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桔梗性能特点及证治机理之新探

2019-01-05王琳王辉

中医药信息 2019年6期
关键词:药性宣肺桔梗

王琳,王辉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桔梗是一味临床常用中药,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草纲目》云:“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因其味苦,又称苦桔梗;肥大肉白者为上品,习称白桔梗、玉桔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异名:白药、梗草、卢茹(《吴普本草》)、房图(《名医别录》)、苦梗(《丹溪心法》)、苦桔梗(《本草纲目》)和大药(《江苏省植物药材志》)等。

对于桔梗药性的认识,历来普遍认为其性苦、辛、平,主入肺经。可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便秘、癃闭等证。笔者认为,结合桔梗的性能特点及临床治证,究其药性根本,应以辛味为主,苦味为次。但是历代本草及中药著作中往往将其苦味置于药性之首,而辛味居于次,实属不妥。众所周知,桔梗又习称“苦桔梗”,乃因其味苦所致,此应主要指其真实滋味,而非药性中之“苦”味。并且桔梗在临证运用当中,其苦味发挥的作用并不十分突出。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称桔梗“其性辛,微温”,亦未曾提及其“苦”味的药性。《本草汇言》谓其“味厚气轻,阳中之阴,升也”。世人称桔梗“辛散苦泄”,而笔者认为其“苦泄”之功还是根源于其辛散宣肺的特性。如《本草通玄》云:“桔梗之用,惟其上入肺经,肺为主气之脏,故能使诸气下降。世俗泥为上升之剂不能下行,失其用矣。”又如《本草求真》载:“桔梗系开提肺气之圣药,俾清气既得上升,则浊气自克下降。降气之说,理根于是。”

因此,笔者结合桔梗的临床证治,对其药性特点及作用机理作以分析与阐述。

1 咳嗽痰多,胸闷不畅

肺外合皮毛,外邪袭表,则肺失宣降。肺气不宣,则清肃难行,气机不利,呼吸不畅。桔梗味辛善散,主入上焦肺经,长于开宣肺气而祛痰邪、利胸膈,为治肺经气分之要药。《本草汇言》云:“咳嗽乃痰火之邪,郁在肺中,宜桔梗以开之。桔梗主利肺气,通咽膈,宽中理气,开郁行痰之要药也。凡咳嗽痰喘,非此不除,以其有顺气豁痰之功。”治咳嗽痰多,不论风寒、风热皆可应用。风寒束肺者,多配以紫苏、杏仁等以疏风宣肺散寒,如杏苏散(《温病条辨》)。历来人们常以桔梗配苏梗用治此证,从性能上来说,桔梗入肺,主升,宣肺祛痰、止咳平喘,苏梗入肺、脾,宽胸利膈、下气宽中。二者配伍,升降有序,气机调畅,共奏解郁通滞、宽胸理气、宣肺止咳之效,用于治疗肺失宣降、气机不畅之咳嗽、胸闷、气逆等。而风热袭肺者,则多配以桑叶、菊花等以疏风宣肺清热,如桑菊饮(《温病条辨》)。寒痰咳嗽者可配半夏、款冬花等以温化寒痰;热痰咳嗽者可配瓜蒌、贝母等以清化热痰。以上病症,不论寒热,皆取桔梗宣导肺气,祛痰止咳,利咽开膈之功。临床上其单方及复方制剂多用于“润肺止咳,祛痰定喘”,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1]。《医学心悟》亦有止嗽散,用桔梗伍以紫菀、炙百部、白前、陈皮等药,治外感咳嗽,咳嗽较久,表邪未尽,痰多喉痒,苔白,脉浮缓者。本方温润平和,为常用止咳之剂。用千金苇茎汤合桔梗汤治疗感冒后久咳,疗效颇佳[2]。桔梗克咳糖浆对急慢性支气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痰多、久咳等亦疗效显著[3]。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桔梗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桔梗皂苷D,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抗炎、抗氧化及免疫增强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显著的疗效,故被广泛用于各种方剂中[4]。桔梗煎液可通过增加呼吸道黏膜分泌量的方式,达到祛痰的目的[5]。研究还发现桔梗皂苷能显著降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提高巨噬细胞比例,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抗感染能力[6]。在免疫调节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两方面均有显著的药理活性[7]。

