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学原理》探讨新安医家汪机辨治痰证的特色*
2019-01-05郭锦晨
李 慧,郭锦晨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著名新安医家汪机(1463—1540),字省之,明代徽州祁门人。因世居祁门石山坞而自号“石山居士”,世称汪石山。汪氏出身于儒医世家,在《自赞》中自评“心存仁术,主好儒书,颠已垂白,手不停批”。 他临证经验丰富,医术高明,《祁门县志》记载其“行医数十年,活人数万计”,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1]。《医学原理》是集汪氏学术心得与临床经验的成熟之作。从其内容来看,汪氏的医学思想受朱丹溪影响颇大,但不拘泥而有所发展。笔者通过对《医学原理·痰门》的整理研究,将痰证病因及其辨治特色总结于下。
1 痰证之因,当有内外之别
中医医家认为,痰既是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性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2]。汪氏认为“痰为本人之津液,盖由荣卫不清,凝结而成”。痰证是由于“痰”在人体内逐渐积蓄,加之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的影响;或与瘀血等体内其他病因物质相互搏结所导致的一系列证候的统称[3]。宋代陈无择认为痰病缘于三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郁结生痰是内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侵袭生痰是外因,饮食劳倦生痰是不内外因),发展了痰证的病因学,对后世颇有影响[4]。时振声探讨了中医学中痰证的病因及《金匮要略》《医学心悟》等中医医著中有关痰证的各种治法,认为痰的形成除了与外因如风、寒、热、湿、燥、火等有关外,还与酒积、食积、脾虚、肾虚等内因相关[5]。张玉春[6]总结了朱丹溪对痰证病因的认识,概括为以下5点:外邪遏气,聚津成痰;情志致伤,气郁痰作;瘀血阻滞,气涩生痰;阴虚气浮,津结生痰;脾气虚衰,湿聚成痰。汪氏根据朱丹溪的经验加以发展,认为:七情过激,脏腑气机不畅,加之饮食不节,色欲过度,导致脾胃中焦之气虚乏,运动失常,使津液不得输布,凝聚而成痰,此是其内因。若六淫伤卫,以致玄府不通,当发汗时不发汗,蓄而成痰,此是其外因。
2 气郁生痰,当先和气化痰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杂病广要》云:“其所以使之流行于上下者,亦气使之然耳。大抵气滞则痰滞,气行则痰行……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汪氏认为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气的升降出入失常,气机郁结,是痰产生的直接原因[3]。气机不畅生痰,乃因气机不运,瘀滞发热,故而生痰。[7]《济生方》云:“气顺则津液流通,绝无痰饮之患。”朱丹溪云:“治痰以利气为先,职此之谓欤。”是以汪氏总结出因气郁而生痰者,宜先和气而痰自降。“和”有调和、缓和、平和之意[4]。汪氏治气郁之痰主要有二陈汤、导痰汤、涤痰丸、桔梗半夏汤、四七汤等。其中二陈汤以橘红利气,为君;半夏、茯苓豁痰,为臣;生甘草泻火,为使。朱丹溪云:“凡痰证皆以二陈汤为主。欲上,加柴胡、升麻;欲下,加木通、黄柏。”涤痰丸以木香、槟榔、青皮、陈皮、枳壳等利气,半夏、大黄、三棱、黑丑等逐痰积。
3 痰塞经隧,当先逐痰通络
