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流行与防控

2019-01-05刘冰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脓疱水疱划痕

刘冰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察所 125200)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也称传染性脓疱性皮炎,只危害绵羊和山羊,对羔羊的危害较为严重。多发生于气候干燥的春秋季节,对羊群危害持续时间较长。

1 病原体

病原体为口疮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成员。病毒粒子呈纺锤状,含有双股DNA核心,有囊膜,大小260nm×160nm。从我国各地分离获得的病毒株,作交叉保护试验,证实同属一个血清型。疱疹内容物和痂皮中的病毒在牧场中可保持几个月的传染力,光线可使病毒在几周内灭活。通常浓度的氯仿、福尔马林、酚、酸、碱都可在数分钟内将其杀灭。

2 流行病学

自1923年Arnaud首次证实本病病原为病毒之后,世界各养羊地区都发现有本病存在。我国许多养羊地区也常有本病发生。各种性别和品种羊均可感染,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病毒随脓疱分泌物和脱落的痂皮排出,污染外界环境,主要经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健康羊和病羊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的媒介物均可感染。人多因接触病羊而感染。绵羊和山羊最易感,尤其是羔羊和幼羊(3~6个月龄)最易感染发病[1]。人、骆驼和猫也有易感性,偶见于狗。人工感染可使犊牛(包括牦牛)、家兔、幼犬等动物发病。人口疮主要发生于常接触病畜的兽医、屠宰员及毛皮制品加工人员等。人也可以传染人。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秋干燥季节发生较多;羔羊常呈流行性发生,成年羊发病较少,呈散在性发生;病毒可在羊群中存在数年。

3 临诊表现

病变常始于唇部,沿唇边缘延及口鼻部,重症病变见于口腔。

眼观,皮肤病变初期为红色斑点,很快转变为结节状丘疹,再经短暂的水疱期而形成脓疱。脓疱直径约5mm,比周围皮肤略高,色暗黄,易破裂。脓疱破裂后形成灰褐色硬痂。痂部下肉芽组织增生,使痂斑不断增厚,导致羊嘴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隆起。病变较轻时,1~2周后痂皮自行脱落,局部损伤经再生而修复。严重时病变部可以扩大且相互融合、硬痂,波及整个口唇及其周围等部位,其表面干燥并具有龟裂。口腔黏膜病变初期为水疱、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疱破裂后形成深浅不一的糜烂。病变很少蔓延至食管和前胃。蹄的病变较唇的少见,在蹄冠、趾间隙和蹄球部发生水疱、脓疱,破裂后形成溃疡。严重时病变可蔓延至系部和球节的皮肤。

镜检,表皮细胞增生明显,表皮显著增厚,增生的基底层细胞向下生长,呈网钉状伸入真皮。内层棘细胞发生水泡变性、气球样变,进而破裂形成水疱,水疱可扩大、融合,在变性的表皮细胞内可见酸性胞浆包涵体。真皮血管周围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或形成微脓肿。随着中性白细胞的浸润和坏死,水疱转变为脓疱。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诊表现基本可以诊断,当鉴别诊断有怀疑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

4.1 病原学诊断

取水疱、脓疱及痂块制成乳剂,负染后镜下观察病毒形态。或将上述病料,划痕接种于易感羊口唇,经3~5d可形成脓疱,并在患部细胞质内见到包涵体。还可将经过常规处理的病料接种于羊胎皮肤、羊睾丸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前两项比较常用。

4.2 血清学诊断

采取双份血清进行补体结合试验或琼脂扩散试验,有一定价值,但少应用。

4.3 本病与羊痘症状非常相似,应注意鉴别

二者都是病毒性疾病,区别在于羊痘在绵羊中多见,山羊少发,病羊体温升高,病变部位在身体少毛处,并突出皮肤表面,常呈恶性经过,病死率在25%~50%。

5 防控措施

平时要注意保护皮肤和黏膜,以防发生外伤而感染本病。对于口腔黏膜娇嫩的羊羔,尤其是出牙时易发生创伤,应饲喂柔软的草料,杜绝使用带有芒刺或坚硬的垫草,同时加喂食盐,以减少因啃土啃墙所发生的创伤。不要从疫区购进羊只和畜产品,如需购买羊只时,应隔离检疫2~3周,经多次清洗和消毒,确诊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2]。

发现本病时立即隔离治疗,并对全部羊只进行检疫。划定疫区,并用碱性消毒液彻底消毒羊舍和用具。

在经常发生本病的牧场可自制疫苗接种,即用自然病羊的痂皮毒给绵羊或山羊口唇和股内侧划痕接种,发病后采集痂皮,用50%甘油缓冲盐水制成1%病毒悬液,在健康羊尾根无毛部划痕接种,10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达1年左右。

人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在接触病羊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以防经损伤皮肤感染本病。

猜你喜欢

脓疱水疱划痕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皮肤划痕症的疗效观察
羊传染性脓疱病综合防控措施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控措施
基于微观划痕的疲劳强度预测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
冰上芭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