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平衡施肥技术示范推广现状及推进对策
2019-01-05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2150
倪 端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2150)
董佳晶 (上海市崇明区庙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2153)
化学肥料使用不均衡,不仅会造成单方面肥料元素的缺乏或过量,而且会造成肥料利用率下降,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耕地地力下降,甚至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而平衡施肥是根据测土、配方,使农民合理利用肥料的一种新型施肥理念。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对于提高农作物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作物稳定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有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故平衡施肥技术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国开始了平衡施肥技术的试验,并进行了示范推广应用。但平衡施肥技术在上海市崇明区示范推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使该技术使的示范推广面临较大的阻力。因此,笔者通过实地调查、亲身体验、对比分析,对崇明区平衡施肥技术示范推广现状及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并依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崇明区平衡施肥技术示范推广的对策建议。
1 崇明区平衡施肥技术示范推广现状
1.1 平衡施肥技术概述
平衡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依据农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科学施肥技术。平衡施肥包括三个过程:一是测土,即对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进行测试,了解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二是配方,即根据具体农作物的需肥规律、不同类型土壤的养分状况,计算出所需肥料的种类及其施用量;三是合理施肥,包括施肥时间、各种肥料的施用比例和采取的具体施肥技术。
平衡施肥可合理确定不同肥料的施用配比及其具体用量,充分利用肥料间的协同和激励作用机制,不仅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还可培肥地力,减少土壤及环境污染,增强农作物对温度、水分、盐分、病虫草害等逆境的抵抗能力。
1.2 崇明区平衡施肥技术示范推广现状
1.2.1 人员结构
在崇明区农业科技人才中,中专以下学历人员占比为25.05%,大专学历人员占比为21.89%,本科学历人员占比为43.79%,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比为9.27%;在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中,中专以下学历人员占比为90%,大专学历人员占比为6%,本科学历人员占比为3%,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比为1%。由此可见,崇明区农业科技人才的文化程度较高,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文化程度较低。
崇明区平衡施肥示范推广有可靠的技术推广队伍。目前,崇明区农技中心设有土肥站,18个乡镇农技中心也都配备1~2名土肥条线的工作人员。
1.2.2 推广方式
崇明区平衡施肥专家和各乡镇技术指导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田间、深入农户,了解平衡施肥技术示范推广情况,围绕测土、配方和施肥等基本内容,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同时,为农民开出拟种植农作物的施肥配方或施肥推荐卡,解决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施肥用肥问题。此外,在农作物施肥关键时期组织现场观摩会,通过观摩,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展示配方施肥技术及其应用效果,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推动平衡施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1.2.3 环境质量
通过控制化肥施用量,改良土壤环境,有效保护崇明区耕地。据统计,2012年,崇明区农田化肥使用强度降为350 kg/hm2、农田土壤内梅罗指数(内梅罗指数是一种兼顾极值或称突出最大值的计权型多因子环境质量指数。内梅罗指数特别考虑了污染最严重的因子,内梅罗环境质量指数在加权过程中避免了权系数中主观因素的影响,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环境质量指数)降至0.76;预计至2020年,可实现崇明区农田化肥使用强度降为250 kg/hm2、农田土壤内梅罗指数降至0.7。
2 崇明区平衡施肥技术示范推广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
2.1 成功经验
2.1.1 增产增收
平衡施肥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能直接提高农作物产量。据中国农科院统计,采用平衡施肥,小麦可增产12%、玉米可增产11%、大豆可增产11%、水稻可增产15%、蔬菜可增产35%。同时,通过土壤测试,可诊断出区域内土壤养分的制约因素,如崇明区城桥镇鳌山村,检测出土壤有效磷含量仅8.6 mg/kg,通过补施有机肥,黄瓜产量增加17.8%、大葱产量增加25.5%、玉米产量增加21.4%。因此,根据不同土壤的实际情况,调节土肥水与农作物的最佳关系,采用平衡施肥,能促进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
2.1.2 优品优质