2 咽喉肿痛,音哑,喉痹

咽喉为肺之门户,外邪犯肺,往往波及咽喉,导致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而桔梗善于利咽,如《珍珠囊》指出,其“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景岳全书》言桔梗“味辛苦气微凉,气轻于味……其性浮……载凉药清咽痛喉痹。”《肘后方》亦以桔梗、炙甘草为伍,主治喉痹,谓其喉痹专用方,实为《金匮要略》桔梗汤沿袭而来。俗语云:“甘草、桔梗,清利喉咙”,足以体现其善于利咽的作用特性。当然,其利咽之功离不开宣肺作用的发挥,通过宣肺达邪而利咽喉。可以说,宣肺是利咽之根基。《医学六要》清音丸,用桔梗、甘草、诃子等品以清肺、利咽、开音,主咽痛,声音嘶哑。咽痛之证,风热者,可配牛蒡子、薄荷等以散风热、利咽喉;热毒炽盛者,可配板蓝根、山豆根、马勃等以清热解毒利咽喉;兼有音哑者,可配蝉蜕、诃子、木蝴蝶等以利咽开音;如属阴虚咽痛,则配生地黄、玄参、麦冬,以滋阴降火,利咽止痛。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以桔梗、甘草与活血化药同用,是桔梗应用的新发展,如《医林改错》中的会厌逐瘀汤,可谓是代表方剂。方中以桔梗配甘草、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等药,专治咽疾。现代临床亦多用此方治疗慢性咽喉疾患,收效甚显。

3 肺痈吐脓

本品性散上行,能利肺气以排壅肺之脓痰,有较好地宣肺排脓功效,而这一特性历代医家亦多有论述。《日华子本草》言桔梗“补五劳,养气,破癥瘕肺痈,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故常用于肺痈,症见咳嗽胸痛,咳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间者。如《金匮要略》桔梗汤,乃后世治肺痈之基本方。方中指出:“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以排脓解毒。或再配败酱草、薏苡仁、冬瓜仁、桑白皮等以增强清热化痰排脓作用,如《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桔梗汤。《金匮要略》另有排脓散,用桔梗伍以枳实、芍药,专以排脓,主金疮、内痈之证。《医方新解》苇茎排脓汤中,桔梗伍以苇茎、桃仁、冬瓜仁、柴胡等品,以清泻肺热,解毒排脓,用治肺痈咳嗽,吐痰发热,胸痛或闷,舌苔黄,脉弦数者。现代临床亦将此方广泛用于化脓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小儿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并感染者,亦有良效。另《中药临床应用》中将桔梗与鱼腥草相配,组成鱼腥草桔梗汤,主治肺脓疡或大叶性肺炎,发热咳嗽,咳吐腐臭浊痰者,疗效颇佳。研究发现临床上以桔梗为主药组成的方剂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3]。现代研究表明,桔梗总皂苷可抑制肺纤维化过程,从而保护和修复肺组织[5]。

4 胸膈痞闷,胁肋疼痛

《本经》称桔梗“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李东垣言其:“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本草蒙筌》亦谓其“开胸膈,除上气壅,清头目,散表寒邪,驱胁下刺痛”。桔梗可开肺利气化痰,属痰阻气滞者,常配枳壳以升降气机,宽胸快膈,祛痰导滞。如朱肱《南阳活人书》桔梗枳壳汤。方中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枳壳理气宽中、消胀除痞,长于下降行散,二者配伍,有通肺利膈、消痰除痞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肺失宣降、气滞痰阻之胸闷痞满、脘胀不适等证,临床上亦用于功能性脘腹胀气[8]。如兼有血瘀而胸胁刺痛者,可加配当归、川芎、赤芍等活血之品;若治寒实结胸,则配巴豆、贝母破积消痰之品,如《伤寒论》三物白散。方中桔梗祛痰利膈开结,后世亦有认为此中桔梗有一药双关之用,因巴豆性猛必一掠而过,不能尽摧结胸之邪,配伍桔梗既可开胸肺之气,又载峻攻之品上行,使之达到攻下寒实的作用[9]。又如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血府逐瘀汤,主瘀血内阻胸中,气机不畅之胸闷、胸痛,方中亦以桔梗伍以枳壳,一升一降,开胸行气,气行则血行,与方中活血化瘀药共奏排瘀之效。以上证治无一不体现了桔梗辛散开宣、通肺利膈的特性。

