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文化如何进校园

2019-01-04文丨易凌炜

中国卫生 2019年6期
关键词:下功夫进校园载体

文丨易凌炜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教育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础,而推进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从中小学阶段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举措,对储备中医药队伍、强大后备力量和中医药人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进校园还面临问题

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缺乏深刻认识。一方面,各级教育部门对中医药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理解不足,没有把中医药文化教育真正摆在服务教育发展大局来思维,往往只是提要求而忽视对中医药文化教育的系统性研究和设计。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学校注重在校园景观、校园建筑、校园设施等物质条件上下功夫,忽视对中医药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弘扬。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缺乏载体创新。各类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聘请老师课堂讲授,在教学形式、课堂结构、教育队伍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丰富。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缺乏政策保障。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涉及各个部门、机构和学校,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沟通协调机制。加上学校没有专职的中医药文化专职教师、没有专项的中医药文化教学保障经费等,严重制约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

进校园要有对策和路径

营造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教学氛围。校园的景观、建筑等空间布局应当与中医药文化紧密结合,在古雅的亭台、楼阁、廊道增设中医名医、中医经典章句、中药标识等;校园应致力于建设具有包容性、开放性、中医药文化韵味于一体的校园文化,应通过家长会、校讯通、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载体,引导家长、学生认识中医药文化对人生发展、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创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教学载体。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不仅要注重对中医药文化的课程设置,让学生真正学习到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更要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上下功夫,还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求创新。一方面,要在“进”字上下功夫。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网络、进考评。另一方面,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创新师资培训方式、创新学校教学模式、创新学生参与载体。

完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保障政策。制定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教学发展规划,重点支持校园中医药文化、中草药辨识中心、中医适宜技术体验中心以及中医药文化师资队伍培养等建设。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政策,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教学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学校从事中医药文化教学的人才编制数,确保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有人干事。制定教学评估办法,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纳入对学校年度绩效考核内容、纳入对学校年度教学评估指标,作为单位和个人评选评先的依据。

猜你喜欢

下功夫进校园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南川:“特”字上下功夫 “同”字上做文章
党史学习教育要在“悟”和“行”上下功夫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在办好代表建议上下功夫
优秀剧目进校园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