宽0.3 m,将畦沟内土壤培于畦面上,打碎拍平,形成高于地面10 cm 左右的地上畦面;也可以将营养土装入塑料钵中,排紧在苗床中待播。

3.2 浸种催芽

播前选晴天晒种2~3 d,去除杂质、病粒、瘪籽,选留籽大饱满的种子进行浸种催芽,每667 m2温室黄瓜用种量为150~200 g,南瓜用种1 500~2 000 g。黄瓜催芽时用55 ℃热水浸烫15 min,不断搅动,然后转入25~30 ℃温水中泡4~6 h,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湿纱布包好,放在大碗或小盆中,上盖湿毛巾,放在25~30 ℃环境中催芽,其间翻动2~3 次,并用清水冲洗。经24~36 h 即可出芽播种。南瓜浸种催芽法与黄瓜基本相同,南瓜浸种后需晾15~18 h,然后催芽。

3.3 播种

江苏徐淮地区黄瓜的播种期一般在9 月中旬,嫁接苗有约12 d 的缓苗期,苗龄35 d 左右,元旦前后即可上市。嫁接育苗时,待播黑籽南瓜的日期要根据嫁接方法不同而调整。采用靠接法,黑籽南瓜要比黄瓜晚播3~4 d;采用插接法,黑籽南瓜要比黄瓜早播5~6 d。

4 嫁接换根

在设施栽培中,黄瓜枯萎病、疫病等病害日趋严重,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抗病品种,唯一有效、方便地控制土传病害的措施是嫁接育苗。这样可促进根系发达,增强秧苗的生长势和抗寒性,提高产量[6]。嫁接育苗多采用靠接法,嫁接苗的苗床要选择在待栽的棚室内,每667 m2接穗和砧木约需播种床各为4~5 m2。育苗床床土要肥沃疏松,播种时将床土浇足底水,分别将黄瓜和黑籽南瓜种子均匀地播入各自苗床内,播后喷药防病覆盖地膜,支棚盖草帘保温保湿。

如果生产上采用插接法嫁接,可在育苗床上播,培育黄瓜苗,黑籽南瓜苗用营养钵育苗[7]。嫁接时黑籽南瓜不起苗,可直接在营养钵内嫁接。准备好单面刮胡刀片、竹签、嫁接专用塑料夹等嫁接工具。

4.1 嫁接时间

靠接法一般在黄瓜(接穗)播种后12~14 d,南瓜(砧木)播种后8~10 d,株高7~8 cm 时操作,此时黑籽南瓜第1 片真叶如黄豆粒大小;黄瓜子叶平展,第1 片真叶如米粒大小,嫁接最适宜。采用插接法,当黄瓜幼苗子叶平展,南瓜第1 片真叶微露时开始嫁接。

4.2 嫁接方法

4.2.1 靠接法

靠接法嫁接时温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5~25 ℃,如温度过高可放下草帘,防止阳光直射,也可在午后、傍晚或夜间光弱而温度合适时进行[8]。嫁接前1 d 先对瓜苗喷1次杀菌剂。嫁接时把两种苗用竹签从苗床中起出,放在苗盘内,起苗时要少伤根又要少带土。具体操作方法是先用竹签剔除南瓜苗的生长点,左手拿苗,右手拿刀片,在子叶下约1 cm 处自上而下呈40°角斜切一刀,刀口应在与子叶垂直方向上,深度为茎粗的一半,刀口长约0.5 cm。取黄瓜苗,从子叶下约1.5 cm 处自下而上呈40°角斜切刀,刀口应位于子叶下面,深度为茎粗的3/5,刀口长0.5 cm 左右。为防止接口错位,要将切好的黄瓜苗及南瓜苗的两切口嵌接在一起,用手提住接口,黄瓜苗的子叶要交叉在南瓜苗子叶之上,两苗的子叶呈“+”字状。接口用专用塑料夹固定,然后栽到直径为10 cm、高10 cm 的塑料营养钵中,放入移苗床内培育。栽时应注意埋土深度不得高于嫁接苗的切口,以免感染接口;南瓜和黄瓜的根系应相距1 cm 左右,便于愈合后断根;栽好后要浇足底水,注意水不可沾在切口上,否则影响成活。

4.2.2 插接法

插接法嫁接时,从育苗床中取出南瓜苗营养钵放在方桌上,注意不能将南瓜苗起出嫁接,同时从育苗床上轻轻拔出黄瓜苗[9]。用竹签剔除砧木苗的生长点,后用竹签从接穗子叶基部的一侧向胚轴中斜插成0.5~0.7 cm 深的洞在接穗苗子叶下方斜切一刀,将黄瓜苗切下,切面长0.5 cm 左右,再从另一面下刀,把下胚轴切成楔形,然后拔出竹签,把接穗插入砧木的小洞中,两苗子叶要呈“+”字状,南瓜苗与黄瓜苗的切口要密切结合。嫁接完成后,将营养钵放回苗床中排列整齐,苗床在2~3 d 内应保持高湿状态,床温白天保持25~30 ℃,夜温23 ℃,中午适当遮阴。