5 癃闭,下痢,便秘

肺为水之上源,能通调水道,输布水液向下而行。桔梗开宣上焦,宣导肺气之壅滞,使气化得以下通膀胱,促进了小便的生成与排泄,则小便自利。故在诸多通利小便的方药如五苓散、八正散中加入桔梗,可起到“提壶揭盖”的效果,这也是《内经》中“病在下取其上”治疗法则的体现。临床有用桔梗配伍大黄,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排尿困难[8],收效甚佳。而桔梗治疗下痢、便秘亦是如此。《药性本草》载桔梗“治下痢,破血积气,消积聚痰涎,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本草汇言》亦云:“痢疾腹痛,乃肺金之气郁在大肠,亦宜桔梗散之,后用痢药。此药能开提气血,故气药中宜多用之。”王学权在《重庆堂随笔》中说:“桔梗,开肺气之结,宣心气之郁,上焦药也。肺气开则府气通。”肺主一身之气,肺气不宣,则气机壅塞,气不通畅。中医学认为,肺合大肠,与大肠相表里。桔梗辛散之性主要体现在其善于开宣肺气,肺气宣发则腑气通畅,间接地起到了使胃肠气机下行的作用。治大便秘结或下痢腹痛、里急后重,常配伍桔梗以调气导滞、除后重,确有良效。

此外,桔梗辛味升散之性还体现在其善载药上行,多用作上焦疾病的引经药。《本草正》云:“桔梗,气轻于味,其性浮。用此者用其载药上升,故有舟楫之号。”《本草求真》言:“桔梗,系开提肺气之圣药,可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能引苦泄峻下之剂至于至高之分成功。”《珍珠囊药性赋》称桔梗“其用有四: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气,仍治肺痈;一为诸药之舟楫;一为肺部之引经。”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元素论桔梗时亦指出:“桔梗,清肺气,利咽喉,……与甘草同行,为舟楫之剂。”以上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其善载药上行的特性。《医学发明》中加减三奇散,用桔梗配以甘草、陈皮、苏叶、桑白皮等,治咳嗽上气,痰涎喘促,胸膈不利。而《活法机要》中桔梗汤,亦以桔梗伍以白术、半夏、茯苓、枳实等,治上焦气热上冲,食已暴吐,脉浮而洪者。可见,桔梗用于以上诸方,皆在“升之”“开上”,以治其上。这些都表明了桔梗有载药上行之势,充分体现了其辛散开宣、善达上焦的特性,故临床上常将其作为上焦疾病的引经药来使用,可引药上行,直达病所。现代研究也发现,桔梗能治疗诸多系统疾病,其发挥“舟楫之剂,引经作用”的内在基础为桔梗皂苷表面活性物质,能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能,对其他药物的难溶性成分起增溶作用[9]。

6 结语

桔梗的临床治证无一不体现了其以辛味为用,善于开宣肺气的特性。以桔梗为主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在中医肺科、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尤为广泛[10]。《本草崇源》云:“桔梗为气分之药,上、中、下皆可治也。”《本草正义》亦认为其能温通宣泄,通达三焦,不论上焦、下焦结滞之病一概皆治。总之,桔梗以辛散为功,善于开提肺气,宣胸快膈,而其开宣肺气的根本就在于其所具有的“辛”味。其辛味作用非常突出,可以说,辛散宣肺的特性贯穿了其整个临床治证的始终。而桔梗的祛痰、利咽、排脓之功亦均是以宣肺为前提和基础发挥作用的。世人谓其“苦泄”,实乃根源于宣肺,是宣肺作用的延伸。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得宣,则诸气自降。归根结底,桔梗通过辛散宣肺而发挥其“苦泄”作用,可谓升中有降,其以“辛”味为主的特性不言而喻。诚然,对于桔梗性能、机理的认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猜你喜欢

药性宣肺桔梗
宣肺止咳合剂对LPS 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AQP1 蛋白表达及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提壶揭盖法治疗闭经的探讨
基于药物功能的中药药性研究
天上来信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地狱
千家妙方·我来荐方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