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炭疽病发生流行规律与防治技术探讨
2019-01-05王华弟赵帅锋戴德江张传清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总站浙江省杭州市000浙江省建德市植保站600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临安市00
王华弟 沈 颖 赵帅锋 戴德江 张传清(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总站,浙江省杭州市 000;浙江省建德市植保站 600;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临安市 00)
浙江省是我国草莓主要种植地区之一,主栽品种有“红颊”“章姬”“丰香”等,因当地气候温暖湿润及品种易感病,草莓炭疽病(Colletotrichum fragariaeBrooks)发生危害普遍,在草莓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尤以育苗期和定植初期发病最为严重,发病率高的可达90%以上,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农民的增收和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探明草莓炭疽病的发生流行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该病害的综合防控技术,近年来,笔者在建德市开展了草莓炭疽病发生流行规律与防治技术的调查试验。现将相关结果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发病情况调查
2015—2017年,在建德草莓主产区设立监测点,进行定点定园系统监测。选择当地主栽的“红颊”“章姬”“丰香”等草莓品种,每个品种设5个观测点,于草莓定植后选择代表性草莓植株10株,每5天调查1次,分别调查病叶、感染匍匐茎、病根情况,并进行病情分级,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叶片病情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张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张叶片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张叶片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张叶片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张叶片面积的51%以上。
叶柄和匍匐茎的病情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1级,发病部出现浅红色和褪色晕圈或红褐色斑点,病斑平均长度≤2.0 mm;3级,病斑沿叶柄或匍匐茎方向向两侧扩大呈梭形、黑褐色凹陷病痕,病斑平均长度为2.1~5.0 mm;5级,出现典型的纺锤型病斑,病斑平均长度为5.1~9.0 mm;7级,病斑扩大,其平均长度为9.1~15.0 mm;9级,叶柄或匍匐茎发病部呈黑色抽缩状,发病叶柄的叶片伴随出现萎蔫,病斑平均长度>15.0 mm[1-5]。
1.2 测报方法制定
开展田间草莓炭疽病测报调查技术研究,在探明草莓炭疽病发生流行动态和影响发生主要因素、测报调查技术的基础上,确定调查项目和方法,综合制定测报调查方法,预测病害发生趋势。
1.3 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开展品种抗性、栽培管理等调查研究,评估分析农业、生态措施等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控效果,提出适宜的药剂防治技术,最终集成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应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危害症状
草莓炭疽病主要危害草莓的匍匐茎、叶柄和根冠,也可感染草莓的花及果实。草莓植株染病后呈凋萎症状,开始时1~2张嫩叶失去活力、下垂,傍晚恢复正常,病情进一步发展后,植株很快萎蔫,叶片枯黄,直至枯死。草莓幼苗染病主要表现在叶片上,然后植株逐渐萎焉枯死。
不同部位染病的危害症状表现不同:茎部染病,病斑一般长3~7 mm,呈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且稍凹陷;叶柄或匍匐茎染病,病斑呈梭形,病斑包围叶柄或茎1周时,病斑以上部分枯死,且在湿润条件下,病斑上会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且有时叶片和叶柄上会产生污斑状病斑;叶片染病,会出现黑褐色斑;花染病,萼片、花瓣、雌蕊、雄蕊都会干枯死亡;浆果染病,会产生近圆形病斑,呈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也会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团,并呈同心圆状排列。
2.2 发生流行规律
2.2.1 流行过程
草莓炭疽病病菌为半知菌亚门毛盘孢属的草莓炭疽菌,该病发生蔓延主要经历越冬、始发、盛发、衰退四个阶段。在病残体或土壤中,病原菌常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的形式越冬,到草莓生长季节,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害易呈现爆发型,特别是易感病的草莓品种。
2.2.2 主要影响因素