5 苗期管理

5.1 断根前管理

靠接苗栽于苗床后,棚室内温度白天应在25~30 ℃,晚间保持在16~18 ℃,空气相对湿度要在95%以上。嫁接后前3 d,育苗小棚要严密覆盖。3 d 后白天要逐渐加大通风量,但夜间还要盖好薄膜。1 周以后,只要没有寒流就可撤掉小棚,光照太强,可加盖草帘遮阴。栽后7 d内,床土干燥,应浇小水,使床土保持湿润,但要防水分进入伤口影响成活。7 d 后可喷水并最好结合叶面施肥,但要防止因此造成苗床湿度大而烂苗。在此期间,去掉塑料夹。同时用手掐伤黄瓜切口下部的下胚轴,为断根作准备。经10 d 左右,当黄瓜第1 片真叶完全展开,用刀片从嫁接口的基部将黄瓜下胚轴切断,并拔出黄瓜的原有根茬,同时将土压实。

5.2 断根后管理

黄瓜断根后仍需经常结合喷水进行叶面追肥,同时用通风来调控白天和夜间温度,白天保持在23~25 ℃,夜间15~16 ℃,土温20 ℃左右。

5.3 定植前管理

黄瓜苗在定植前要适当加强通风换气,使秧苗得到锻炼,可采加大温差的方法。幼苗根系发达,叶面积大,节间短,株型紧凑,雌花节位低,结瓜早,适应性强。白天棚室温度保持在30~35 ℃,最高不得超过38 ℃,夜间应保持8~10 ℃,早晨不得低于5 ℃;阴雨天白天15~20 ℃,夜间不低于5 ℃。

6 苗期病害防治

6.1 真菌性病害

常见的有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等。设施栽培中可通过调节温、湿度来控制病害的发生,阴雨天也应注意适当通风[10]。

药剂防治应在发病初期喷施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等喷施,交替使用,可收到较好效果。喷药应严格用药浓度和施用量,以防产生药害。

6.2 细菌性病害

黄瓜细菌性病害主要是黄瓜角斑病。可在发病初期用47%春雷·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 倍液,每5~7 d 喷1 次,连喷2~3 次。

6.3 生理性病害

黄瓜生理性病害主要有黄瓜沤根、化瓜等。黄瓜沤根,瓜苗如偶遇连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加上浇水过量,土壤温度长期低于12 ℃,根系在过湿、低温、缺氧状态下生机破坏,呼吸受阻,吸水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萎蔫。持续时间一长,导致发生沤根。防治黄瓜沤根,床土要平整、疏松,前期浇足底水,苗期适量增加放风,适当控水,避免苗床过湿;苗床温度应在16 ℃左右,不得低于12 ℃。发生轻微沤根后,要及时松土。

7 提高黄瓜嫁接成功率的措施

7.1 合理安排接穗和砧木播种间隔期

采用靠接法应先播接穗,后播砧木两者相差4~5 d。采用插接法应先播砧木,后播接穗,两者也是相差4~5 d。

7.2 苗床管理科学

播后至出苗要闭棚保温,促苗迅速出土,一般白天保持25~28 ℃,夜间18~19 ℃,出土后要降低5~8℃,防止幼苗徒长。嫁接前一般不浇水追肥,同时要注意天气变化,要求嫁接后必须保证有2~3 d 的良好天气,以利于提高成活率。

7.3 掌握正确的嫁接技术

靠接法一般在黄瓜第一片真叶半展,砧木子叶平展时进行。而插接法一般在砧木播后10 d 左右,接穗播后5~6 d 子叶平展时进行[11]。

靠接前接穗和砧木都要适当多浇水,提高夜间温度,使下胚轴伸长到7~8 cm,以免定植后接口接触土壤而感染。把黄瓜和南瓜苗由苗床中取出,去掉南瓜苗真叶,用刀片在子叶下0.5~1.0 cm 处,按35~40°向下斜切一刀,深度为茎粗的1/2,然后在黄瓜苗子叶下1.0~1.5 cm 处向上斜切一刀,角度为30°左右,深度为茎粗的3/5,把两个切口互相嵌入,使黄瓜子叶压在南瓜子叶上面,用嫁接夹固定,也可用1 cm 宽的薄膜条,截成5~8 cm,包住切口,用曲别针固定。嫁接后立即栽到装营养土的容器中或苗床里,然后扣小棚。

7.4 加强嫁接苗管理

7.4.1 环境条件的控制

嫁接愈合的适宜温度要求为25~30 ℃。嫁接要求夜间避免见强光,应覆盖遮光,以后逐渐增加见光时间,7~8 d 后可不再遮光。此外,嫁接时还需要注意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2 d 后开始逐步通风换气,降低湿度,但床土和营养钵内的湿度不宜过高,以免沤根烂苗[12]。

7.4.2 断根

嫁接后8~10 d 接穗颜色转绿,心叶油嫩,中午不萎焉时即可断根。在断根前一天,先将接穗的下胚轴接口以下用手指捏伤,第二天在接口下0.7~1.0 cm 处剪去一段,以防断口重新愈合。

7.4.3 除砧木侧芽

砧木切除生长点后,将会萌发大量不定侧芽,直接影响到接穗的成活,因此,应及时除去砧木上所形成的不定芽,一般在嫁接后一周开始进行,每2~3 d 进行一次。

猜你喜欢

断根子叶真叶
Investigation of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perovskite single crystals by pulsed and DC bias transient current technique
再现鲍森·詹森实验中的思考与探究
断根与IBA处理对沙冬青根系质量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痔断根片治疗痔疮的药效学实验研究及对结肠黏膜组织AQP1表达的影响
基于日光温室的工业番茄育苗气象条件分析
牙种植机联合枪钻在后牙断根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高密度苹果园根系修剪对新梢生长及坐果的效应
黄豆幼苗生长过程中第一真叶与第二真叶生理指标的比较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甜瓜红心脆和早皇后再生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