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杀伤细胞与潜伏性结核有关

2019-01-05

医药前沿 2019年4期
关键词:计数法活动性结核

《自然》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称,较高水平的自然杀伤细胞与潜伏性结核相关。这一发现令人产生一个疑问,即自然杀伤细胞是否可能在结核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核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也是导致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结核感染都是潜伏性的,即无外在症状,而处于一种不会蔓延的状态。据估计,全球有1/4的人口感染潜伏性结核,但是不到10%的潜伏性结核病例最终会进展为活动性结核感染。尽管如此,人们对于会影响个体感染结果的免疫因素仍知之甚少。

为了理解引起潜伏的免疫状态以及该状态是否会在疾病进展后发生改变,美国斯坦福大学的Yueh-hsiu Chien、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Purvesh Khatri及同事开展了多项队列研究,将大量细胞计数法与基因表达数据集相结合,借此鉴定未感染被试与潜伏性或活动性结核被试之间的免疫细胞群差异。

他们发现潜伏性结核与较多的自然杀伤细胞(能够杀死特定病原体的白血球)相关,与未感染的被试相比,潜伏性结核被试的抗毒素反应更强。而在活动性结核被试体内,自然杀伤细胞数量较少,但是在感染治愈后,其数量会恢复至基准水平。尽管如此,以上发现无法证明自然杀伤细胞与潜伏性结核存在因果关系。

此外,研究人员表明测量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可用于判断病人肺结核感染的活动水平和感染负担,该发现或有助于评估疾病进展,优化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计数法活动性结核
显微镜手工计数法在低值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金属活动性应用举例
神奇的计数法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血小板参数、D-D检测的临床意义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尽显“科学计数法”的魅力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