痰饮郁于中焦,阻塞经隧,导致气逆不利,或者在胸、背、胁、项、手、足等之间走痛无常。痰随气升降,痛无定位。《素问·举痛论篇》载:“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汪氏总结治法当导逐痰饮,使气机畅达而疼痛自息,当用控涎丹加减,以白芥子逐痰,甘遂、大戟逐饮。其中白芥子能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止痛。对于寒痰在肺,白芥子既能温肺祛痰,又可利胸肺之气,散胸中气结;对于经络,白芥子能够温经消痰,利经络之气,散经络肌肉痰结。若痰涎壅盛,阻塞经络,当疏通经络以豁痰,用千缗汤,以牙皂疏通经络,通利关窍;以半夏豁痰涎;以甘草泻火,和药。但在攻逐痰实时,强调勿过用峻利之药,中病即止,痰去后宜进行相应调理[8]。
4 中气虚乏,宜先补中健脾
若因中气亏虚,气机不得正常运行,以致津液不能输布,导致生痰者,应当先补中气,使中气健运而痰自愈。若痰填塞于胸中,则胸膈满闷,而脾病不能消化水谷,导致胃气损伤,出现呕吐清水、不能饮食之症。脾主运化转输,主升清,喜燥;胃主受纳腐熟,主降,喜湿;脾胃两者阴阳相合,升降相因,燥湿互济,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6]。明代张景岳指出:脾乃痰之生化之所。他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中指出:“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有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朱丹溪云:“脾土之阴受伤,转运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傅山基于“气虚自然多痰,痰多必然耗气,虽分而实合”的认识,认为就气与痰来说,气虚是本,痰湿是标。汪氏总结中气虚乏致痰之治法当以补中健脾为本、疏郁豁痰为标,当用茯苓汤加减:用人参、白术、茯苓等健脾,枳实、橘红、生姜等利气。气顺则痞满自消,痰自豁。
5 多夹五气,宜辨证论治之
汪氏认为致痰的二因之中又必然夹风、寒、湿、热、味五气,为痰之兼症。若夹风者,为风寒外束,其内郁之火不得发泄,外邪传里致痰,治宜参苏饮、大小青龙汤之类加减。参苏饮治气伤、输运不健,以人参、茯苓、甘草益气健脾,橘红、枳壳、桔梗、紫苏、木香等开郁行滞,半夏、前胡豁痰,佐葛根滑津液、止渴、解肌。若夹寒者,为形寒饮冷所致。寒性收引,使血脉凝涩,津液停于脏腑经络而成痰;或使水液凝结,聚而为痰。治宜丁香半夏丸之类加减。丁香半夏丸主治中气虚寒,以人参补中气,干姜、丁香、细辛散寒,槟榔导滞气,半夏豁痰涎。若夹湿者,为停饮所致。因湿邪停聚,水湿运化不利,聚湿而成痰[9],治宜冲和汤、茯苓汤之类加减。若夹热者,为火乘肺,肺喜润而恶燥,外感燥邪,内伤火热,易损伤肺中津液而致肺失宣降。燥热伤肺,肺阴不足,虚火灼金,炼液为痰[10]。治宜小黄丸、黄芩利膈散之类加减。小黄丸可治一切热痰,以黄芩清热,生姜散郁,助胆南星、半夏以豁痰,人参益气。黄芩利膈丸治火热刑肺,气道不清,津液凝聚成痰,以黄芪、黄连胜热,枳壳、橘红疏气,胆南星、半夏、白矾豁痰,白术补中,泽泻利痰泻火。若夹味者,为甘肥过度,脾失健运,致痰浊内生。朱丹溪提出“肥人多痰”之说,汪氏治此兼症以丹溪治食积痰丸之类加减。总之,痰证夹湿、夹寒、夹风、夹热、夹味,可辨证论治,或汗、或下、或温、或清、或导、或散、或补、或泻以治之。
6 小 结
汪机为一代名医和新安医学奠基人,善于汇集各家之说,在阐发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对后世影响较大。在痰证的认识上,汪机认为痰证分内、外二因,内因为七情混乱、饮食不节、色与过度等,外因为六淫伤卫以致玄府不通。不同病机应对不同治法:气郁当先和气化痰;痰塞经隧宜先逐痰通络;中气不运宜补中健脾;夹湿、寒、风、热、味之兼症者,当以汗、下、温、清、导、散、补、泻治之。汪机虽为固本培元派代表医家,但其治痰学术思想也值得临床工作者借鉴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