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无管化与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对比
2019-01-04杨天
杨天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 四川 达州 635000)
上尿路结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腰腹部疼痛、肋脊角疼痛、血尿、呕吐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因此,及时有效治疗上尿路结石尤为重要。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治疗上尿路结石方面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的特点。本研究就对部分无管化与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纳入的对象为2016年—2018年期间收治的8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22~68岁,平均(43.1±2.3)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4:16,年龄23~69岁,平均(43.2±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如患者肾脏积水大于15ml,留置双腔气囊尿管,取俯卧位,如患者肾脏积水小于15ml,取截石位。经尿道插入输尿管镜,并置入F5输尿管导管,退出输尿管镜,留置双腔气囊尿管。采用注射器向输尿管导管注入生理盐水,再取俯卧位。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入斑马导丝,并使用F8-F18筋膜扩张器扩张,最后放置18F工作鞘。从工作鞘内放入输尿管硬镜,找到结石,并采用超声压弹道碎石。在手术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患侧输尿管内置放1根5F双J管,并置入1根14F肾造瘘管。观察组患者置放1根双J管,直接对穿刺口皮肤进行缝合,手术完成后留置导尿管,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包括手术时间、漏尿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采用疼痛评分自评量表(VAS)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2.3±8.2)min,漏尿时间为(5.3±1.2)h、住院时间为(6.5±1.3)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54.3±9.2)min,漏尿时间为(12.1±1.5)h、住院时间为(9.1±2.1)d,其中两组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漏尿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更短,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比较
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结石清除,结石清除率为92.5%,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结石清除,结石清除率为95.0%,数据对比(92.5%vs95.0%),差异不显著(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3±0.6)分,对照组疼痛评分为(4.6±1.2)分,其中观察组疼痛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临床上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常用手术方法,该手术方法疗效确切,有着广泛的应用。就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而言,虽然治疗效果显著,但是留置肾造瘘管很容易给患者造成疼痛感和不适感,进而延长患者恢复时间。而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2]。这是因为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无需留置肾造瘘管,所以对患者的影响更小,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漏尿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更短,差异显著(P<0.05)。这是因为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所以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漏尿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3]。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比较,数据对比(92.5%vs95.0%),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其中观察组疼痛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这是因为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应用过程中,减少了肾造瘘管的放置,这就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与不适。而经皮肾镜的应用可以更加准确碎石取石,进而提高结石清除率。
综上所述,相比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应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更加显著,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漏尿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良好预后,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