采用平衡施肥,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农作物生长期间,若营养供应不全面,会导致农作物抵抗力下降,增加病虫害发生几率,从而影响农产品品质。崇明区平衡施肥实践表明,适当施用磷肥,能促进植物体内脂肪、淀粉的储存合成以及糖类的转化;施用钙肥,能有效防治果树的烂果、轮纹病和蔬菜的烂心病,还能改善果实品相;施用锌肥,可防治玉米花叶病,也可以防止油菜花而不实;施用硅肥,可有效提高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施用微量元素锰、锌、硼肥,可以提高瓜果蔬菜的维生素C和糖分含量。
2.1.3 节能省源
肥料的生产,如磷、钾肥的生产,主要依靠磷矿、钾矿资源,而这些资源是相对有限或缺乏的,且不可再生。同时,施肥不科学、施用时间不当、施用方法落后,会降低肥料利用率,如目前我国的肥料利用率仅为30%(而发达国家的肥料利用率一般在50%~60%)。因此,采用平衡施肥,有助于节能省源,且提高肥料利用率。据测算,肥料利用率提升1个百分点,全国就能节约纯养分化学氮肥1×106t,且当氮肥利用率提升至45%,就能节省天然气3.3×108m3或煤炭5.35×106t,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7×107t。
2.2 存在的问题
2.2.1 认识误区
平衡施肥不同于一般的项目或工程,是一项长期、基础的工作,是直接关系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同时,平衡施肥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工作,它是由一系列理论、方法、技术、推广模式等组成的体系,只有社会各环节都积极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才能真正推进平衡施肥工作的发展。而目前,社会大众对平衡施肥普遍存在认识误区。
2.2.2 试验误区
平衡施肥不只是通过实验室分析结果,开个“方子”就可以“抓药”的简单过程。肥料田间试验不仅是研究、筛选、评价土壤养分的测试方法,也是平衡施肥的基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同时,测土不是测定每户农户每块地块的土壤养分含量,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地块,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从而给出农作物施肥方案,其他类似的地块参照代表性地块的施肥方案进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测定每户农户每块地块的土壤养分含量。而目前,社会大众对平衡施肥普遍存在试验误区。
2.2.3 速测误区
土壤养分速测仪在田间地头操作,外界环境条件很难控制,其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很难保证。同时,土壤养分测试结果是一个相对值,必须通过相配套的肥料田间小区试验,建立施肥推荐指标体系,而目前大多数土壤养分速测仪尚未建立完善的推荐施肥指标。此外,当只有一两个土样时,土壤养分速测仪才能体现快速,相反,当样品数量达到一定批量后,与实验室的常规测试相比,速测就成了慢测。而目前,社会大众对平衡施肥普遍存在速测误区。
3 崇明区进一步推进平衡施肥技术示范推广的对策建议
3.1 提升社会大众对平衡施肥技术的认识
及时对崇明区各镇、村、粮油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示范户开展平衡施肥技术培训,并派技术人员深入村户、田间,一方面大力宣传平衡施肥技术的知识,另一方面作实时指导。同时,在示范推广平衡施肥技术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媒介,以广播、电视、黑板报、分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农户通俗易懂地讲解知识,使平衡施肥技术知识能被大众所接受和使用。此外,要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走出实验室,真正为农民服务,从而全面提升社会大众对平衡施肥技术的认识水平。
3.2 科学开展平衡施肥试验
开展平衡施肥试验必须遵循以下3条基本原则:(1)遵循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原则。要以有机肥施用为基础(有机肥养分含量全,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活化土壤养分、降低土壤酸度),在当前有机肥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秸秆还田、扩种绿肥、施用优质商品有机肥等,以增加土壤有机肥的投入。(2)遵循大、中、微量元素相配合的原则。(3)遵循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的原则。通过平衡施肥,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3.3 重视科研投入
随着土壤养分含量的消长、施肥技术和各项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善,平衡施肥的肥料配方是需不断调整,因此,平衡施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这部分调整工作要由科研单位来完成。因此,要重视科研投入,深化科学研究,注重对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科研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和更新科研器材,不断引进和应用现代化快速测定器材,以推动平衡施肥技术的不断进步。
4 结 论
平衡施肥作为一项现代化农业技术,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会为崇明区农业的高效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崇明区实践结果表明,平衡施肥技术改变了以往极为普遍的盲目施肥现象,有效调整了农业化肥结构,有效而快速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并推动了农产品走向高端市场,增加了农民收益,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崇明区的经济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崇明区必须进一步推进平衡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