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利湿法疗痛风浅谈

2019-01-04黄继勇吴德鸿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土茯苓车前草痛风性

陈 凯 曹 炜 黄继勇 孙 静 吴德鸿

痛风是一种晶体相关的无菌性关节病变,主要由尿酸生成过多和/或尿酸排泄过少引起,临床上常表现为以受累关节红肿热痛为特征的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者可出现痛风石、关节骨质破坏、痛风性肾病等[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国民饮食结构趋于高蛋白、高脂肪,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慢性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痛风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而且呈现痛风患者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2]。因此,持久而有效的痛风治疗方法已成为现今医患双方共同的需求。本文就“清热利湿法”治疗湿热痹阻型痛风概述如下。

1 历代医家的论述

痛风属中医“痹病”范畴,最早可追溯到距今1500 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医学名家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中首先出现了“痛风”这一名词,当然此时的“痛风”并不等同于现代西医学的痛风病,而是泛指一种关节疼痛症状。元代名医朱震亨首创“痛风”病名,其所著《格致余论·痛风论》中云:“痛风,上肢百节走痛是也。”认为“浊、热”是导致痛风发病的重要原因。《丹溪心法·痛风六十三》言:“痛风……大率有痰、风热、风湿……在下者,加牛膝、防己、木通、黄柏……。”附录“……昼静夜剧,如虎啮之状……”。详细描述了痛风起病急骤、关节红肿热痛剧烈的发病特点,并提出清热利湿等治疗大法。明代著名医家虞抟的《医学正传》记载:“……即今之痛风也……更能慎口节欲,无有不安者也。”不仅是元代朱氏痛风学说的继承者,而且创新性地提出如要减轻痛风病情或避免痛风复发,必须将鱼腥、酒醋等皆戒断,明确了饮食调摄在痛风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清代名医谢映庐《得心集医案》中曰:“其痛非常……痛楚彻骨,手不可摸。”书中所述痛风痛彻筋骨,痛不可触的症状,和西医学痛风急性发作期关节红肿热痛的典型临床表现非常相似。

2 现代学者的观点

中医认为,痛风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腻,湿热内生,风湿外邪趁虚内侵皮肉筋骨,久则化瘀生痰,痹阻经脉为病。痛风的中医证型常有湿热痹阻、风寒湿痹等,其中湿热痹阻是临床最常见的证型,与之对应的治疗方法便是清热利湿法[3]。冯兴华分期辨证论治痛风,认为痛风急性期主要为湿、热、毒、瘀痹阻关节,应当首选清热利湿、解毒祛瘀之法[4]。范永升认为痛风急性期当属“湿热痹阻”,首选“清热利湿”之法,具体以四妙散随证加减[5]。张磊等[6]研究清热利湿中药联合祛瘀活血中药治疗痛风急性期,采用萆薢汤化裁,缓解关节红肿热痛,降低炎性指标。赵威和关彤[7]自拟痛风方,选黄柏、车前草、茯苓、萆薢等中药联合非布司他片治疗具有痛风石的慢性痛风患者,可明显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同时有效预防痛风急性复发,改善中医证候。殷红等[8]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痛风疗效显著。祁志敏等[9]注重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并给予清热利湿逐瘀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满意疗效。

3 本课题组的认识

本课题组认为,痛风患者多为素体亏虚,日常调养不佳,肝脾肾三脏运化失常,水湿内停,久则化热,痹阻气血、经络、筋骨,不通则痛,故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发为痛风。基于根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病邪“湿与热”,以“清热利湿”为基本治法,自拟“清热利湿方”,缓解关节红肿热痛,降低炎性指标[10]。“清热利湿方”以忍冬藤[11]为君药,此药性寒,味甘,善于清热通络;以土茯苓[12]、绵萆薢[13]、白术、车前草、虎杖[14]、秦艽[15]、葎草、山慈菇8 味共为臣药,臣药前4 药中以土茯苓为主,绵萆薢、车前草辅助土茯苓利湿通络,而白术功在健脾化湿。臣药中后4 药中以虎杖为主,秦艽清热除痹、葎草清热利尿、山慈菇清热消肿为辅。元胡性温,味辛苦,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佐药。威灵仙辛温,炮附子辛热,走窜力强,可引寒凉之药直达病所蠲除湿热,为反佐之药。目前本课题组运用“清热利湿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及基础实验研究正在逐步开展,将为“清热利湿方”的临床推广提供更可靠的证据,并明确其作用机制。

猜你喜欢

土茯苓车前草痛风性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土茯苓的故事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重度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四黄散外敷联合平衡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指甲花,车前草
车前草巧治痛风
土路上的车前草
土路上的车前草
土茯苓治急性尿路感染
方草寻源——土茯苓