(1)品种抗病性。草莓炭疽病大多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带菌的草莓种苗并不表现症状,待其大田生长时发病,但不同草莓品种对炭疽菌的抗性存在差异,且同一植株不同部位对炭疽菌的抗性反应也不一致(苗期人工接种病菌,进行草莓植株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接种时间的推移,草莓植株叶部病情明显比叶柄、匍匐茎重)。(2)栽培管理措施。该病菌寄主广泛,主要以分生孢子在发病组织或落地病残体中越冬。同时,如果对草莓病株处理不当,病菌的分生孢子可借助雨水或风力扩散,侵染健康草莓植株,从而导致该病蔓延。此外,草莓种植密度、是否起垄、起垄大小、肥水状况、是否连作或设施栽培条件等,都将直接影响该病害的发生。(3)气候条件。草莓炭疽病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适宜温度为10~35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28 ℃。因此,5月下旬当气温上升到25 ℃以上时,草莓匍匐茎或近地面的幼嫩组织易受该病菌侵染,且在高湿环境下,相对湿度越高,该病害的流行速度越快,干燥晴朗的天气不利于该病害的发生蔓延。在浙江地区,春季草莓抽生第一张嫩叶时,气温多在10 ℃以上,基本满足该病菌对温度的要求;在草莓幼苗期,浙江地区降雨量大、湿度高,更有利于病菌的产孢、传播、侵染。
2.3 监测调查
2.3.1 监测调查方法
在调查草莓炭疽病发生流行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开展田间抽样技术研究和测报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草莓炭疽病测报调查方法,确定田间发病调查、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等调查项目与方法。
发病情况调查时间为大棚草莓移栽后至翌年2月上旬。具体调查方法:育苗期根据当地主栽品种,选定5个有代表性育苗田作为调查预测区,每个调查区选定5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连续或跳跃式选取有代表性植株10株,进行定点取样调查;大棚生产期在调查区选定5个大棚为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连续或跳跃式选取有代表性植株10株,进行定点取样调查。每5天调查1次,主要调查病叶、感染匍匐茎、病根情况,并进行病情分级,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记载:调查记载草莓设施栽培条件、种植品种、肥水管理和药剂防治情况,观察记载病害发生期的天气情况、大棚温度和湿度等,作为预测草莓炭疽病发生的重要依据。
2.3.2 预测方法
草莓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受病原基数、栽培品种、田间管理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若草莓炭疽病发病早,栽培草莓品种较为感病,棚内高温高湿,则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流行;若草莓育苗和定植初期发病率高,偏施氮肥,疏叶疏花不到位,群体密度大,气候条件较为有利,则该病害有严重发生的趋势。
2.4 综合防治技术
2.4.1 农业防治
选择近年未种植过草莓、排灌和光照条件好的农田作为草莓育苗田;避免连作;采用小畦大垄育苗,以无病植株作为育苗母株;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选择丰产、优质、抗病草莓品种种植;施用优质基肥,避免偏施氮肥;控制大棚内温度,并及时排湿;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及后期无效分枝,以提高通风透光性。
2.4.2 药剂防治
草莓炭疽病发病后很难根治,应在加强田间监测调查的基础上,以预防为主,早防早治。具体措施为:在草莓育苗前和移栽定植前对苗床和大田土壤进行消毒,可用70%甲基托布津粉剂600倍液喷雾消毒。育苗、定植后,根据发病情况的监测调查结果,选用对口药剂进行防治,可每667 m2用25%戊唑醇水乳剂20~28 mL或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0~16 mL或25%嘧菌酯悬浮剂40~60 mL或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在第1次喷药后间隔7 d再防治1次,且在雨前雨后都要及时预防。在草莓幼苗基本布满苗床时,喷施100 mg/L多效唑1~2次,以防止草莓徒长,促进矮壮,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 小结与讨论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测报调查是预防控制该病害的基础[1-3]。国内目前关于草莓炭疽病测报方法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在调查草莓炭疽病发生消长动态和影响因素、取样技术和测报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草莓炭疽病的预测预报方法,确定了病情调查、栽培管理和气象因子等调查项目与方法,提出了病害流行趋势综合预测分析方法,这不仅有助于草莓炭疽病的监测调查,还对系统积累草莓炭疽病田间观察资料、提高预测预报和防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草莓炭疽病的发生危害,与病原基数、草莓品种、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在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加强病害监测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应用选育无病壮苗、科学肥水、控温降湿等农业防治措施,且在病害发生初期,应选用对口有效的防治药剂[6-15]进行防治,并推广精准施药技术,以提高安全用药技术到位率,同时提倡药剂的交替使用,以避免和延缓抗性产生[4,9],从而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