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麻木的中医研究进展
2019-01-05
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麻木是卒中后常见的症状,属感觉障碍范畴,多以患侧前臂至手指末端及小腿至趾端部位麻木为主,甚或伴有针刺感、蚁走感、冷热、肿胀感等[1]。“麻”为肌肤感觉异常,指肌肤蚁走感或触电感或微针乱刺感,“木”指肌肤感觉的缺失,痛痒毫无察觉,如木厚感[2]。
卒中后麻木可归属于中医“不仁”“麻木”范畴,古代文献对其论述相当丰富。唐宋以前,多以“不仁”来表述。《素问·痹论》中指出:“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金匮要略》言:“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至唐宋时期开始,“麻木”一词逐渐在医书中出现。朱丹溪云:“曰麻曰木,以不仁中而分为二也”。刘完素指出:“麻者,亦由涩也,由水液衰少而燥涩,气行壅滞,而不得滑泽通利”。《类证治裁》载:“盖麻虽不关痛痒,只气虚而风痰凑之,如风翔浪沸。木则肌肉顽痹,湿痰挟败血,阻滞阳气,不能遍运,为病较甚,俱分久暂治之”。古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分析还有很多,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是由于气血逆乱失调、经络阻滞不畅所引起。
1 中药治疗
1.1 中药内服
1.1.1 中药汤剂 常学辉等[3]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河南省中医院脑病科门诊和住院病人8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益气活血化痰汤口服,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有效率,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证实益气活血化痰汤治疗卒中后肢体麻木疗效显著。史会敏等[4]选取102例缺血性卒中肢体麻木病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芪枝汤,治疗后两组生活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2 中成药 史建刚等[5]选取20例中风后肢体麻木病人,以活血复元胶囊(红花、地龙、当归、桃仁、生黄芪、川芎等)治疗,显效17例,有效3例。郭学勤[6]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选取200例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脑心通胶囊,结果显示,治疗组全血黏度低切值及血浆比黏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1.2 中药外用
1.2.1 中药离子导入 皮桂芳[7]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病人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量表)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肢体麻木症状、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
1.2.2 中药熏蒸 戚艳[8]收集120例卒中后偏身麻木病人,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熏蒸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感觉障碍评定积分(改进Fugl-Meyer及Lindmark评价法)为主要指标,发现黄芪桂枝五物汤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针灸治疗
2.1 普通针刺 于学平等[9]选取卒中后肢体麻木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四关穴组)和对照组(未用四关穴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高波等[10]选取70例脑梗死伴肢体麻木的病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刺董氏奇穴(灵骨、大白、三叉一、三叉二、肩中穴、云白穴、神肩穴、李白穴、下三皇)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付彩红等[11]选取12例中风偏瘫病人和8名健康受试者,结果显示,针刺阳陵泉后中风偏瘫病人感觉运动网络成分增强的脑区主要有右扣带回、右额上回、右额内侧回等,减弱的脑区主要有左前扣带回、左额上回、右额上回等,说明针刺阳陵泉穴可通过调节大脑半球感觉运动网络相关脑区活动,增强感觉反馈对运动输出的作用。
2.2 特色针刺
2.2.1 舌针 孙美君[12]选取70例脑卒中后麻木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和治疗组(舌针+常规针刺组),舌针应用孙介光《实用舌针学》中“脑血管意外”治疗方案进行选穴,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病人感觉、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 腹针 雷婉慈[13]选取9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腹针组)和对照组(体针组),腹针组取穴引气归元、建里、健侧商曲、气旁,双侧滑肉门,患侧外陵、上下湿点,针刺同时配合活动,结果显示,治疗组感觉功能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麻木的临床疗效更具优势。
2.2.3 电针 张沙[14]选取64例中风后偏身麻木的病人,对照组采用石氏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组采用电针焦氏头皮针双侧感觉区加体针治疗,针刺选用双侧焦氏头皮针的感觉区上1/5区、中2/5区,予以同侧感觉区的上1/5区、中2/5区脉冲电刺激,体针取穴同对照组。结果发现两组四肢感觉功能测评(Fugl-Meyer评分)、麻木改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艾灸 吴月华[15]收集中风麻木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灸五脏俞治疗,对照组采用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加用维生素、甲钴胺片、血塞通片治疗,结果显示,两组运动功能积分和感觉功能积分均提高,治疗组在改善中风后肢体的感觉功能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好,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海燕[16]研究悬灸结合梅花针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临床效果,发现观察组病人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9%)高于对照组(72.7%),证实悬灸结合梅花针治疗卒中后肢体麻木疗效良好。
2.4 穴位注射 吴萍等[17]选取78例中风后麻木症病人,常规针刺组予常规针刺治疗,刺络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梅花针沿上下肢阳明经叩刺,并加用穴位注射,选取臂臑、曲池、血海、足三里交替注射腺苷钴胺,结果显示刺络组治疗后感觉积分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刺络结合穴位注射可以减轻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
2.5 放血 石会[18]选取48例丘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循经井穴放血疗法,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 6)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循经井穴放血法可显著降低TNF-α、IL-6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少脑组织的炎性损伤,从而改善丘脑卒中病人的麻木症状。
3 联合治疗
3.1 针药结合 郭少阳[19]选取80例卒中后肢体麻木的病人,两组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组加用刺络放血法,取第1胸椎~第3腰椎夹脊穴(取双侧),十二井穴或十宣穴,每处夹脊穴用华佗夹脊穴梅花针叩刺4~8次,十二井穴或十宣穴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张金娜等[20]选取70例中风后肢体麻木病人,对照组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予眼针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眼针以针刺肝区、肾区、上焦区和下焦区为主,再以观眼取配穴法取穴,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5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 唐国文[21]选取64例气虚血瘀证的缺血性脑卒中且存在丘脑痛的病人,对照组予单用加巴喷丁治疗,治疗组予加巴喷丁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根据简化McGill量表中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级指数(PRI)、现时疼痛强度(PPI)、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作为评估指标进行评定,两组治疗后VAS、PRI、PPI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疼痛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补阳还五汤合加巴喷丁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加巴喷丁治疗。
刘波[22]选取40例急性期脑卒中病人,对照组单纯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Fugl-Meyer评分均提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小 结
卒中后麻木具有病程长、疗效差、见效慢等特点。西医认为卒中后麻木主要是卒中后正常的感觉传导通路受到破坏导致[23],但是西医对此的治疗手段不多,主要采用神经营养药物、神经生长因子等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麻者气不至,木者血不通”,中风后麻木的病因病机为气血不通畅。而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中药、针灸治疗能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通过对机体整体的调节,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影响血流变,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消除或缓解麻木症状。近年来,中医在治疗卒中后麻木方面临床研究较多,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多为单机构、小样本的研究,多中心合作、大样本的研究尚少,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