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新生儿肺炎早期使用机械通气的效果评价
2019-01-04翁志媛张又祥
石 壮 翁志媛 张又祥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广东广州 511457
新生儿肺炎属于一种常见儿科疾病,是指新生儿吸入羊水、胎粪、乳汁,导致肺部出现化学炎症反应或者继发性感等现象。产前、产时或产后由不同病原体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可分为二大类: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前者又可以分为羊水吸入肺炎、胎粪吸入肺炎、乳汁吸入性肺炎。患儿身体免疫系统较差,若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往往会迅速恶化发展为重症肺炎,严重者甚至引起呼吸衰竭,对患儿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根据大量实践数据显示,实施早期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2]。为了探讨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有效方法,本文就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接收的86例重症新生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胎龄31~40周,平均(35.98±2.31)周,其中羊水吸入性肺炎患儿9例,胎粪吸入性肺炎5例,奶汁吸入性肺炎1例,感染性肺炎28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胎龄32~39周,平均(35.91±2.27)周,其中羊水吸入性肺炎患儿11例,胎粪吸入性肺炎7例,奶汁吸入性肺炎4例,感染性肺炎21例。纳入标准:所有胎儿胎龄均不超过40周,通过临床检查确诊胎儿患有重症新生儿肺炎疾病;患儿家属知情并同意此次治疗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用药治疗:在治疗期间,使患儿保持仰卧体位,查看患儿气管分泌物以及口鼻分泌物情况,仔细清理,确保治疗环境干净无异物[3-4];之后在患儿气管内快速注入猪肺磷脂注射液,每次100 ~ 200mg/kg,一次性完成;在注射完成后,对患儿实施加压给氧操作,维持操作时间在30~60s范围内;在完成以上过程后,将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其中,看护患儿在6h内进行吸痰。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使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在治疗开始前,合理调节呼吸机参数,调整FiO2在0.25~0.55之间,保障患儿吸气峰压在1.80~2.30kPa范围内,吸气时间在0.30~0.45s范围内,呼气末正压在0.35~0.55kPa范围内,频率在35~45次/min范围内,流量在8~10L/min范围内。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参照《重症新生儿肺炎30例抢救体会》进行划分。显效:患儿肺炎症状完全消失,呼吸顺畅,肺部听诊无啰音;有效:患儿肺炎症状明显改善,呼吸时而不畅,肺部听诊无啰音;无效:患儿肺炎症状均无改善甚至恶化,呼吸不畅,肺部听诊有啰音。总有效率 =(显效 +有效)/总例数[5]。(2)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动脉压(MAP)。密切关注两组患儿的PaO2、PaCO2、MAP变化,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拍摄胸片进行检查。PaO2、PaCO2检测方法:患者均于入院第2天、治疗后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2mL,抗凝处理后进行血清分离,送至检验科采用美国NOVA BIOMEDICAL进行处理。MAP检测方法: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收缩压、舒张压,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公式:平均动脉压=(收缩压+2×舒张压)/3,正常值范围:70~105mm Hg。(3)两组患儿氧合指数。氧合指数=PaO2/FiO2。(4)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由护理人员检查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儿PaO2、PaCO2、MAP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前PaO2、PaCO2、MAP指 标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t=0.319、1.054、0.477,P=0.375、0.147、0.317);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aO2、PaCO2、MAP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氧合指数比较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氧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氧合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发绀持续时间、口吐白沫持续时间、呼吸困难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儿PaO2、PaCO2、MAP指标比较(±s,kPa)
表2 两组患儿PaO2、PaCO2、MAP指标比较(±s,kPa)
注:与 治 疗 前 比 较,t1=15.822、P1=0.000,t2=14.520、P2=0.000,t3=7.817、P3=0.000,t4=8.333、P4=0.000,t5=11.083、P5=0.000,t6=3.631、P6=0.000
组别 n PaO2 MA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5.98±0.81 9.82±1.371 7.94±1.25 4.81±0.662 1.38±0.33 0.92±0.203对照组 43 6.04±0.93 7.98±1.124 8.23±1.30 5.71±0.735 1.34±0.44 1.07±0.216 t 0.319 6.819 1.054 5.997 0.477 3.392 P 0.375 0.000 0.147 0.000 0.317 0.001 PaCO2
表4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4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n 发绀持续时间(h) 口吐白沫持续时间(h) 呼吸困难持续时间(h) 住院天数(d)观察组 43 2.57±0.46 3.24±0.20 2.16±0.41 9.31±2.14对照组 43 3.49±0.27 3.98±0.63 3.67±0.94 13.76±2.42 t 11.310 7.341 9.655 9.033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患儿氧合指数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氧合指数比较(±s)
时间 n 观察组 对照组治疗前 43 154.47±38.30 149.73±40.71治疗后 43 285.46±48.16 237.85±49.20 t 13.959 9.049 P 0.000 0.000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属于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在新生儿疾病中具有高死亡率。常见病因主要有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6]。新生儿不同于成人,生理特点较为特殊,肺部结构发育不成熟、呼吸道狭窄、炎症或化学反应引起黏膜出血水肿[7-8];容易出现痰液过多无法自理排除现象,导致呼吸道堵塞;肺泡表面聚集的粘液影响肺部通气、换气功能,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产生阻碍作用;同时,在新生儿出现缺氧现象时,加快消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增加了患儿呼吸困难的风险。目前,重症新生儿肺炎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4]。对于新生儿来说,其肺部代偿能力有限肺部系统柔嫩,多种致病因素综合影响,最终导致新生儿肺部发生炎症病变[9],若未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治疗,极有可能导致患儿病情恶化,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肺泡萎缩症状、呼吸衰竭、呼吸道阻塞、败血症等病症,导致新生儿死亡率增加。因此,临床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新生儿肺炎疾病加以诊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健康后代,目前临床广泛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法来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
对于重症新生儿肺炎患者,在患病早期对其实施机械通气,能够有效实现患儿肺部气体交换目的,优化患儿通气以及血流之间比值,显著缓解患儿氧合情况[10-12]。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儿呼吸做功,减少患儿机体耗氧程度,有效缓解患儿呼吸负担,促进患儿体内血液、气体循环,保障患儿体内重要器官能够正常运作,提高患儿肺部功能[13],也进一步对其他重要脏器进行保护。在对重症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后,临床选择将肺泡表面物质加以治疗,有效降低患儿肺部表面张力,保障患儿肺部氧合情况得以有效缓解[14-17]。
在本研究中,对重症新生儿肺炎加以早期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7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前PaO2、PaCO2、MA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 PaO2、PaCO2、MAP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氧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氧合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绀持续时间、口吐白沫持续时间、呼吸困难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采用早期通气方法对重症新生儿肺炎加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氧合指数、以及MAP各项指标,保障患儿呼吸道畅通,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重症新生儿肺炎加以早期机械通气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