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海市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2019-01-05詹炮国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港尾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363105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龙海市田块辣椒

詹炮国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港尾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 363105)

辣椒(Capsicum annuumL.)属于茄科辣椒属,是我国居民生活中重要的食材和调味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辣椒的营养价值很高,其维生素C含量居蔬菜首位[1],且辣椒还含有特有的辣椒素,吃起来会有芬芳的辛辣味,同时,多吃辣椒能增加热能,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增强人体抵抗力、抵御多种疾病等功效[2]。

福建省龙海市地处九龙江下游冲积平原,北部、西部、南部三面环山,中部平原,东南部临海,北部丘陵地带属戴云山脉的余脉,西南部中低山丘陵地带属博平岭的支脉;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海洋性气候特点明显,夏少酷暑,冬少严寒,自然景观四季常绿,非常适合果蔬种植。目前,龙海市是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之一,辣椒作为当地传统优势农产品,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也是城市“菜篮子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辣椒种植中,如何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手段来防治病虫害、提高辣椒产量、降低种植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是龙海市广大种植户关注的问题[3]。为此,笔者将龙海市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1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是辣椒种植的关键步骤[2-5]。根据龙海市实际生产需求,在品种选择上,应从当地的消费食用情况、产品销售渠道、品种丰产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种植与管理难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宜选择“亮剑(37-79)”作为当地辣椒主栽品种。该品种植株开展度中等、生长旺盛、连续座果性强、产量高、耐寒性好,适合在秋冬、早春日光温室种植,且具有抗烟草花叶病毒病、抗病性较强等优点。

2 栽培技术

“亮剑(37-79)”的环境适应性和生长能力强,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配以合理的整地、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技术,即可取得预期的优质、高产[5]。

2.1 整 地

因为辣椒的一些病害可通过土壤传播,故辣椒不宜与同科作物连作,即所选地块前作不能是茄科作物,宜与其他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以防止病害的发生,延长适宜种植辣椒的时间[6-7]。所选地块应为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在6.2~7.2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整地前进行深耕晒土,以防病害传播。田块深耕晒土后,有土传病害的田块需在定植前7~15 d盖膜,将土温提到50 ℃以上,高温消毒7 d。于定植前10~15 d,将田块充分松土整细,清除地里的残渣枯枝及其他杂物[6-7]。结合整地,根据田块土壤肥力状况施用适量基肥,一般每667 m2施腐熟厩肥1 000~2 000 kg、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30~40 kg、生石灰50~75 kg(石灰宜每2~3年施用1次),让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进行整畦做垄。垄为南北向,垄高15~20 cm、垄底宽130 cm、垄面宽70 cm,每垄种植2行。而后在垄边开2条浅沟,沟距50 cm,提前浇足底水,待1~2 d晒沟、地温回升后即可定植[7]。

2.2 播种育苗

大棚种植一般在9月初播种,采用平畦育苗,并要选择阳光充足、水源较好、土壤肥沃的地块进行辣椒育苗。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具体方法为:浸种前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曝晒1~2 d,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并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浸种时将种子放入55 ℃的热水后不断搅拌,待水温降到30 ℃时,倒掉过多的水分(以水淹没种子为宜),保持30 ℃水温,浸泡6~7 h后捞起,将种子放在粗布上,加入种子重量1%的小苏打后擦搓,把种皮上的黏质搓洗干净。然后将种子装入纱布袋,埋于湿锯末盆中,放置于28~30 ℃的环境中催芽[8],催芽最好进行变温处理,即一天中适温25~30 ℃占16~18 h、低温16~20 ℃占6~8 h,或30 ℃占8 h、20 ℃占16 h,且每天早晚将种子用水淘洗翻动1次,经5~6 d后见少数种子刚刚露白即可进行播种。值得注意的是,播种准备工作尚未做好或遇到恶劣天气,可将催芽盆移放于13~16 ℃冷凉处进行“蹲芽”。

播种前,用配制好的营养土做育苗床,浇好底水,待水渗下后筛盖营养土3~5 mm厚,即可播种,将浸种催芽后的种子加入少量干沙轻轻拌匀,均匀撒播。在播种后种子发芽期间,需保证苗床温度不低于15 ℃,可利用覆盖塑料薄膜的方式进行保温,以促进种子萌芽。

2.3 分苗移栽

根据辣椒幼苗生长情况来确定移栽时间,大棚种植一般在10月上旬进行移栽。辣椒幼苗根系的再生能力比番茄弱得多,故移栽要早,并尽量少伤根,以免影响缓苗、秧苗的健壮生长和花芽分化,造成早期落花,降低产量。移栽前,应根据用苗数量做成大小适宜的苗床(一般单苗按10 cm×10 cm营养面积计算,1 m2苗床可栽100株幼苗),苗床做好后将水灌足。待干湿适宜时,按行距10 cm拉线开一面垂直的小沟,将幼苗按10 cm株距摆匀,根系放展,深度与原来相同,垫高一点将幼苗稳住后再在沟内浇扎根水,待水下渗后覆土稳苗,栽完后再在行间滴水1次,湿透表土,促进缓苗。移栽宜在晴天进行,当阳光强烈幼苗发蔫时,应适当遮阳[9]。

