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糯食习俗符号构建
2019-01-04黎林红百色学院
黎林红 百色学院
各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其饮食文化的发展。壮族作为居住在岭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其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由此决定的生产方式,形成了节日饮食鲜明的稻作农业特征。粳稻是壮族人日常食用的主粮,如米饭、粥、米粉,而糯稻则成了壮族节日饮食的“主角”。壮族人在节日中常用糯稻制作成五色糯米饭、糍粑、粽子、汤圆、米花、甜酒和其他各类小吃。在传统节日中的糯食,不仅仅是作为填饱肚子的食用物品,它们都是携带着着特殊意义的食物符号。符号是信息的感性袒露和外在表征,符号是传递信息、指示和称谓事物及其关系的代码。[1]对糯食符号进行解读,可以体味壮族这一稻作民族通过糯食传递的精神世界。
一、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糯食符号展现
在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节、四月初八牛魂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十四鬼节、冬至、春节等。
由表1可见,每种食物都作为一种符号传递着壮族人民所共识的特定“意义”。节日饮食都注重好彩头,“吉祥如意”、“五谷丰登”、“高升”、“团圆”、“多子多福”是壮族传统节日糯食习俗的核心寓意。在这里,糯食成为了表达精神世界的象征符号。
二、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糯食符号的编码与表征
食物之所以成为某种意义的编码符号,背后都牵涉着组建编码的某种构建形式,乡民们在长期的集体生活实践中,对于食物符号编码形式形成了共识的构建思想和思维惯式,于是通过这些特定的编码形式形成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玉盘珍馐(见表2)。[2]
这些食物符号构建形式丰富,壮族人主要采用象形、谐音、味感等几种象征联想形式。象形主要是依据食物的外形进行联想;谐音主要是根据食物的读音进行联想;味感是从味蕾通往心灵的感觉。
(一)糯食形状类比
食物祭品外部形状的特征具有可视性,极易被民众将其与自身内在的观念意识进行类比联想,从而推衍出象征意蕴。[3]象形寓意是最直接的一种食物符号编码形式。壮族人用糯米制成的食物,有一部分是呈圆形的,如糍粑、汤圆,象征家人团圆、丰收、喜庆等以“圆满”为基本内涵及外延的人生境界。过年新娘回娘家时,用糯米饭炸成莲花形状的食物“花莲”,祝福新人婚后开花结果。这里的“形”不单单是形状,也由形态、颜色等一系列构建的食物形象。如五色糯米饭由黑、红、黄、白、紫5中色彩组成,表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二)糯食名称谐音
吉利谐音的表达方式是:以谐音为媒介,在视觉现象与文化内涵之间建立象征与被象征的关系,并以隐喻的方式表达祈福,求吉的愿望。[4]在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的糯食习俗里,“花”、“糕”、“圆”、“子”是常用的食物谐音词汇。“花”表示“开花结果”之意,“高”表示“步步高升”之意,“子”为“多子”之意,“圆”则为“团圆”。因此,壮族人民把“沙糕”联想为“节节高升”,“米花”、“花莲”为“开花结果”,“汤圆”为“团团圆圆”,“粽子”怎为“种子”,意为子嗣昌盛。
表1:壮族传统节日食物符号及意义
表2: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糯食符号编码与表征
(三)糯食味感联想
在壮族人的心中,“甜”与“快乐”、“幸福”、“美好”相联系,壮族人用糖的甜味类比爱情甜蜜、婚姻美满、生活幸福。“甜”从我们口中通往了心灵的“甜蜜”。“甜”还和具有其他寓意的食物结合,让食物符号结合了几重构建形式,并传达出更加丰富的意义内涵。于是,米花、糖糕要加糖浆,汤圆要加芝麻、花生等糖馅料,让祝福由味觉通往壮族人的心灵。
糯食在冷热、干湿、软硬等方面呈现出来的特性,也引起壮族人味感的联想。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壮族人要举行“送灶神”仪式,用糍粑等带粘性的食物作为祭品祭祀灶神,使灶神到天上不会“乱传”人间的丑事。
三、壮族糯食符号意义的解读
贝雷尔森在《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中论述“内容分析及时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量化的研究方法。”[5]而传播内容是由“信息”构成。壮族糯食符号上的信息可以被视为传播内容。所以糯食符号的组合是其信息的表达,通过对符号信息的分析,可以得出糯食符号的传播内容,而这一传播内容即为糯食符号意义的解读。
(一)敬畏与祈愿
壮族人相信“灵魂不灭”,要敬重祖先、敬重神灵,因此,祭祀成为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糯食则寄托着壮族人对逝者的敬畏、哀思和祈求逝者能福佑后人。如七月十四“鬼节”用糯米做成的馍祭祀鬼魂,希望为免遭其害。三月三用五色糯米饭祭祀祖先,希望祖先保佑五谷丰登、吉祥日益;四月初八“牛魂节”用五色糯米饭、糍粑祭祀牛神,祈求丰收;春节时用沙糕、种子祭祀祖先,希望祖先保佑来年步步高升、团圆美满。
(二)传情与祝福
在壮族传统节日中,糯食除了祭祀所用之外,还成为春节时壮族人走亲戚拜年时必带的礼品。壮族“初一不出门”,“初二回娘家”,“初三开始走亲戚。”大年初二,女儿带着女婿回娘家,父母则会给女儿准备糖糕、花莲和粽子,这些糯食寄托着父母对女儿的美好祝愿。“糖糕”希望女儿与女婿婚姻生活像糖糕一样甜蜜;“花莲”和“粽子”则是希望女儿多子多福。而亲友互相拜年时也会携带沙糕和米花。“沙糕”是祝福亲友“节节高升”,“米花”祝福其生活幸福开花。拜年时的糯食礼品,是传递情感、关怀亲友的符号象征。馈赠双方通过糯食这一媒介工具传达着最美好的祝愿。
(三)生命归属与延续
壮族传统节日糯食习俗中汇集着许多关于祈求丰收、子嗣延绵兴旺的食物符号。如五色糯米饭、糍粑等祈求五谷丰登,粽子、花莲等则是希望多子多福,子嗣延绵。壮族人通过这些象征符号把自身求生意愿传递给“神灵”,满足了人们实现生命有根有源有归属、代代延续的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