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两个就医新秩序

2019-01-04文丨甘肃省卫生健康委

中国卫生 2019年7期
关键词:村医病种卫生院

文丨甘肃省卫生健康委

主任 郭玉芬

甘肃省从2012年开始试点分级诊疗,2014年在全省推开。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甘肃特色的分级诊疗模式。“规划、杠杆、盘活、赋能、激励”是解读甘肃模式的几个关键词。

“规划”是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病种进行分级分工。乡镇卫生院负责50种常见普通病,县级医院负责250种常见病,市级医院负责150种常见大病,省级医院负责50种疑难杂症。同时,省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根据不同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水平差异设置“N”种附加病种,每年对这些病种进行动态评审,并要求医疗机构每年必须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增加5 个~10 个病种。规划病种从2014年全省全面推开后,实现了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医保报销比例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提升。促进了资源下沉、基金下沉、病人下沉。同时,确保基金可承受,可持续,并确保90%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县域内诊治。

“杠杆”是指利用医保撬动医疗机构分级分工的落实执行。通过既定的病种价格预付医保总额的60%,其余40%经过考核才能拿到。另外,实行医保费用“超支不补,结余归己”的原则,引导医院控费,利用报销比例差异引导患者有序就医。经过实践,甘肃全省医保报销比例提升,同时县外就诊率下降。

“盘活”是指优质资源向下沉。甘肃组织了9 家省级医院和12 个市的市级医院整体托管35个深度贫困县级医院,以分院标准一对一整体帮扶,在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整体帮建。同时,全省共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2803个,其中城市医疗集团117个,县域医共体393个,专科(技术)联盟1861个,远程医疗网5个,其他形式的医联体427个。

“赋能”是指加大投入强基层。甘肃将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列为民办实事项目。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3.78 亿元,建成重症医学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专科150 个,建成妇产科、儿科等急需薄弱学科150 个,实现贫困县县级医院重点专科、薄弱学科全覆盖。此外,远程会诊网络已覆盖全省所有市、县级医院及80%的乡镇卫生院,网络医院总数达1492 家,远程会诊量累计达4万余例。

“激励”是指让基层人更有干劲。甘肃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将绩效工资比重扩大到100%,拉开收入差距,鲜明树立起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导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全员竞聘上岗,95.1%的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公开选聘,并实行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提高村医待遇,乡镇卫生院每月向村医发放1000 元基本工资,已为87.52%的在岗村医购买了养老保险,为97.67%的离岗村医发放了养老补助。

在推行分级诊疗过程中,还有一些堵点需要进一步疏通:人才堵点、能力堵点、动力堵点、债务堵点。

甘肃分级诊疗的目标是建立两个新秩序:患者有序就医,医生规范行医。两个新秩序的建立之日,也是分级诊疗的成功之时。

猜你喜欢

村医病种卫生院
身残承载情无限——记延寿镇永安村会计、村医景玉珠同志
解决养老问题,应留住80多万村医
基层卫生院成本核算与绩效分配研究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女村医黄春秀 只为心中那一份责任
湖南省:按病种收付费新增胃息肉等54个病种
村医之福,更是农民之福
“新病种”等十五则
看病花钱,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