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致颅脑出血一例
2019-01-05周莉红
计 倩,周莉红
(武钢二医院药剂科,湖北 武汉 430085)
1 病例资料
某82岁女性患者,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失语1 h余”于门诊就诊。急查头颅CT提示:左侧叶片状低密度影,梗死灶可能性大,双侧基底节区小腔梗,脑萎缩。急诊以“脑梗死”收入神经内科,入院诊断为“脑梗死”。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最高达18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未进行药物治疗。入院后积极控制血压,待血压降至170/95 mm Hg以内,予以注射用阿替普酶(勃林格段格翰药业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S20160055;批号:703284;规格:5 mg)50 mg加入注射用水5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溶栓后观察,患者神志清晰,右侧肢体肌力无明显改变,血压有所波动,根据血压情况及时调整酚妥拉明注射液泵入剂量。溶栓结束后约7 h,患者突发呕吐胃内容物少许,急查血压最高达198/101 mm Hg,心率78次/min,复查颅脑CT提示左侧额、顶叶脑出血。期间未予以抗凝血药及抗血小板药等治疗。立即予以减轻脑水肿、利尿和降压等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5 d后,患者右侧肌力明显改善,吐字不清有所改善,血压稳定,予以出院。
2 讨论
本案例中,患者入院后头颅CT检查结果可排除脑出血,治疗期间未服用抗凝血药及抗血小板药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相关性及因果相关性分析,考虑此次颅脑出血与阿替普酶注射液有关。阿替普酶为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属于溶栓药,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被认为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药物之一[1]。阿替普酶用于超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颇有争论,该药常见不良反应为出血,其药品说明书也提示不能用于>80岁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本案例中,患者82岁,属于超高龄。超高龄患者多存在血管硬化,血压波动较大,颅内出血风险较大。因此,对于超高龄患者,临床使用阿替普酶时应权衡利弊,严密监测颅内出血的风险;一旦发生,应立即对症治疗,保障患者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