2.4 田间管理

辣椒幼苗移栽定植后,需浇灌适量水,以提升幼苗成活率。同时,定植后的辣椒幼苗在确认其存活后,需进行适当松土和适量施肥。

2.4.1 浇 水

辣椒幼苗定植前浇足底水。定植时浇缓苗水,随后每天在叶面喷水雾以加快缓苗,初冬定植的,底墒好的田块可不浇水,直接进行蹲苗;春前定植的,缓苗后在膜下浅沟暗浇水1~2次,再蹲苗。待辣椒果实膨大生长后与追肥配合,选择晴天正式浇第1次水,以后根据辣椒生长和天气变化,采取小水勤浇的方法进行浇水。

值得注意的是,辣椒浇灌的水要事先预热,使水温保持在12 ℃以上;不宜大水漫灌和旱涝不均,为避免过度干旱骤然浇水导致落花、落果和落叶,要使土壤经常保持适当的湿润状态,形成一个既不缺水、又疏松通气的土壤环境;若发现有疫病病株,立即利用滴灌在根区局部施药防治。

2.4.2 追 肥

辣椒苗期需肥量较小,追肥主要集中在结果期,以施用氮、钾肥为主,一般在辣椒长到3 cm长左右时结合浇水进行第1次追肥,此后根据田间生长情况,每浇2~3次水就追1次肥,每667 m2每次追施尿素10 kg、生物钾肥10 kg(或磷酸二氢钾5 kg或硫酸钾5~10 kg),也可浇灌充分腐熟稀粪水2 000 kg左右;或每667 m2用新型肥料海藻酸复合肥45~60 kg,分3~5次喷施。

最宜采用滴渗灌设备对辣椒进行供水供肥,进入始收期后每667 m2每天平均浇水1 m3即可,且如采用水肥同供的方法,肥料需经用量折算后通过施肥器均匀加入水中。除此之外,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种植密度进行肥量控制,避免施肥不足或过量而阻碍植株生长,造成落花、落果及影响辣椒品质和产量的情况出现。

2.5 病虫害防治

2.5.1 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

辣椒在栽培过程中,一旦受到病害侵袭,就会对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要充分提升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就必须在其生长过程中做好病害防治。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不仅能创造出利于辣椒生长的良好环境,也能起到预防辣椒病害发生、提升其产量和品质的作用。具体方法为:(1)应选择多年没有种植过茄类作物的地块进行种植,避免病菌感染;(2)栽培时要保证土地翻耕均匀,以供给土壤充足的氧气;(3)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以阻断相应病毒的生长与繁衍的基础;(4)大棚的通风要适中,棚内温度不宜过高;(5)采取高垄栽培方法;(6)合理水分管理,绝不可使用大水浸灌或串灌的形式进行灌水,且在雨后严禁向田间灌水,灌水时间一般以早晚为最佳,不宜在中午灌水,要小水浇灌;(7)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8)对植株的生长状况要做好标记,以便能及时发现病害,从而进行烧毁等处理,以有效降低其他植株的发病率[10];(9)覆盖银灰色地膜预防蚜虫发生,如发现蚜虫,应及时用1.7%联菊蝊虫脒微乳剂1 500~2 000倍液防治。

2.5.2 合理药剂防治

(1)用药剂处理种子,以确保辣椒种子能在无毒的情况下获得相应的培养[11],一般采用福美双拌种,或先用5~6倍清水浸种3~4 h,然后按比例用根腐消或农用链霉素浸种;(2)苗期每667 m2用55%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60 g,以防治病毒病、霜霉病等;(3)成株期每667 m2用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60 g,以防治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等。

3 采摘、保鲜

确定辣椒适宜采摘期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辣椒品质的前提下,获取最高采摘量,以保证最佳的经济效益。控制温度是辣椒保鲜贮藏的最基本条件,由于辣椒的贮藏适温为9~12 ℃、冷害温度为8~9℃、适宜相对湿度为90%~95%,因此,辣椒以用塑料密封包装贮藏为好,可防止失水。值得注意的是,辣椒采用PVC或PE塑料袋小包装进行气调冷藏,可抑制后熟养分转化和呼吸强度,实现保鲜、保绿、保持水分,从而延长货架期。

猜你喜欢

龙海市田块辣椒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原来,你还是这样的辣椒
你的辣椒结出果实了吗?
辣椒也疯狂
拣辣椒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龙海市人社局推进山海协作,助力脱贫攻坚
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技术研究
甜玉米空秆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福建省龙海市空中云水资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