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类鼻疽病的防治

2019-01-05杨风英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羊场羊舍病羊

杨风英

(陕西省潼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714300)

羊类鼻疽病是由类鼻疽假单胞菌感染而引起的羊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本病人畜共患,呈世界流行,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病居多,我国主要发生于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危害较大[1]。

1 病原简介

类鼻疽病的病原为类鼻疽假单胞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形态短小,呈杆状,周边有鞭毛,能运动。假单胞菌的表面结构较为复杂,构成抗原的表面决定簇分布在菌体表面,且大多与鼻疽假单胞菌相同,从而导致两者的多种血清学试验都存在交叉反应[2]。类鼻疽假单胞菌对周围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有机物存在的条件下能独立生存,河流、湖泊、土壤、羊舍等环境中的菌体,在外界温湿度合适条件下能存活1年以上而毒力不减。

2 流行情况

类鼻疽假单胞菌的靶动物多样,除了羊之外,牛、猪、犬、马、骡、家禽、家兔等动物都能感染,人也能感染,表现全身败血症的症状,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病死率一般在90%以上。本病是兽医临床需要重点监控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而通过加强兽医临床的防控也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病羊和隐形感染羊是主要传染源,自然界中的类鼻疽菌主要在土壤和自然水体中分布,本病在南方流行要比北方严重,可能和高温高湿环境利于病原菌的生长有很大关系。

3 临床表现

病羊感染后,起初症状不明显,只表现采食量下降,反刍次数减少,精神不振等。随着疾病发展,病羊的呼吸道症状最先出现,表现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机体缺氧,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加深,可视黏膜发绀等。部分羊腹式呼吸,采用犬坐姿来减轻肺部压力,从而减轻疼痛。疾病进入后期,病羊后躯出现麻痹,站立不稳,共济失调。当病原菌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时,病羊可出现脑炎症状,全身不自主颤抖,意识模糊,对呼唤置之不理,采食量严重下降或不食,全身消瘦,最终因衰竭而死。另外,公羊睾丸、母羊乳房、外阴等部位在疾病后期可触摸到如豆粒大小的特异性肉芽肿结节。

4 剖检病变

对病死羊进行剖检可见内脏存在大量化脓性病灶,尤其是肺部,肺小叶表面及内部分布大量化脓灶,挤破后流出黄白色脓液,气管、支气管和鼻腔中存在脓性黏液[3]。除此之外,肝脏、脾脏、肾脏、睾丸、乳房、淋巴结及皮下等部位也有脓性病灶分布。神经症状严重的病羊脑部表现充血出血,腰椎和荐椎部位有化脓性病变,其他部位如心肌、关节、骨髓及肌肉等也能见到病变。

5 防治

本病目前没有可用的疫苗能预防,临床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强对羊群管理来进行防控。由于本病发生后,感染羊没有可视病变和特征性的症状,临床难以发现,但等到出现大规模疫情后,大多数病羊已经影响到生产性能,治疗难度非常大,且预后较差,这也着实证明本病必须以预防为主。未发生过本病的羊场,必须做好生物安全措施,不从疫区进羊,不到疫区放牧,外来人员尽量远离羊舍。舍饲羊群仔细检查羊舍地面、墙面是否有尖锐铁钉、金属丝等异物,防止划伤体表,放牧羊群尽量选择草质松软的草场,避开带刺的灌木丛,减少皮肤黏膜受伤概率。

由于类鼻疽假单胞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即使通过加强消毒能杀灭环境中的大部分病原体,但数日之后会重新存在,故加强消毒适合疫区的羊场,如果本地区从未发生过本病,就没必要针对类鼻疽病频繁消毒,只需要加强羊群保护即可。黏膜和体表伤口是病原侵染的最主要部位,一定加强管理措施,防止羊体表出现伤口。对于已经出现划伤、刺伤或其他黏膜损伤的,伤口第一时间涂抹碘酊,每日 3 次,连用 3d 以上,直至伤口完全愈合。绵羊剪毛时动作一定要娴熟,减少剪毛过程中对皮肤的伤害。平时加强卫生管理,粪便每天一清,并集中堆肥发酵处理,利用生物热对其中的病原体进行杀灭。对羊进行阉割、断尾、打耳号、瘤胃切开等操作时务必做到无菌消毒及伤口的后期处理工作。

抗生素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阿莫西林、头孢噻呋、四环素、多西环素及磺胺类药物等对类鼻疽假单胞菌抑杀效果较好,可用于本病的治疗。对于发生本病的羊场,症状表现轻微的务必要尽早治疗,治疗越早,病死率越低,羊场经济损失越小。发病严重的羊建议淘汰,一是治疗难度大,且大部分收效甚微。二是本病人畜共患,治疗期间接触病羊的饲养员、兽医人员等容易发生自身感染,对人员健康不利。食品卫生部门应加强羊乳制品、肉制品的检疫,加强对本地区类鼻疽流行的监控,防止人员发生感染。

猜你喜欢

羊场羊舍病羊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羊食道阻塞的治疗方法
关于羊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
江淮地区冬季供暖对羊舍环境质量、绵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病羊识别要点
不同季节不同类型羊舍空气质量分析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浅谈规模化羊场夏季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试析羊场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